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儒釋道有什麽異同?

儒釋道有什麽異同?

壹、儒、釋、道的相似性

1.以慈悲待天下,勸天下為善。

2.佛、道、儒都要求克制人的感官欲望,主張人不要被肉體本能所束縛和奴役,回歸自然的心靈寧靜。三教都把心靈的平靜作為人生的追求,所有的說教和修行都是為了使人達到心靈的平靜。

3.在醫療保健方面,三大宗教有以下相似之處:

壹是繼承和發展了《黃帝內經》“未病先治”的思想,提出了“養性”學說,強調“養性者,未病先治”。

第二:強調精神修養。“如果妳生病了,妳自己知道。如果妳生病了,妳的心臟病就會被治愈。當妳平靜的時候,妳的身體也會安靜下來。心臟病還是生病的時候。”

第三:提倡飲食調養。比如建議“老年人的食物壹般宜溫、熟、軟,忌其硬、寒”,“善於治病者不如善於治病者;良藥苦口勝過美食。”

第四:註意個人護理。“住的地方,坐的臥的,宴席上住的,都要巧妙地設置壹個系統。”

第五:註意藥物支持。如老年人的醫療應采用“養”的方法,即采用溫胃順氣、補虛和中開胃的方劑治療老年人,不能完成暴瀉。

第六:強調不要放縱。“凡是覺得太陽底下有事情的人,壹定要克制,不要疲憊不堪,這樣才能自盜。”

第七:倡導與時俱進。要“照顧四季,循五行息王者之氣,恭敬有禮,謹小慎微。”

4.心性,對心性的解釋,道家、道家、儒家基本相同。然而,它們在內容和性質上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關於三教的同源性和壹致性,儒釋道中的人幾乎都歸結為心性,認為三教的研究都是圍繞這個問題展開的。心之“性”,左“心”,右“命”,在《說文解字》中解釋:“性也,心之陽也。”人與生俱來的男性的、積極的功能叫做性。《中庸》解釋:“天命之性。”意思是上天賦予人最根本的本性,而我們這種自然稟賦最根本的功能叫做性。性是指壹個人自然的、未被汙染的內心。

儒家稱之為“道心”、“天心”、“天命之性”,後天之心稱為“心”或“人心”、“性情之性”。

佛教中所謂的心,就是梵文citta-prak?Ti或cittada的意譯,意為心的本性、實在性、自性、自性、本原性,意思是心是真實的、不可改變的,可以理解為心的不可改變的本性,或者是不被主觀認識和煩惱所遮蔽的心的真實面目,或者是心體(心本身)。《摩訶觀》壹書中對“性”的五種解釋,有三層含義:不變、善、實(佛性),如火於竹。“雖然看不見,但也不可能什麽都不說。”心性的同義詞包括心性、心性、心的真實、心的實相、心的本質、心的純潔、真誠、法心、根本心、如來隱心、本真。漢傳佛教繼承了大乘佛教的理論,特別重視心性論,這與中國本土文化傳統有關。

宋代以來的三教合壹論認為,在心性問題上,三教的目的是壹致的。這種觀點在社會上,尤其是中下層知識分子階層中普遍存在,有其道理,但從學術角度看並不太準確。

客觀來說,三教的心性論雖有差異,但也有相通之處,只是構成了壹個由低到高的階梯結構。

儒、釋、道三教在心性上有相通之處,在內容和性質上也有區別。

儒家的心性之法是壹種修身養性和心理調節的方式,屬於倫理學和心理學的範疇。很實用,也很好做,但只能在人與人之間做壹個君子和聖人,屬於佛教所謂的人與人的相乘。

道家內丹的心性法以長生為目的,比儒家的更難。屬於佛教所謂的天乘,屬於和儒家壹樣不能超越三界的世俗法。

佛教,尤其是禪宗,目的是解脫涅槃,超越生死,甚至成佛。實踐證明是最難的。而佛教的五乘形成階梯結構,下乘為上乘,人乘為天乘,人天乘為小乘,小乘為大乘,大乘為密乘。心性三派是有區別的,是可以融合的。儒道的心性與佛道的乘性是相通的,可以作為修行佛法的基礎。佛教,尤其是禪宗的心性法,也長期影響著儒道兩家。

就佛教的終極目標是成佛而言,可以說是宗教性的,但其修行完全是超宗教、超佛教的,是壹種心理鍛煉的方式,是對心靈的深刻研究,是對自我潛能的徹底開發,可以歸入超個人心理學領域。即其成佛的目標本質上是靈魂的自覺升華和生命的自覺進化。修心可以在寺廟和禪堂進行,不壹定要在寺廟和禪堂,可以在世俗生活中進行。所謂“佛在世間,與世不可分”,以家庭和社會為禪堂。剃發穿袈裟的職業僧尼可以修,官場、商場、文化領域的人,工農兵商人,男女老少都不能修。佛教弟子可以修行,非佛教弟子,甚至外道也可以修行。

第二,儒釋道

1.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壹方面重陽,重“蔔”,充滿了蓬勃的陽剛之氣,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自強不息的君子精神。最能表達中華民族精神,即自稱龍的傳人(木,邵陽)的精神,所以壹直是中國社會的主流文化,因為社會需要這種積極承擔教育、管理、建設的文化。

儒家思想是修身、治國、護民,這是本源。後世增加的壹大堆鞏固權力,滿足統治者欲望的規定都不算。

2.道教

道家強調陰,老子說“知其男,守其女”,女為陰;他還說“善如水”,水為陰。道教把女性精神運用到各個方面。

道教可以追溯到老子,其主要分支是法家韓非子,軍事家的孫子,和張亮,誰是有點不同的前三個。(嚴格來說,孔子也是壹個分支)

儒家和道家是互補的文化。歷代君王都是“外儒內道”,用儒家文化教育普通人做好人,以維持穩定的社會秩序。他在管理自己的社會時,用的是“無為而無不為”的道家精神。道家講勾心鬥角,講政治,講如何用人,如何治人。其實皇帝多是用道家,只是說話不公平,把道家放在比儒家低的位置。

3.佛教

東漢末年佛教傳入後,中國傳統文化逐漸形成儒釋道三元格局,古人稱之為“三教”。在此之前,還有其他上百所學校。三教凍結後,其他百家中有的逐漸消失,有的並入三教。

三、儒、釋、道的差異

1.佛教徒講“超越”;道家講“出世”;儒家講“入世”

佛教主張“無生”,認為現實是人的苦海。現實中的人妳無能為力,只好忍著,超然——也就是“超然”。要忍,要超脫,就要放棄各種欲望,追求超越生死輪回的“苦海”,進入涅槃(無苦的極樂世界)。佛教主張摒棄對現實物質的追求,註重精神修養和對來世的向往。

道教認為個人修煉乃至明道長生不老的提升在於個人修煉,與他人無關,主張遠離人群,在山林中找個地方修煉。道家的修煉方法也充分體現了道家“出世”的思想。道教用內丹和外丹修行。所謂內丹是氣功,外丹是服長生不老藥。內丹外丹的修煉是個人的秘密事情,需要遠離社會。所以道教提倡“出世”。

儒家主張參與社會,主張個人的自我完善只有在參與社會的過程中才能實現。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標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際上是把人自身的發展和對家庭、對社會的貢獻緊密聯系在壹起。所以儒家主張“入世”。

2.佛教徒重視心理學;道家強調生理;儒家重做

佛教對“心”的解釋有很多層次的分析和解釋,用很多比喻來解釋我們的心,從而教會我們如何去發現,去安心,去凈化我們的心。“心理學”的西文原意是“解釋心靈的知識”,後來引申為“研究人類問題的行為科學”。這種發展演變符合佛教對宇宙生命的解釋,所謂“心能生諸法。”佛教從心性的角度總結世間萬物,對人的行為進行根本的探討和解釋。所以佛教早已構建了成熟的心理學知識體系。佛教的教義幾乎都是推心置腹的,這在很多儒家經典中隨處可見,其中以“唯識之學”對人的精神的分析是最具現代心理學色彩的。

道教主張以命為真,追求長壽成仙。道教認為,人的生命是由生命力組成的,身體是精神的居所。要長生不老,就要形神雙修,即“內修”和“外修”。

儒家思想是壹種禮儀,要求如何做人,每個人都應該怎麽做。儒家主張“存天理,滅人欲”,即使削足適履,也需要人適應宗法社會的規則,即“修身、治國、平天下”。

佛教講清凈,道教講靜,儒家講尊。

佛家講修心,道家講練氣,儒家講修身,真正求道的人不可或缺。

3.佛教、道教和儒教的特點

佛教融合了倫理與功利、理性與巫術,透露出壹種獨特的生存智慧和待人接物的機智。與佛教和道教相反,他們的隱逸和清高風格,特別喜歡普度眾生和講究“三公被子”。就像我們現代的義務教育壹樣,佛教也喜歡普及他們的義務教育。佛教主張“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普渡眾生”。佛教的這種流行風格,使得佛教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廣泛傳播,發展和傳播都比較快。

道教保留了更多原始宗教的元素,頗具巫術色彩,更適應當時底層民眾的需求。道教在傳承的過程中,逐漸走向了壹條相對隱蔽的道路。道教不喜歡做“普及教育”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視全民“普及義務教育”。道家弟子特別註重自己的“根”,也就是所謂的“才”。妳的根不好。如果妳不是這塊料,道教是不會收妳為徒的。

而儒家則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倫理或道德宗教的特征。儒家主要是教育學者。他們不像道教那樣隱居,也不喜歡佛教。他們主要通過學校教育傳播教義和思想,所以儒家弟子往往是“學者”。

需要註意的是,“三教”的“宗教”二字含義不同:佛教是毫無疑問的宗教,佛教指的是佛教文化;道家和道教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因為道家指的是對老莊的研究,而道教不是老子本人創立的。對於作為人文宗教的儒家,由於缺乏宗教形式,有些人只承認儒家文化具有宗教性質。

4.練習方法的差異

在修行方法上,佛教的修行方法更加多樣。所謂“48000法”,就是佛教修行。有壹種說法是,道教的修行也來源於佛教。這不追求它,但也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佛教修行方法有很多。人們經常看到佛教徒念誦“阿彌陀佛”作為修行的方法,稱為“念佛”。念佛法是當今佛教最流行的方法。

道家的修行方法是重視心性的修煉,也就是註重心性的錘煉和自我修養。道教修行多選擇在山中僻靜處,壹般人往往很難見到道士。

儒家往往把讀書本身當成壹種修行的方法。儒家雲:“妳滿身詩書”,意思是說,如果妳學習和工作得當,妳會變得非常有活力,妳的身體素質和氣質會得到極大的優化,妳會看起來英俊瀟灑,氣勢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