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字的筆順寫法為壹,亅,?,ノ,壹,丨,壹,?,?。
壹、釋義
1、硬而直:筆挺。挺立。挺然屹立(堅強地直立著)。
2、伸直或凸出(身體或身體的壹部分):挺胸。挺著脖子。
3、勉強支撐:他有病還硬挺著上班。
4、特出;傑出:英挺。挺拔。
5、很:這花挺香。他學習挺努力。心裏挺不痛快的。
6、用於機槍。
二、古籍解釋
1、又寬也。《禮·月令》仲夏挺重,囚益其食。
2、又引也。《前漢·劉屈氂傳》挺身逃亡其印綬。註:獨引身而逃難也。
3、又縣名。《前漢·地理誌》膠東國挺縣。
4、又《集韻》《韻會》?他頂切,音珽。讀若?上聲。直也。《左傳·襄五年》周道挺挺,我心扃扃。《前漢·蓋寬饒傳》君子直而不挺,曲而不詘。
5、又荔挺,香草名。《禮·月令》仲冬荔挺出。註:馬?也。
6、又與脡通。《儀禮·鄕飮酒禮》薦脯五挺。註:挺猶膱也。
7、又《唐韻》特丁切《集韻》《正韻》唐丁切,?音庭。挺縣別音。
8、又《集韻》丈梗切,棖上聲。亦直也。
9、《唐韻》《正韻》徒鼎切《集韻》《韻會》待鼎切,?音艇。讀若庭上聲。《說文》拔也。《廣韻》挺出也。《吳語》挺鈹搢鐸。《前漢·師丹傳》挺力田。註:特拔異力田之人,優寵之也。《晉書·宣帝紀論》以天挺之資,應期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