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高二語文佳句及鑒賞

高二語文佳句及鑒賞

1.高中語文,詩詞賞析

月下與君***飲:1.“拂”字寫出了楚地白天山間風吹,不是風吹空山,而是空山拂風,突出了山的連亙和楚地荒涼,渲染了孤寂的氛圍。

2.通過“空山”“厚土”“日月”壹系列意象的描寫,詩人營造了壹種孤寂、荒涼的意境。寫出了對君主的失望和國家的擔憂。

登紫工山:本詩運用了誇張和想象的表現手法。全詩表達了對秦朝統治者想長久壹統天下的癡夢的嘲諷,寫出對堯舜時期治國之道的敬仰和統治者人格的佩服。

也有借古諷今的意味,諷刺當朝統治的腐朽 塞上吟:這個字就是“傷”。首頷聯寫出了邊塞自然環境的惡劣,空曠荒涼;頸聯和尾聯寫出塞上的將士什麽時候為往事而悲傷,遺憾,連夢裏都是希望侍奉在君主身旁。

寫出了戍邊將士的忠君報國之情,與寂寞惡劣的環境形成強烈反差。

2.高中語文必修壹我很重要>的句子賞析 , 急啊~~

第壹句

可以看看下壹句:“只有我才捉得住它們的羽毛”----獨壹無二的創意,如果不用就要廢棄了,而這份美好的秘密只有我了解、可以將它付諸實施。我為創造而自豪,並因此知道自己是有價值的。“主宰”的意義也就在於此:我的事業(創意)需要我,只要想想曾將那樣努力,就知道撒手而去是不能饒恕的罪行。另外我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決定新事物的命運,從這壹點上說,我對這個世界負有著創造的責任。總之不管對於自己的過去還是這個世界,我都很重要。

第二句(太抽象了我試解之吧)

“偉大”是橫向比較,“重要”是縱向的回想之後對自己的肯定。雖然人們對自身的認識可以從比較中得來,但我們先要承認認自身價值的存在。(從這裏也能看出,只有去了攀比和功利之心,才能看見真實。)

“心靈”在這裏指的是我們的主觀想法,和客觀相對,也就是妳對自己的看法;“允諾”就是承諾,是壹種甜蜜的喜愛。因為生命是不可復制的,同時又是變化的、善於創造的,所以生命有價值,所以我們愛自己的生命,認為(心靈)自己(生命)應該好好活著(允諾)。

3.古文句子賞析 高二的

首先,對仗工整,幾近“工對”。上句的“落霞”、“孤鶩”與下句的“秋水”、“長天”都是名詞性短語,對仗考究。而更絕地是,上下句中又各自成對,也就是格律上要求較高的“句中自對”:“落霞”可對“孤鶩”,“秋水”正對“長天”。當然,在大唐律詩的王國裏,這些都不算什麽,如杜甫的“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陸遊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等都是句中自對。不同的是杜甫這句中的“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都是主謂短語,且直接連綴成句不用虛詞。

其次,上句寫動,霞、鶩“齊飛”;下句寫靜,水、天“壹色”。壹動壹靜,以動襯靜。上句側重於目隨景而動,突出景物神態;下句側重於心因景而靜,突出景物色彩。畫面和諧,美不勝收。

再次,巧化成句,別出新意。王應麟《困學記聞》卷十七:“庾信《馬射賦》雲》:‘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春旗壹色’王勃仿其語。”(轉引自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中編第壹冊,第260頁,上海古籍,1980年第壹版)如果我們從對仗的角度去比較王勃與庾信彼此文句的優劣,會發現王句的長處恰在於上下句都能“句中自對”,而庾句則不能。

最後,如果“落霞”是指真正的彩霞而不是指壹種鳥(形如鸚哥)的話(據上引朱東潤書,同頁),那麽此句還有壹個好處:點線面結合。孤鶩盡管不壹定只有壹只,但總之是不會太多的幾點;落霞也只能是天邊的壹線或壹小片(位於西天)而非滿天;而秋水與長天卻是地道的壹個廣闊的面了,由此,點線面巧妙結合,寫景極富層次性.

4.高二上冊語文名句有哪些

勇於對抗困難的名句 懸賞分:0 - 解決時間:2009-11-10 20:10 快 初壹 提問者: 上帝贊我衰 - 壹級最佳答案每壹種挫折或不利的突變,是帶著同樣或較大的有利的種子。

——愛默生美 只有永遠躺在泥坑裏的人,才不會再掉進坑裏。 ——黑格爾德 短時期的挫折比短時間的成功好。

——畢達哥拉斯古希臘 對勇氣的最大考驗,就是看壹個人能否做到敗而不餒。 ——英格索爾美 我覺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為壹點小障礙而不走路呢? ----- 魯 迅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孟子》 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壹樣有價值,只有在我知道壹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後,我才能知道做好壹件工作的方法是什麽。 ----- 愛 迪 生 壹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並不是壞事,更不是什麽恥辱,要在實踐中勇於承認和改正錯誤。

----- 愛因斯坦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 ----- 鄭 板 橋 患難困苦,是磨煉人格之最高學校。

----- 梁 啟 超 “不恥最後”。即使慢,弛而不息,縱會落後,縱會失敗,但壹定可以達到他所向的目標。

----- 魯 迅 被克服的困難就是勝利的契機。——丘吉爾 人生布滿了荊棘,我們想的惟壹辦法是從那些荊棘上迅速跨過。

——伏爾泰 希望是厄運的忠實的姐妹。 —— 普希金 我以為挫折、磨難是鍛煉意誌、增強能力的好機會。

——鄒韜奮 鬥爭是掌握本領的學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橋梁。——歌德 以勇敢的胸膛面對逆境。

——賀拉斯 壹切幸福都並非沒有煩惱,而壹切逆境也絕非沒有希望。——培根 困難是欺軟怕硬的。

妳越畏懼它,它愈威嚇妳。妳愈不將它放在眼裏,它愈對妳表示恭順。

——宣永光 1.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戰國.楚.屈原> 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戰國.屈原.> 3.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戰國.屈原> 4.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 5.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魏.曹操> 6.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北朝民歌.> 7.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晉.陶淵明> 8.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南朝.宋.鮑照> 9.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李世民> 10.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 11.時窮節乃現,壹壹垂丹青------宋.文天祥> 1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 13.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唐.岑參>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唐.劉禹錫> 15.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唐.李白> 16.少年心事當拂雲------唐.李賀> 17.壹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 18.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唐.李白>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唐.杜甫> 22.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唐.劉禹錫> 23.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不妨有臥龍------唐.竇庠> 24.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 25.立誌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張孝祥> 2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27.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明.於謙> 28.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冕> 29.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清.鄭燮> 30.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 31.濁酒難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清.秋瑾> 水千山何等閑 作者:張寧人生坎坷多幾處,幾時歡笑幾時憂從容不迫萬重山,風霜雨雪幾度寒 風雨同舟 作者:張寧天賜神命現人間,宏圖奮發幾多年;行盡此生坎坷路,踏遍萬水遇千山;風雨難抵心中夢,千帆擊破浪濤漣;忍耐克己終不悔,信念同路勇赴前。 漂泊 作者:張寧。

5.高中語文閱讀技巧和賞析技巧

高考散文閱讀題的測試要求與解題技巧 近年來,隨著高考語文試卷文學性的強化,散文這種文體越來越受到命題者的青睞。

許多感情真摯、文學色彩濃郁、富有時代氣息的散文佳作都成了命題者的首選材料。從1998年高考開始,現代文閱讀文學作品類連續六年考的都是散文,題型變化不大,難度逐步降低。

但從學生的解題情況看,得分率普遍較低,結果並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不外有兩個方面:壹是高考散文閱讀題的測試要求,學生並不完全明確,以致訓練無的放矢;壹是高考散文閱讀題的解題技巧,學生未能熟練掌握,以致解題跟著感覺。

針對這些情況,筆者試圖結合近幾年的高考散文閱讀題,談談此類試題的測試要求與解題技巧。 高考散文閱讀題的測試要求 高考語文《考試大綱》在“現代文閱讀”中,要求學生“能閱讀壹般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文章和文學作品”,並提出“理解”、“分析綜合”和“鑒賞評價”等三項九條具體的測試要求。

散文閱讀屬文學作品閱讀,它在高考測試中究竟有哪些具體要求呢?請看最近三年高考散文閱讀有關試題。 2003年高考語文試卷第22題(題略):A項考查學生把握文章思路和分析文章結構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其他四項考查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鑒賞能力,能力層級為E級。

2002年高考語文試卷第22題(題略):既考查學生對文章中心意思和主要內容的分析歸納能力,又考查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分析鑒賞能力,能力層級為E級。 2001年高考語文試卷第24題(題略):不僅考查學生對文學作品語言和表示技巧的初步鑒賞能力,還考查學生對文章思想內容和作者觀點態度的評價能力,能力層級為E級。

僅僅觀察這些散文閱讀賞析題,就可以發現,高考測試除了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綜合能力外,還要考查學生初步鑒賞評價的能力。“理解”和“分析綜合”包括七條具體要求,是閱讀方面基本的能力要求,能力層級分別屬於B級和C級。

而“鑒賞評價”包括兩條具體要求,要求學生能對所給文章的思想內容進行評說,對其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進行初步賞析。這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展了的較高的壹種能力要求,能力層次屬於E級。

學生明確了以上這些要求,在平時的復習訓練中就應該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拓展散文閱讀,有意識地提高“理解”、“分析綜合”和“鑒賞評價”的能力。 高考散文閱讀題的解題技巧 散文是壹種自由、靈活地抒寫見聞感受的文體,它通過壹個十分精粹、親切的形式,表現作者對於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若能抓住散文自身的特點來思考有關的測試要求,散文閱讀題的解答還是有技巧可言的。 壹、整體感知文章的主旨。

散文的最大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貫穿文章始終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散文的材料雖散,但萬變不離其宗,它必須圍繞作者的思想感情展開。因此,閱讀散文,要從文章的整體入手,宏觀把握作者在字裏行間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從而讀懂作者的感悟,領會文章的主旨。

高考試卷中的散文閱讀幾乎每年都有這方面的命題。 例如2002年高考語文試卷第21題: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為千古佳話,但作者為什麽還要“唐突地勸慰他”?根據文意,簡要回答。

《話說知音》這篇散文是以作者對知音的獨特感悟為主旨的。作者崇敬伯牙子期的高尚友誼,但對伯牙因子期的不在而不再彈琴的做法不以為然。

他認為,伯牙依舊應該演奏出那“震撼人們靈魂的”“美麗動人的樂曲”,並“熏陶”出更多的“知音”。再說,伯牙高超的演技來之不易,怎能因子期的不在而輕易放棄呢?因此,本題的答案為:(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為失去鐘子期而不去尋求更多的知音。

(2)千辛萬苦學得的技藝不應輕易放棄,藝術的追求必須不懈地堅持下去。 二、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

葉聖陶先生說過:“思想是有壹條路的,壹句壹句、壹段壹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決不亂走的。”散文的材料是按照壹定的思路組織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結構就是它的思路的具體展現。

高考試題常常通過對作品的結構進行設題,考查學生對作品的思路的把握能力。閱讀散文,要善於捕捉文中體現時間、空間、人物、事件、感情的語句,更要把握文章的脈絡。

例如1998年高考語文試卷第21題:作者在第壹自然段中寫到看見玉簪花開,“先是壹驚,隨即悵然”,(1)作者為什麽吃驚?(2)聯系全文看,作者為什麽悵然? 要解答這兩個問題,必須結合上下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作者為什麽看到玉簪花“探出頭來”就吃驚呢?該句後面用“先是”作標誌,對其作了回答,那就是“這花壹開,沒幾天便是立秋”;至於“悵然”的原因,第五段末的“讓人心裏警惕著”和第六段中“總是在不安的焦慮中”提示了作者的思路,稍加歸納整理,可得答案“收獲季節還兩手空空”。

三、仔細品味散文的語言。 散文的語言描寫細膩,表達深刻,內涵豐富。

高考散文閱讀命題有壹個重要原則,就是對散文中負載信息量大、內容含蓄、意義深刻、表現力強的語言進行鑒賞。鑒賞散文的語言,只有聯系文章的。

6.高中語文閱讀和詩詞鑒賞答題的技巧

壹、詩歌形象:景物形象(景象和物象);人物形象有敘事詩中的人物形象,抒情詩中的抒情主人公。

1、敘事詩中的人物形象:

《木蘭辭》中的木蘭:替父從軍,孝勇雙全

《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堅守愛情,忠貞不渝

2、抒情詩中的人物形象:

《歸園田居》中的抒情主人公:厭惡官場,向往田園

《聲聲慢》中的抒情主人公:孤獨寂寞,郁悶愁苦

二、詩人在詩中刻畫人物的用意

1.同病相憐或英雄所見略同,因此用來自比。

如《琵琶行》中的琵琶女與“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白居易,“宮怨”詩中寂寞孤獨的宮女與懷瑾握瑜不被賞識的詩人自己等等;

2.以之與自己對比,如“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的周郎與“早生華發”的“我”;

3.寄托追慕、景仰或惋惜、同情、諷刺批判之意,

如“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仰慕),

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惋惜),

如“壹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同情贊美),

如“壹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對恃寵而驕的楊貴妃、荒淫誤國的唐玄宗的諷刺與批判)。

三、如何鑒賞詩歌中的人物形象?

(壹)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這首詩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刻畫垂釣小兒的這個形象的?這個形象有哪些特點,試作分析。

從形神兩個方面(或從外貌、動作、心理等方面)刻畫的。

特點:聰明(機靈),天真可愛;“蓬頭”“側坐”等表面小孩的

天真可愛,從“遙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聰明(機靈)。

(二)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註:帶郭,意即靠近外城。

詩中的陸鴻漸是怎樣的壹個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

陸鴻漸是壹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過對陸鴻漸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表現了他的高潔不俗。最後兩句通過西鄰對陸鴻漸行蹤的敘述,側面烘托了陸鴻漸的瀟灑疏放。作者通過陸鴻漸這壹形象的塑造表現了他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東坡①

蘇軾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確②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註] ① 此詩為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東坡,是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

② 犖確:山多大石。

請結合全詩解讀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從“野人”壹詞中體會出了詩人的幽默和自嘲,從“莫嫌”和“自愛”中讀出了曠達和恬淡,從“鏗然曳杖聲”中聽到了壹位智者與自然的交流。聯系第三句詩對道路坎坷的交代,註釋中對寫詩背景的交待,可看出抒情主人公即作者被貶後不避坎坷、超脫曠達的形象。

四、如何鑒賞詩歌中的人物形象?

1、解讀描寫手段 (敘事性強) 2、借助詩中意象(抒情性強)

3、分析關鍵詞句(議論抒情處) 4、學會知人論世(作者、註解)

網上找壹下,還有其他的內容,比如技巧、煉字、賞析句子的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