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燒餅 土家燒餅又名掉渣燒餅、抖掉渣燒餅,因烤後外層酥松,稍壹震動就可掉渣而得名,有“中國比薩”之美稱。土家燒餅是恩施地區極富地方特色的小吃之壹。土家燒餅的主料是面粉,先用老面發面,後以肉、蔥、花椒等為原料做成餡,摻合在壹起做成橢圓形餅狀,抹上醬油、芝麻等,在瓦缸內用木炭烤制而成。 土家坨坨肉 在土家族的傳統酒席上,“土家坨坨肉”這道菜往往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鄂西少數民族地區著名的“農家十大碗”菜肴之首。常見的坨坨肉呈正方體形狀,約有1.5寸見方,鄂西方言稱其呈“坨”狀,故被叫做坨坨肉,特點是色淺黃、味鹹鮮、香味濃郁、軟糯不膩。鄂西地區的土家菜肴味道都以酸、麻、辣為主。 富硒天麻 天麻是壹種奇特的名貴傳統中藥材。屬蘭科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藥用部分為地下塊莖,無綠色葉片,無根系,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自養生活,主要依靠同化侵入其體內的壹些真菌獲得營養。巴東是全國少有的土壤富硒地區,自然環境汙染少,生產富硒無公害天麻具備條件。現有種植面積10萬平方米,年產量500噸。 巴東大蒜 巴東大蒜產自世界硒都,相傳北宋名相寇準到巴東任縣令時引進,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其除具有普通大蒜極高的營養價值外,其“硒”含量是普通大蒜的30-40倍。巴東大蒜呈現個頭豐滿、瓣少且大、皮肉潔白、皮薄鮮嫩、肉質細膩、香味濃郁、辣度適中等獨有的特點。在1992年湖北省農產品出口大會上被評為“湖北省出口招牌農產品”,“巴東大蒜”地理保護商標已獲國家工商總局註冊。 巴東真香茗 巴東真香茗是巴東獨產的茶葉,古為巴東地方名產。歷史悠久,品質上乘,外形色白,肉質高香而馳名。古籍多有記載。由於巴東地處長江巫峽、西陵峽之間,境內山脈起伏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質砂壤、光照、雲霧、自然條件是生產優質茶葉最佳的地方。全縣茶葉生產種植面積已達三萬余畝,年產茶葉350噸。 魔芋 魔芋屬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天南星科。它能加工成精粉、粉絲、芋糕、罐頭等風味食品,還有消腫止痛、抗癌防癌、降低膽固醇、防治高血壓、清潔腸胃、幫助消化之功效,對膽石癥、心血管病、糖尿病、便秘痔疾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魔芋中還有壹種叫做“海曼納”的物質,它能控制人的體重,長期食用可以減肥健美。魔芋是我縣農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現有種植面積1萬畝以上,年產量1500萬公斤。 巴東土臘肉 每到冬臘月,土家族人民都有殺年豬過年的習俗,將年豬宰殺後,先用鹽將肉腌壹星期左右時間,待腌透後,置火炕上用桔皮、香蒿等香味物點燃煙熏至臘黃,桔皮、香蒿等香味壹同熏入肉中,吃時將肉皮火燒水煮,伴大蒜、辣椒炒,或做成火鍋,有壹絲淡淡的煙熏味。保存好的臘肉可存放幾年不變味不生蟲,不變味,切成的片,顏色細泣分明,尤以瘦肉最為好看,深淺紅色相間。 巴東獨活 據《中華本草》記載,獨活別名獨搖草,又名巴東獨活、肉獨活。平均海拔1700米的西淌村,山大人稀、森林植被密集覆蓋、土壤肥沃,是獨活的最佳生長地帶之壹。 巴東獨活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湖北省巴東縣溪丘灣鄉、沿渡河鎮、茶店子鎮、綠蔥坡鎮、大支坪鎮、野三關鎮、清太平鎮、水布埡鎮、金果坪鄉等9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它是多年生草本,高60~lOOcm。莖帶紫色,光滑,有槽紋。花白色。雙懸果長圓形,側棱翅狀。花期7~9月,果期9~10月。生於山谷溝邊或草叢中。 巴東椪柑 椪柑又名蘆柑,皮薄易剝,色澤鮮美,果肉橙紅色,汁多、組織緊密、濃甜脆嫩,化渣爽口、籽少,且有藥用功效。巴東縣東瀼口鎮雷家坪打造、包裝出的“雷家坪臍橙”、“雷家坪椪柑”兩大柑桔品牌被評為“湖北省優質果品”,成為三峽庫區的特色品牌;雷家坪村柑桔帶被省農業廳授予“湖北省優質水果示範園”、“湖北省生態農業示範基地”。 五香豆腐幹 巴東五香豆腐幹,以選料講究,精工鹵制,顏色深黃,質細堅韌,五味俱全, 食之回味無窮而獨具特色。巴東五香豆腐幹起源於清代後期,距今已有壹百多年歷史。十九世紀中葉,巴東縣城信陵鎮已成為上四川、下湖廣的水陸通道,故開辦了四、五家豆腐幹作坊。其制作是利用涼水寺的泉水,加適量紅砂糖、八角、丁香、精鹽、三賴、甘松、山茶、陳皮、生姜、小茴香、花椒、雞肉等作配方熬成鹵汁,將豆腐花用方巾熱包紮,高壓成形,鹵制而成。被列為長江線上小吃四絕,即,巴東五香豆幹、梁平柚子、大竹澇遭(甜酒)、中州豆腐乳。 羊肉大面 巴東羊肉大面,以肉嫩、湯辣、味鮮、不膻不膩,制作講究而獨具特色,歷史上醉月樓面館和黃開太的羊肉面,在川、鄂、湘壹帶享有盛譽。羊肉大面,乃以本地山羊肉為原料精制而成,《巴東縣治》載“山羊作脯與鹿同美”。當客人要食用時,便將堿水面條煮熟撈起,盛於碗中,配上羊肉湯和羊肉臊子,放上壹點芫荽即成。其特點是紅、白、綠相間,不僅色、香、味俱全,誘人食欲,而且有滋陰補腎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