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ǔ zhǎo lóng
2 英文參考cairo morningglory root or leaf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葡萄科植物狹葉崖爬藤的全株或根·五爪龍五爪龍為中藥名,出自《雲南中草藥》,為《雲南中草藥》記載的五爪金龍之別名[1]。
3.1 五爪龍的別名燈籠草、五爪龍、紅葡萄、小五爪龍[1]
3.2 來源及產地
葡萄科植物狹葉崖爬藤Tetrastigma hypoglaucum Planch的全株或根。分布雲南、四川等地。[1]
3.3 性味苦、澀,平[1]。
3.4 功能主治活血祛風,消腫止痛[1]。
1.治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閉經。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服。[1]
2.治無名腫毒。搗敷。孕婦忌服。[1]
4 桑科植物粗葉榕或佛掌榕的根·五爪龍五爪龍為中藥名,出自《廣西中草藥》,為《廣東中草藥》記載的五指毛桃根之別名[1]。
4.1 五爪龍的別名土黃芪、五爪龍[2]
4.2 來源及產地桑科植物粗葉榕Ficus simplicissima Lour.或佛掌榕F.simplicissima Lour.var. hirla Migo.的根。分布我國南部及西南部。[2]
4.3 性味甘,平[2]。
4.4 功能主治益氣健脾,祛痰止咳,舒筋活絡,通乳[2]。
1.治病後體弱,自汗,肺結核咳嗽,慢性支氣管炎[2]。
2.治脾虛浮腫,風濕性關節炎,帶下,產後無乳[2]。
4.5 五爪龍的用法用量煎服:15~30g[2]。
4.6 化學成分本品含氨基酸、糖類、甾醇、香豆素等,還含鉛(>2ppm)。[2]
4.7 藥理作用動物實驗,煎劑對小鼠有止咳作用[2]。
5 葡萄科植物崖爬藤的全草或根·五爪龍五爪龍為中藥名,出自《廣西本草選編》,為《四川中藥誌》記載的走遊草之別名[1]。
5.1 五爪龍的別名五爪龍、巖五加、藤五甲、上樹蜈蚣、小紅藤[3]
5.2 來源及產地葡萄科植物崖爬藤Tetrastigma obtectum (Wall.ex Laws.) Planch.的全草或根。分布中南及西南地區。[3]
5.3 性味辛、澀,平[3]。
5.4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散瘀消腫,解毒[3]。
1.治風濕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損傷。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飲。[3]
2.治蛇咬傷,煎服並用鮮全草搗敷傷口周圍;瘡疥,無名腫毒,帶狀皰疹,搗敷或煎水洗。[3]
5.5 使用註意孕婦忌服[3]。
6 薔薇科植物蛇含的全草·五爪龍五爪龍為中藥名,出自《分類草藥性》。為《神農本草經》記載的蛇含之別名[1]。
6.1 五爪龍的別名五匹風、五皮風、五爪龍[4]
6.2 來源及產地薔薇科植物蛇含Potentilla kleiniana Wight et Arn.的全草。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4]
6.3 性味苦、辛,涼[4]。
6.4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4]。
1.治小兒高熱驚風,外感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痢疾,瘧疾。煎服:9~30g。[4]
2.治丹毒,癰腫,外傷出血,蛇、蟲咬傷,搗爛敷;角膜潰瘍,搗爛敷患眼眉弓。[4]
6.5 化學成分本品含蛇含鞣質(Potentillin)、仙鶴草素(Agrimonin)、長梗馬兜鈴素(Pedunculagin)[4]。
6.6 五爪龍的藥理作用煎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腦膜炎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抑制作用[4]。
7 旋花科植物五爪金龍的根或莖葉·五爪龍 7.1 出處《南寧市藥物誌》
7.2 拼音名Wǔ Zhǎo Lónɡ
7.3 五爪龍的別名五葉藤(《南寧市藥物誌》),五葉茹(《泉州本草》)。
7.4 來源為旋花科植物五爪金龍的根或莖葉。秋季采收,切段曬幹。
7.5 原形態多年生柔弱、禿凈、纏繞藤本。莖灰綠色,常有小瘤體。葉互生;通常指狀5深裂,幾達基部。直徑6~9厘米,裂片橢圓狀披針形,先端鈍,但有小銳尖,全緣或最下壹對裂片有時再分裂,兩面均禿凈,葉柄略長於葉,常有小瘤體。聚傘花序,花序柄短,有花1~3朵;萼綠色,長6~8毫米,先端極鈍;花冠漏鬥狀,淡紫色,長5~6厘米,內面顏色較深;雄蕊5枚。蒴果,種子4顆,灰棕色,短而圓,背部兩側棱角有長綿毛。花期夏、秋。
本植物的花(五爪金龍花)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7.6 生境分布分布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廣州多有栽培,常纏繞於竹篙上或棚架上為蔭蔽物。
7.7 性味《泉州本草》:"甘,寒,無毒。"
7.8 歸經《泉州本草》:"入肝、肺、腎、膀胱四經。"
7.9 功能主治清熱,利水,解毒。治肺熱咳嗽,小便不利,淋病,尿血,癰疽腫毒。
①《南寧市藥物誌》:"清熱利尿。治肺熱咳嗽。根、葉,搗爛外敷,治癰瘡。"
②《泉州本草》:"清熱解毒,通淋利小便。治淋癥,水腫,外敷癰疽腫毒。"
7.10 五爪龍的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鮮者0.5~1兩)。外用:搗敷。
7.11 註意《南寧市藥物誌》:"虛寒者禁服。"
7.12 附方治諸淋:五爪金龍莖葉(鮮)壹兩。煎湯去渣,加冰糖燉服。(《泉州本草》)
7.13 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