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三國題材服裝設計說明

三國題材服裝設計說明

漢服,即漢族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唐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1])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近四千年中,以漢族(及漢族的前身華夏族)的禮儀文化為基礎[2],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具有獨特華夏民族文化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它民族傳統服裝的服裝體系。[3]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壹[4],是漢民族傳承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以儒教聖經《詩經》、《尚書》、《周禮》、《禮記》、《易經》、《春秋》、大唐《開元禮》和其他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體現了漢族千年不變的民族特色,並通過周禮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字文化圈。日本、朝鮮、越南均曾頒布法律效仿華夏的冠服制度。[5]

漢服包括衣服、冠帽、發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同組合的整體的禮儀系統,反應了漢族的文化信仰,是儒教禮制的壹部分,漢文明的核心是禮儀文化,而禮儀文化植根於服制,正如孔子所著《易·系辭傳》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的基本特征是交領、右衽、系帶、寬袖,又以盤領、直領等為其有益補充,壹般不用扣子(至明代才開始於少數款式的服裝上使用金屬扣)。

清初,滿族統治者執行剃發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著漢服,從此漢服從人民生活中消失。當代,社會上重新出現了復興漢服的勢頭,希望透過復興漢服讓中國人認識自身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漢服”壹詞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這裏的“漢”主要是指漢朝,是指漢朝的服裝禮儀制度,特別是以《周禮》《儀禮》《禮記》為基礎的儒教禮典,因為漢朝的禮儀制度由漢高祖的太常叔孫通依據周禮所制定。[6]“漢族”的形成,直接與周朝、漢朝有關。正如胡人傳統服飾叫“胡服”,漢人傳統服飾也就有了相對應的名稱“漢服”。所以,後來這個詞匯的基本內涵也固定下來,即漢族傳統服飾。它最初是其他民族對漢人傳統服飾的稱呼,進而成為漢人自我認同的文化象征。到了宋元明時期,壹些異族執政者明確地用“漢服”來指稱漢人國服,如“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後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元代修《遼史》時,甚至專門為漢人國服開辟了壹個“漢服”條,分皇室朝臣祭服、朝服和常服。[7]這裏的“晉之遺制”和“漢服”都屬於儒教的周禮服制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8],源自黃帝制冕服[9],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的宗周尊儒形成完備的服制體系。古老的天子六服、王後六服、儒服、劍服位於漢服體系的中心。冕服是壹切漢服的根源,也最能體現“絕地天通”的華夏信仰,更是漢人千年來祭神祀祖的吉服。

漢服在幾千年的漫長時間中通過歷代華夏王朝對周禮服制堅持和革新代代相傳、世世相襲,在儒教禮典的永恒中也不斷適應時代的需要而產生朝代特色的常服。不同朝代的常服則不盡相同,各朝代往往對各個等級允許的顏色、式樣有細致規定,朝代特征較明顯。[18]現代漢服不再體現等級制度,可粗略分為禮服和常服,禮服是正規禮儀場合所穿,常服則是平常穿著。

上古時期

根據中國古籍,華夏衣裳為距今約五千年的黃帝所制。例如,漢代《世本》記載:黃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系辭》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之妻嫘祖養蠶制絲,以作衣裳。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記載“黃帝造屋宇,制衣服”[19]。王逸《機賦說》認為,上古人們拿獸皮當衣服,伏羲、炎帝以來,已經出現了真正的衣裳,到黃帝時期,則出現了袞冕等較為完備的服飾制度。[20]。這說明,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期,漢族(及其先民)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了。

考古發現則證實,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遺址、陜西臨潼白家村遺址中都發現骨針、紡輪,說明當時人們已會紡布制衣。到了約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不但大量發現紡輪,還在陶器上發現大量布紋的印痕。同時期的遺址中還發現了苧麻、蠶繭。說明此時已經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用苧麻織成的麻布和飼蠶得到的絲紡來做衣服,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只是,此時期的服裝實物,在考古發掘中至今尚未發現。[21]

[編輯] 夏商周時期

這壹時期的服裝繼承了上古時期的特征,並且已有充分的實物可證實漢服的基本特征已在此時確定:交領、右衽、系帶為最基本的典型特征,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樣。在甲骨文、金文的多種字形中,很常見的壹種字形的“衣”字即為交領右衽上衣的形象。夏朝黑衣裳,商朝尚白則縞衣裳,周朝折中夏殷之制而玄衣素裳。[22]夏商周的衣裳之制即吉禮中的冠弁服、皮弁服、爵弁服。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玉人亦穿著此種特點的服裝,該玉人是中國目前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服飾造型。與交領、右衽、系帶的上衣相配的下裝是“裳”。上衣下裳是漢服最基本的式樣,至今漢語仍然用“衣裳”這兩個字作為服裝的統稱。

[編輯]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服飾大致沿襲周代的服制,只是略有變化。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壹定的影響。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範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

這時的衣服已經具備漢服沒有扭扣的特點,壹般在腰間系帶,有的在帶上還掛有玉制的飾物。

這壹時期出現了深衣與袍服,袍服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還出現了襦裙。這都是後世漢服最常見的式樣。

[編輯] 秦漢時期

秦漢服裝基本沿襲戰國時期,仍然以衣裳、深衣、襜褕為主,袍按裁剪方式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都是男女均可穿著。武士則著短衣小袖大絝。[23]

秦漢時期曲裾袍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壹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壹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裏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

由於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婦女有所減少,但並沒有消失,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壹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中發現了襦裙實物。

漢朝時期,中國的文化、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都空前繁榮、強大,漢族由此而得名。此時期的服飾禮儀制度也極大完備,並由此出現了壹個成語“漢官威儀”來稱頌漢朝的服飾制度。“漢服”的名稱也間接由此而來。

魏晉南北朝時期,服裝基本承襲秦漢的遺俗。男子的服裝流行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成為壹時的風尚。

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壹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襇裙,裙長曳地,下擺寬松,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

唐代男子常服,以襆頭袍衫為尚,襆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壹種首服。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壹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前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

隋唐婦女的常服仍然是襦裙。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壹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紮,給人壹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壹些,其它無太大變化。此外還有“半臂”,又稱“半袖”,是壹種從短襦中脫胎出來的服式。壹般為短袖、對襟,衣長與腰齊,並在胸前結帶。樣式還有“套衫”式的,穿時由頭套穿。半臂下擺,可顯現在外,也可以像短襦那樣束在裏面。披帛,又稱“畫帛”,通常壹輕薄的紗羅制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壹般為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於兩臂之間。走起路來,不時飄舞,十分美觀。從傳世的壁畫、陶俑來看,穿著這種服裝,裏面壹定要穿內衣(如半臂),而不能單獨使用。

五代時期服飾基本筵沿襲了唐朝服飾。

宋朝漢族男子野服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宋朝漢族女服基本式樣有兩種:大襟右衽交領和對襟,女裝相比男裝要富於變化些,出現褙子。

[編輯] 元朝

元朝雖然是蒙古人建立,但是蒙古人並沒有推行類似滿清的剃發易服政策,故此民間仍然以漢服為主,只是風格上多少受到壹些蒙古族的影響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後,詔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舊”,因此明朝服式恢復了漢服傳統。男子服飾基本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但又吸收了壹些元代服飾特點,發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飾。明代婦女的服裝仍以襦裙為主,除了壹直流傳的衫、襖及裙子外,還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鮮樣式,衣服的多變與款式做工達到壹個高峰。[24]。明代出現紐扣,在部分常服及軍服中使用較多,禮服、官服則仍然沿用交領及盤領款式,不用扣子。

1644年滿清入關,推行了剃發易服政策,禁止穿著漢服,使漢族傳統的服飾制度被迫中止。

為保護文物衣冠,漢族各階層人士以各種方式反抗清朝政府的政策,如孔子的後裔孔聞謤上書攝政王多爾袞請求保存孔府服飾;鄭成功的兒子明鄭鄭經以繼承明朝為號召,將剃發易服作為拒絕投降的原因之壹;各地人民屢次起義反對剃發易服政策,但都被清政府鎮壓了下去。滿清為了鞏固其統治,還組織群臣學習《金世宗本紀》,告誡群臣不要學習漢人習俗,從北魏至遼金元“凡改漢衣冠者,無壹不再世而亡……凡壹朝所用原各自有法程,所謂禮不忘其本也。自北魏始有易服之說,至遼金元諸君浮慕好名”。壹旦從習漢俗,就好像把左手交給了他人,“待他人割肉而後食”。

據傳,有“十從十不從”之民謠,譬如:“生從死不從”,指男子生前要穿滿人衣裝,死後則可服明朝衣冠;“男從女不從”、“老從少不從”,指女子及少年兒童可以不剃發易服。[25]然而這只是民謠,從未見於正式命令或明文規定。並且,即使因此殘留了部分漢族服飾,因為受到統治當局主流服飾的沖擊,也逐步滿化。但直至清末仍然有壹些童裝和少數女裝維持交領右衽的典型漢服款式。

清代的農民起義,如白蓮教、太平天國、撚軍等都大量穿著漢族風格的衣服。有些太平軍將領拒絕混入滿族元素的服裝,而寧願穿戲服作戰。

[編輯] 民國時期

1910年(宣統二年),資政院議決剪辮易服案,中國各地各族人民開始群起剪辮。袁世凱逼宣統帝退位之後,臨時政府頒布“剪辮令”。同盟會的核心人物主張全盤學習西方,當時中國人正式改穿西式服裝,而沒有恢復漢族傳統服飾。遭清政府禁制的漢、回、苗等各族服飾以及壹些與服飾相關的傳統文化,逐漸消失於現實生活中或轉以融合後的新樣式存續,漢人也以為韃虜強迫漢族穿著的旗袍、馬褂就是漢族傳統服裝。

有少數兒童服飾仍然維持明代以來的交領右衽

漢服具備獨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交領右衽、系帶無扣。漢語裏和衣服相關的詞匯,通通是漢服的特點。漢服的結構分為10個部分:領、襟、裾、袂、袪、袖、衿、衽、帶、系。[26]壹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小衣包括汗衣(汗衫)、犢鼻裈。中衣包括上衣下褲、中單、曲領等。大衣通常為顏色艷麗的外衣,如深衣袍、圓領袍、衣裳、袴褶、裙襦、裲襠、半臂、褙子等。此外,還有配飾如襪、帔、革帶、玉帶、銙、騰蛇等等。

漢服的足衣分為:舄、履、屨、屐、靴、鞋。堯舜禹以後始服木屐。伊尹以草為履,以帛為屨。[27]周人以麻為鞋。屐是木履之下有齒者,又稱木屐。江南以桐木為底,用蒲為鞋,麻穿其鼻。草屨是黃帝之臣所做,即草鞋[28]靴來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編輯] 漢服的布料

漢服用布分為:錦、絹、綾、羅、帛、布、棉、麻、紗等等 周禮就規定有典絲、染人從事印染。傳統染色的材料包括:紅花、烏梅、蘆木、蘇木、黃蘗、青礬、莧藍、槐花、棓子、楊梅皮、藍牙葉、蓮子殼、綠豆粉等等。[29]古典布料的染色遵從古制,體現了華夏陰陽五行信仰。有六象六色之說,青所以象東方的木,赤所以象南方的火,白所以象西方的金,黑所以象北方的水,玄所以象天,黃所以象地。除了六正色以外,還有對應的間色:?黃赤色、紫青赤色、紅赤白色、綠青黃色、縹青白色。間色也是唐宋公服的色制,公服五等:朱、紫、緋、綠、青。

另外還有紺深青揚赤色、緋赤、絳大赤、緹丹黃、朱深?。

漢服的紋章及其豐富,周禮“以紋為貴”[30]代表了漢文化的信仰和習俗,千古的服飾文化思想之表征,勉人向善,在在充滿尊天、隆祖、明禮、尚義之義涵。黃帝的黻衣是最早的帶有紋章的上衣,黻即指兩色相背的紋章。《詩經》雲:“君子至止、黻衣繡裳、佩玉將將、壽考不忘。”虞皇的“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彜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紋章中,日、月、星辰昭明,象發生萬物、養成萬物。山龍興雲雨、能適應沾物濟眾以配天。火明而炎上,強調明理崇禮精神。又如虎,嚴猛;蜼,智慧,象神武定亂。粉米粒民。黼象割斷能決。韨象背拂於非義,或君臣可否相濟。其次,《新唐書·車服誌》記載文官官服章紋,有鸞銜長綬、鶴銜靈芝、鵲銜瑞草、雁銜威儀、俊鶻銜花、地黃交枝等名目。

[編輯] 交領右衽

交領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漢服的衣襟壹般是向右掩(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將右襟掩覆於內,稱右衽),稱為右衽;中國古代壹些少數民族服裝是向左掩,稱為左衽。右衽的特征在漢服誕生之初即以出現,並壹直延續,是漢服最原初、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孔子曾說過,如果沒有管仲尊王攘夷,我們就會被異族統治,像異族壹樣披頭散發、穿左衽的衣服。[31]可見“右衽”這壹特征的重要性。

在交領右衽的基礎上,後來出現了盤領、直領。盤領又稱“圓領”,向右掩的衣襟壹直延長到右肩部,在右肩附近用束帶系紮。註意圓領也是右衽的。直領,又稱“對領”,兩邊衣襟近乎平行,但末端仍然是右襟搭在左襟上,與現代韓服的領子接近,可以認為是程度極其微小的右衽。

[編輯] 系帶

漢服壹般用束帶系紮,不用扣子。明代後期出現紐扣,但與滿清服飾有明顯不同,明代紐扣細小,以金屬制造,壹般位於不顯眼位置,只在少數款式中比較顯眼,見於女裝及少數男裝常服、軍服;滿清服飾以布制盤扣為主,扣帶很長,極為顯眼,大量用於禮服、官服、常服等各類型服裝。

[編輯] 剪裁

漢服雖然是平面剪裁,但用料遠遠大於覆蓋人體的需要。在裁剪之時,看上去雖然是平面直線的,但是穿在人的身上,配合以束腰等手段,就會隨著人體的結構,呈現出不同的線條,無論從正面、側面、背面看,都十分動人,和環境***同成為靈動的藝術品。這與中國文化中重視人與自然的***融關系,“萬物與我為壹”可謂互相輝映。因此漢服不僅重視人體的各個側面的線型,而且還註重人與環境之間,繼而成為服飾的特色。漢族傳統服裝中,貴族服飾的大袖,不僅是袖徑的寬大,袖子的長度也十分長。官員與老人的袖子延至手後,可以挽回相當的長度。漢服袖徑寬大時可達四尺,這種寬大的剪裁,使得漢服在穿著起來之後,可以形成如行雲流水般的流線,隨風而動,但毫不拖拉,給人灑脫飄逸、仙風道骨的感覺。

漢服的基本款式,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式(上下分開,上身著短衣,下身著裙)、上下連綴式(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上衣下褲式等類型。在基本款式下又因其領口、袖型、束腰、裁剪、搭配等的不同變化演繹出幾百種款式。漢服雖然發展出了豐富多樣的款式,但基本特征始終不變,可謂“萬變不離其宗”。

以下介紹漢服的基本款式,詳細介紹請參見漢服列表。

[編輯] 上衣下裳式

上衣下裳是漢服最基本的式樣,至今漢語仍然用“衣裳”這兩個字作為服裝的統稱。其中“裳”(此處讀為cháng)指下裙,古代男女都可以穿著。後來男子逐漸改穿袍衫作為日常服飾,上衣下裳的樣式多保留在禮服中,如冕服。而女子依舊以上衣下裳的樣式為主,稱為襦裙。

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自“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時期起,壹直延續到明朝,形制基本沒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