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中外設計歷史及其理論,發掘設計發展進程中的歷史人物、事件、設計思想和經典作品,總結和探尋設計發展規律,分析設計發展與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的關系。
1.2 特色:
圍繞設計藝術的歷史與理論,從研究設計歷史入手,對設計藝術理論尤其是包裝設計理論進行了系統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國古代設計發展的規律及其內在關系,對中國古代造型與裝飾理論與手法展開了深入細致的考證與辨析;提煉了世界現代設計發展的線索和框架體系;對亞非拉國家設計的研究,改變了設計史的“歐洲中心論”;構建了現代包裝設計理論體系,分析了包裝設計各要素之間的辯證關系,蠡測了現代包裝設計發展的趨勢。
1.3 取得的主要突破:
壹是對中外設計史的宏觀把握在國內外處於領先地位,專著《中國古代設計藝術史綱》、《世界現代設計史》等相關成果代表了目前學術前沿;二是對中外設計史人物、事件,尤其是史料的發掘與整理,在微觀的深度和廣度上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同,主持完成國家古籍整理規劃重點項目“中國書畫史會要”,獲批國家社科基金藝術項目“中國古代設計史史料學與數據庫建設”;三是在國內率先對包裝藝術史開展了系統研究,取得了眾多學術成果,填補了學術研究的空白,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中國古代包裝設計史研究”、中包總公司重點項目“中國包裝史”;四是對設計藝術理論,尤其是包裝設計理論進行了梳理和探討,提出了壹系列新理論,並廣泛運用於實踐中。
1.4學術帶頭人學術水平簡介
學科帶頭人朱和平教授,博士,兼任中國包裝教育委員會秘書長、湖南省民間美術研究會會長、湖南省設計家協會副主席等社會兼職和中國藝術研究院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首批入選湖南省社會科學“百人工程”專家,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為湖南省設計藝術學科帶頭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被評為湖南省首屆教學名師。代表性成果有《世界現代設計史》、《中國書畫史會要》、《現代包裝設計理論及應用研究》等。完成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藝術科學項目“現代包裝設計理論及應用研究”、國家古籍整理規劃領導小組課題“中國書畫史會要”、科技部項目“中國科技數字平臺《包裝博覽館》”和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古代設計史研究”等十多項國家和部省級課題。在研課題主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中國古代包裝藝術史”、國家社科基金藝術科學項目 “中國古代設計史史料學研究與數據庫建設”等。在學術界提出“設計展開”、“整合包裝設計”和“中國古代設計藝術三次飛躍”等理論和學術觀點。其著作2次獲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次獲三等獎;教學成果4次獲湖南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獨編和主編的教材有3本獲批國家“十壹五”規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