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黃( )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黃( )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黃沙遠上白雲間

黃沙遠上白雲間

----沙塵暴由來已久

--------------------------------------------------------------------------------

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出塞”,膾炙人口,在通行的《唐詩三百首》中,是這樣四句:

黃沙遠上白雲間

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玉門關在嘉峪關外,黃河水系中離它最近的是大通河,如果這也算上,相距仍有約三百公裏,而且其間還有綿亙的山脈阻隔。在玉門關,那裏望得見黃河!怎麽會產生出黃河遠上白雲的聯想呢。

科學家較起真來,發現了這個問題。這就是竺可楨先生,經過研究,他認為這是將黃沙寫成了黃河之故,“沙”與“河”草寫時的字形很相似,容易出錯。後來聽說在新發現的唐人抄本中居然找到了這首詩,而且明明是個“沙”字,更證明竺先生對了。

但是社會似乎對竺先生的考證並不感興趣,流傳的還是“黃河遠上白雲間”。科學家的認真,有時確實是有點“煞風景”,本來流傳已久的美好的形象或想象,被妳的考證破壞了,當然不大能得到人們的贊同。竺先生曾為之感慨,“中國思想從來最占有勢力的是詩人與文豪,但詩人與文豪往往不顧事實而顧自己的便利的。”(利害與是非,1935)

不過我看王之渙倒是註重事實的,他這四句詩,至少給我們留下了兩條自然歷史記錄,壹是這黃沙卷上白雲,也就是出現沙塵暴了;再是玉門關外沒有楊柳。當然他這裏所說的楊柳是指羌笛吹奏的曲牌的名字,但也可從語義的雙關來理解。後來羅家倫用”左公柳拂玉門曉。塞上春光好“來贊揚左宗棠指揮人們在玉門關外種植楊柳,顯然就是由此而來。

左宗棠精神可佳,但也拗不過大自然的規律,楊柳終究未能在玉門關外繁殖起來,而適於沙漠地帶生長的胡楊等植物形成的覆蓋面,近幾十年來倒因開荒、過度放牧等人為的因素受到破壞,失去植被的保護,地面更是要大風起兮沙飛揚了。

沙漠是提供沙塵暴的物質基礎,地面裸露和氣溫的冷熱劇變,使這裏的巖石比別處更快地崩裂瓦解,成為碎屑,在地質學中,按它們直徑的大小分成等級,依次稱之為礫(大於2毫米),沙(2-0.05毫米),粉沙(0.05-0.005毫米)。黏土(小於0.005毫米)。較粗的沙礫,風力稍有減弱就掉下來了,只有那些黏土和粉沙顆粒,才能被風帶到遠處,而細微的黏土顆粒可以懸浮在大氣中久久不墜,幾天前北京人感受到的沙塵,還飄到了美國上空呢。因此落在北京人臉面上的沙土,恐怕有相當多是本地和附近地區刮起來的。

黃土是屬於粉沙壹類,它能被帶出沙漠,但吹走不遠,便在沙漠附近堆積起來,我國黃土高原就是緊靠著沙漠分布(將右側上第二、第三圖合起來看,便能看出這種形勢)。

奇怪的是,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沙漠周圍極少這種現象,連黃土也罕見。難怪壹個多世紀前,德國地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看到我國黃土地區的景色要大為驚嘆,下面是他為懷慶府(今沁陽)附近的黃土構成的河岸所作的素描。(據1877年柏林出版的李希霍芬:《中國》卷1,頁60)

李希霍芬首次向世界報道了中國的黃土,並提出了這些黃土主要是風帶來的堆積物的說法。而後對於這黃土的成因,學者們爭論得很熱烈,有些人不同意李希霍芬的解釋,認為它很可能是巖石就地風化的產物,或是流水搬來,等等。

現在許多地學家還是傾向“風成說”。如此巨大的黃土堆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只有根據這塊土地的歷史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我贊成我的老師王蔭之(1911-1976)先生的觀點:他在1957年留下的著作《中國地質史料》中說:“這個問題(指黃土的成因)已經將近百年了!現在看來還是個問題。從我國歷史記載來看,應該是早已解決了的問題。在1287年的壹次大雨土,就有七八尺厚。象這樣的雨土方式有過二三十次,就解決了黃土的成因問題。”王先生在中國的古籍裏面,查到了107次。並從而發現,而各個時期記載的雨土次數相差很大,則可能反映著當時氣候的幹濕,雨水多,沙土被大量刮起來的機會就少了。

中國歷史記載中的“雨土”,按其記述,就是今天的沙塵暴:天空黃霧四塞,沙土從天而降如雨。雨土的地點主要在黃土地區及其附近,也是壹種佐證。1287年即元朝至元二十四年,外蒙古地區“雨土七晝夜,沒死牛畜”(元史/五行誌)。牛這樣大的牲口也被掉下來的土掩埋了,這次沙塵暴的規模之大,可想而知。古人把這類事情看作奇異的災變現象。那時人們相信“天人感應”,如晉代張華編的博物誌中就記有:“夏桀之時,為長夜宮於深谷之中,男女雜處,十旬不出聽政,天乃大風揚沙,壹夕填此空谷”其警世之意甚明。因此有些大的事件,在正史中也會記上壹筆。

擺在地球歷史的長河中來看,沙塵暴在現在被稱為中國這塊大地上出現已久。要不何來此黃土高原,黃土層厚達幾十米最多到近四百米。而且在五臺山、太行山等華北的許多山的頂上都有黃土堆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