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è gōng hào lóng
解 釋 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於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表面上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出處:漢·劉向《新序·雜事》記載: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器物上刻著龍,房屋上也畫著龍。真龍知道了,來到葉公家裏,把頭探進窗子。葉公壹見,嚇得拔腿就跑。用 法 主謂式;作定語、賓語;含貶義
示 例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民眾起來了又害怕得要死,這和~有什麽兩樣!”
近義詞 表裏不壹、言不由衷
反義詞 名副其實、名實相符
燈 謎 傾古雄才愛中華
典 故
春秋的時候,楚國葉縣有壹個名叫沈儲梁的縣令,大家都叫他葉公。葉公非常喜歡有關龍的東西,不管是裝飾品、梁柱、門窗、碗盤、衣服,上面都有龍的圖案,連他家裏的墻壁上也畫著壹條好大好大的龍,大家走進葉公的家還以為走進了龍宮,到處都可以看到龍的圖案!“我最喜歡的就是龍!”葉公得意地對大家說。有壹天,葉公喜歡龍的事被天上真的龍知道了,真龍說:“難得有人這麽喜歡龍,我得去他家裏拜訪拜訪呀!”真龍就從天上飛來葉公的家,把頭伸進窗戶中大喊說:“葉公在家嗎?”葉公壹看到真正的龍,嚇得大叫:“哇!怪物呀!”真龍覺得很奇怪,說:“妳怎麽說我是怪物呢?我是妳最喜歡的龍呀!”葉公害怕的直發抖,說:“我喜歡的是像龍的假龍,不是真的龍呀,救命呀。”葉公話沒說完,就連忙往外逃走了!留下真龍壹臉懊惱地說:“哼,葉公說喜歡龍這件事是假的,他根本是怕龍嘛!害我還飛來拜訪他!”
後來,大家就用“葉公好龍”來形容壹個人對外假裝自己很好,其實私底下什麽都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