主島巴林,面積562平方公裏,有654.38+0.7萬多個墳墓,被稱為“千墳之島”。
盤踞在巴林北部的世界上最大的史前埋葬森林位於首都麥納麥的西部,綿延數十英裏,面積超過30平方公裏。人造土堆,排列整齊,十分壯觀。從飛機上看,它像壹千個起伏的波浪。1879,英國人第壹次發掘,才知道這些土堆是墳墓。
有趣的是,這些墓葬層層疊疊,最高達到10米,有好幾層樓高。從已經發掘的70多座墓葬來看,古墓的歷史上限在公元前3000年的青銅時代。可以推斷,千百年來,前人的墳墓被沙土掩埋,後人在上面重新安葬,從而形成了這壹驚人的景觀。在墓穴下和墓穴森林附近,還發現了古人共同居住的村鎮遺址。
古代巴林人沒有留下史書,巴林古代史至今是個謎。但從這些古墓可以看出,古代巴林是壹個繁榮的城市,人口眾多,文明燦爛。
巴林的古墓有兩種:大部分是單人墓,比較簡陋,可能用來埋葬平民;合葬的墓不多,大概都是上流社會的葬。雙墓的墓高出地面4.6米,直徑20米。他們有豐富的隨葬品,包括羊、羚羊和狗的骨頭,大量的條紋陶罐、紅釉花瓶、金屬矛頭和匕首,以及辟邪的金飾、刻有精美圖案的青銅器、銀器、鴕鳥蛋殼制成的裝飾品和象牙制成的小盒子。
這兩個埋在地下的城市遺址和4000多年前的巴比倫壹樣古老。地表出土的晚期文物有印度陶器、地中海沿岸的青金石制品、東非的象牙制品、中國的燈碗、燈籠、手推磨石、古錢幣等,說明當時這裏的對外貿易非常發達。
從阿拉伯國家的古籍中也可以看出,公元前3000年左右,這裏已經形成了最初的迪爾蒙特國。島上豐富的泉水、郁郁蔥蔥的綠洲和盛產珍珠和貽貝的淺海沙灘吸引著大陸居民在島上定居,壹度非常繁榮。然而,從公元前2795年到公元前2739年,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試圖打開從波斯灣到地中海的貿易通道,幾次摧毀了丘爾蒙的首都,導致這裏的文明遭到破壞,重建城市花費了很長時間。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565438年+公元前08年-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024年,這裏形成了壹個獨立的國家。公元前1000年左右,東地中海的反尼基人征服了巴林,將其建成波斯灣的轉口貿易中心,給巴林帶來了第二次繁榮。
公元前6世紀初,新巴比倫王國稱霸中東,商路移至紅海,巴林逐漸衰落,腓尼基人離開波斯灣。直到公元1世紀後,巴林才出現了壹個新的阿拉伯國家,定都麥納麥,後來成為波斯灣地區的貿易中心。
公元309-379年,波斯王國連續進攻巴林,最後用了壹年時間在島上登陸破城,差點把阿拉伯人打死。城市被夷為平地,水井被堵,船只被燒,樹木被砍,巴林成了壹座“鬼島”。直到公元622年,阿拉伯人收復巴林,麥納麥才得以復興。公元894年,島民起義,宣布脫離阿拉伯哈裏發國獨立,巴林進入歷史上最強盛、最繁榮的時期。
公元1057-1058年,哈裏發討伐巴林,屠殺“異教徒”。所有城鎮被摧毀,果園和棕櫚樹被放火焚燒,這導致麥納麥和其他城市再次被毀。後來作為壹個小酋長國,巴林開始臣服於阿曼蘇丹國,後來成為葡萄牙和英國的殖民地。直到1971才獲得獨立。
巴林很多古老的謎團,因為幾經沈浮,被埋在層層墳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