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約704-765)唐代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令。
高適、岑參也稱“高岑”,代代相傳,如《高昌史記》。他們的詩歌蒼勁有力,充滿了盛唐特有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供奉著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和李夢陽。後人將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並稱為“四大邊塞詩人”。
高適的介紹如下:
高適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與岑參並稱為“高岑”。筆法蒼勁,氣勢奔放,充滿了盛唐特有的時代精神。
我孤獨貧窮,愛交朋友,有遊俠的風範,為事業建功立業。早年遊歷長安,後至薊門、盧龍,尋求入體之道,均告失敗。在這前後,他曾在宋朝生活,與李白、杜甫交遊。他的詩直白,不華麗,以七言歌最有特色,多寫邊塞生活。
天寶八年(749),經綏陽太守張九臯舉薦,被封為秋微。十壹年,因不忍“鞭撻李殊”,不願“迎官”,再次赴長安。次年入我駐隴右、河西使臣哥舒翰門下,任掌書記。
安史之亂後,他先後擔任我們的淮南使、彭州刺史、周樹刺史、劍南使,被任命為左相。世人稱之為“高長石”。《舊唐書·高石磚》說:“盛唐已至,詩人唯適。”
他的詩多為自嘆遭遇不幸,但他的邊塞詩壹直備受關註,詩風激昂蒼勁,尤其是他的七言歌。陳元易《蒲圻》雲:“高適之詩以質為本,之詩以巧為本。”
《高長史集》共十卷。有200多首詩。今人編纂的註釋主要有劉開陽《高適詩年譜註釋》(中華書局1981)和孫欽山《高適集校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