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文言文的辦法
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言文試題是高考的重頭戲,有的同學經常會問,平時如何學好文言文才不至於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認為能註意以下幾點,學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沒什麽問題了。
第壹,要有相關的歷史知識。常言說,文史不分家。每個人都是生活在壹個時代裏的,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必定會對他產生影響。所以,我們只有了解了這個人所處的時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內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國強大,但楚王“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先疏遠屈原,後把他流放汨羅江,使其改革之誌不能實現,投江而死。了解了這段歷史,我們在理解《離騷》時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備相關的文化常識。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並且有許多內容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地演變。如姓名和稱謂,官職和科舉,地理常識,宗法禮俗,服飾和器物,歷法和刑法,古籍註釋體例等八個方面所涉及的內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別。這些內容雖然不需要學生全部掌握,但平時學習中遇到的也應積累下來作為自己的知識儲備,以便在文言文學習和考試中隨時調用。
第三,學會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們生活在當今社會,面對災難,會團結壹心,眾誌成城;面對醜惡,會抨擊、鞭撻;我們會同心抵禦外辱。其實這種思想感情是壹脈相承的。面對外辱,文天祥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對百姓的困苦,杜甫寫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所以我們在學習古文時,應善於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壹起對比聯想,從而揣摩古人的思想,準確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實質。
第四,把握課本,紮實文言文基礎。平時的文言文學習,壹定要熟練掌握課本中所出現的知識點: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異讀字。②詞義,包括古今異義、壹詞多義、詞類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復句。
第五,在學習壹篇文言文中應做到如下幾點:首先,整體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其次,在整體把握課文上落實對段的理解;再次,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聯系上下文進壹步理解詞句;最後,在前三個條件的基礎上,進壹步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
2. 學好文言文的方法什麽是古代漢語?顧名思義,就是古代漢族人民的語言,任何壹種語言,都有口語和書面語之分。
古人的口語是怎樣的,我們已無法了解其面貌。今天,我們研究古代漢語,只能依據有文字記載的書面語。
古代書面語的情況怎樣呢?請看下面兩段材料: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經》孔子徒弟,姓曾名參,根前奉侍來。
孔子說:“在先的聖人有至好的德,緊要的道理。以這個勾當順治天下有(蒙古語助詞,相當於“啊”)。
百姓每(們)自然和順有。上下人無怨心有。
妳省得(懂得)麽?”曾子起來說道是:“我不省得,怎知道著(呢)?”孔子說:“孝道的勾當是德行的根有。教人的勾當先以這孝道裏生出來。”
———貫雲石《孝經直解》上面所引的第壹段材料是用文言文寫成的《孝經》的原文。第二段是元代大臣貫雲石解釋《孝經》的“白話講章”。
當時元代皇帝讀不懂《孝經》,便由精通漢文的大臣用當時的口語作解釋,寫下來便成了壹篇反映當時口語的白話文。可見,古代漢語的書面語還有文言和白話兩個系統。
古代漢語要研究的主要不是古白話,而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怎樣形成的呢?它和口語的關系怎樣呢?文言文最初與口語較為接近,後來同口語逐漸脫節,並形成壹套較為定型的詞匯,語法系統。
口語在不斷發展變化,而文言則處於相對凝固的狀態,但它又不是壹層不變的。尤其是秦漢以後的作家在模仿先秦經典作品進行寫作時,他們不能不受當時口語和民間創作的影響,不斷給文言增加新的詞匯和表達方式,從而使文言也有所發展和變化。
所以我們說,文言文是以先秦 的口語為基礎,經過較多的加工提煉而形成的上古漢語的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模仿它所寫的種類作品的語言,如諸子百家、《史記》、《漢書》、《唐宋八大家、桐城派等等,都是古文言實際應用的範例。直到“五四”運動,文言文才逐步退出歷史舞臺,被現代白話文所取代。
因此,壹般把“五四”時期定為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分界限。 為什麽古代漢語研究的對象重點是文言文,尤其是先秦兩漢散文,而不是古白話呢?這是因為在我國漫長的社會發展中,文言文擔負了記錄、傳播、積累祖國文化遺產的任務,歷代許多偉大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文學藝術家都曾使用這種語言,並且給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
今天我們要繼承這筆遺產,就必須有閱讀古書的能力。因此,我們學習和研究古代漢語,自然重點是文言。
從殷周到清末,文言盡管有 所變化,但其基本詞匯、結構和表達方式早在先秦兩漢時代已基本定型,並且創作了許多典範的文言作品。因此,可以就只要能讀懂先秦兩漢典型的文言文,就能讀懂其後大多數文言文,算是學好了古代漢語。
什麽是古白話呢?古白話是唐宋以後在北方話的基礎上形成的壹種書面語。如唐代的變文,敦煌通俗文學作品,宋人話本,金元戲曲,明清小說等都是古白話的代表。
古白話雖說是白話文,但不同於我們今天所說的白話文,壹般都是以口頭語為基礎而夾雜壹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語,由於區域性和時代性的差異,今天讀起來也不那麽容易,因此,我們稱之為“古白話”(學術界壹般把從晚唐五代開始直至“五四”時期形成的古白話稱作近代漢語)。
古白話上承古代漢語,下接現代漢語,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如果不把古白話弄清楚,那就不能說對古代漢語有了全面的認識。
因此,研究古代漢語也應該重視對古白話的研究。但古白話與文言文比較而言,它畢竟離現代漢語近壹些,總體難度小壹些,況且古白話使用範圍大致限於唐宋以後的俗文學作品,可以不作為我們學習研究古代漢語的重點。
前人是怎樣研究古漢語並有些什麽貢獻呢?古漢語從它產生開始,就有人對它進行研究,但真正作為壹問學問,還是從開始的。我國傳統語文學有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統稱為“小學”。
但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側重點。根據王力先生的說法,從漢代至清代,古漢語研究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從漢初到東晉末,是語義研究階段,即偏重文字訓詁的研究。因為漢代崇尚儒術,提倡讀經,每壹個儒生都要求具有閱讀古書的能力,自然對語義的研究就比較重視,其代表作品是《爾雅》、《方言》、《說文解字》和《釋名》。
這壹時期,為了讀經的需要,還出現了許多經學大師,最著名的經學大師鄭玄,他對《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所作的註,對後世也有巨大影響。從南北朝到明末是音韻研究階段。
南北朝以後,詩律學興起,於是研究韻律和節奏成了當時的“熱門”。南朝沈約著《四聲譜》,說明當時人們已經意識到漢語裏有四聲並把這種認識運用到詩律的實踐上。
這壹時期,韻書已開始出現,隋代陸法言的《切韻》,是現在能見到的最早的壹部韻書,它在漢語史上有極重要的地位,根據《切韻》語音系統,可以上推古音,下考今音。從十三世紀開始,音韻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話語言方面。
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是為北曲創作需要而作的,它是現代漢語普。
3. 文言文學習經驗介紹有不少中學生感嘆文言文難學,越學越沒勁。
其實學習文言文首先要有壹個正確的態度,要堅持“古為今用”的原則。我們今天學習文言文,不是為了寫古文,而是為了使我們多掌握壹種工具,為了更好地批判繼承古代文化遺產,也是為了更好地掌握現代漢語。
其次還要掌握壹些必要的學習方法,來提高學習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以下方法可供同學們參考: 壹、熟讀成誦法。
誦讀是我國傳統的學習方法,“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就是這個道理。(1)要帶有明確的目標去讀。
查閱工具書,結合註釋給生字生詞註音,清楚準確地朗讀課文;結合預習提示或自讀提示從整體上通讀了解課文。(2)要在大聲朗讀中培養語感。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大聲朗讀是培養語感,提高語言學習效果的必要手段。有關研究資料表明,人的各種器官可以相互溝通,相互作用。
在我們開口誦讀時,不僅運動了口腔器官,而且讀出來的聲音又作用於耳朵,當語感信息輸入人的視覺、聽覺器官時,大腦的感受幾乎是同時進行的,時間差大大縮小了,準確率卻大大提高了,理解和感悟的效率將會成倍提高。 二、思考提問法。
現在同學手頭資料多了,會不可避免地讓同學們產生依賴思想,上課不認真聽,不註重思考,總認為資料上寫著,何苦去白費勁,結果影響了自己學習文言文能力的鍛煉。可以通過獨立思考,課堂提問來改變這種現狀,這就要求同學們做好充分的預習準備:先在自讀的基礎上,把不理解的詞圈出來;其次試找出文章中的重點句,並將自己理解中的難句梳理出來;再試著準備把課文用故事形式講出來。
堅持用這種方法來學文言文,既可以培養同學們良好的閱讀習慣,還有助於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三、語意推斷法。
學習文言文,理清文章的大意,掃除文字障礙是關鍵,同學可以根據上下文的語境尋求隱含信息、推知疑難詞句的意思,培養自己的推斷能力。(1)聯系上下文、結合語境來推斷語意。
文言文因漢字特有規律及行文習慣特點,有壹定規律可循,養成結合語境來推斷語意的習慣,有助於提高翻譯文言文能力。(2)聯系舊知識來推斷語意。
在學習過程中,同學們要善於聯系舊知識,進行綜合、比較、歸類。如學到“策之不以其道”(《馬說》)的“策”可聯系“策勛十二轉”的“策”(《木蘭詩》),這樣聯系新舊知識進行比較,能舉壹反三,既鞏固了舊知識,獲取了新知識,又培養了能力,真所謂“溫故而知新”。
四、對應翻譯法。文言文的翻譯,方法多種多樣。
如保留、刪減、調整等等。我認為最基本的方法是采用壹壹對應的原則,力求將所有能夠譯出的字詞落到實處。
看懂課文下面的註釋,借助工具書,用今天的話說出文言文的句子的意思,有不懂的地方,請教師點撥。在此基礎上,再用現代漢語的語法要求,增補、調配,規範語言。
至於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國號、年號、官名等,則保留就可以了。五、歸類積累法。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知識的積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礎,文言文知識的積累主要在詞匯上的積累。
同學們可以準備壹本筆記本,有重點、有針對性地搜集、歸類、整理、積累。例如:(1)古今異義的積累。
古今異義常見有四種情況:①詞義的擴大;②詞義的縮小;③詞義的轉移;④詞義感 *** 彩的變化。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中的“妻子”壹詞,古義是指“妻子與兒女”,今義則專指“男人的配偶”,屬詞義的縮小。
此外,還有通假字的積累、虛詞的積累等。通過歸類、比較、積累,學生不僅能提高文言詞語分析能力,還能體會到學會積累所帶來的喜悅和益處。
重視文言文的學習,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這對同學們全面紮實地掌握知識,發展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壹、學習文言文,最應該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詞、句式等方面的知識,只有積累了壹定的文言知識,才可能順利地閱讀文言文。
1.重視預習,學會自學課前壹定要借助註釋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譯,不要坐等老師來講解。預習時註意找出疑難字句提交課堂討論,向老師、同學請教。
對重點字詞要進行歸類認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相當多的文言實詞是壹詞多義、壹詞多用的,我們要善於記憶、比較、歸納、整理,把“字詞”學“活”。
2.遵循“字不離句”的原則去理解、體會不管是實詞還是虛詞,其意義、用法總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顯示出來的,積累文言字詞不要死記硬背,而應結合“語境”去揣摩。3.要牢牢記住主要文言句式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種:判斷句、疑問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每種又有幾種不同形式,記住形式,便於識記和理解。
二、語文教材強調文言文的朗讀、背誦,其意圖是讓學生通過多讀多背來掌握文言知識,理解文意,培養語言感悟能力。誦讀可分四步進行:1.借助註釋,粗讀課文預習時完成粗讀任務。
粗讀的首要任務是疏通文字,然後在此基礎上感知課文,從整體上初步地把握課文結構。結合註釋,根據上下文讀兩三遍,再連猜帶蒙,對課文內容應該能了解六七成了。
粗讀中要畫出疑難詞句,以備在課堂上提交討論。2.質疑、解難、細讀課文通過課內細讀,要能準。
4. 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是哪些簡要介紹幾種學習方法: 壹、掌握基本的語言結構。
文言文大體上可以分為詞和句。其中,詞包括實詞和虛詞兩大類;句可分為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省略句、固定句五大類。
系統掌握文言文的語言結構,弄清其與現代漢語的區別和聯系,是學習文言文的基礎。 二、正確斷句。
古人寫文章沒有標點符號可用,因此,如何斷句直接影響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正確斷句須註意以下幾點:理解關鍵詞語,判斷詞與詞之間關系;了解壹定的古代文化賞識;掌握文中對話、轉述、引用的規律;根據句首和句尾的詞語以及句中的慣用語進行判斷。
三、學會正確的翻譯方法。翻譯文言文的原則是:忠實原作,字字敲定,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翻譯時應註意以下幾點:補充省略的部分;調整語序;適當增減。 四、反復誦讀。
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多誦讀可以培養語感,達到熟練閱讀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
此外,古文很講究內在的韻律和節奏,反復誦讀可以充分領略作品的音樂美,提高學習興趣。
5. 學習文言文的好方法有哪些1)文言文很精彩。這當然是無疑的。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文言文。由此可見中國的現代文明歷史還是很短的,解構或者解讀傳統文化還是現代化的必要,因為傳統智慧的繼承建立於對文言的正確解讀。
(2)文言文是知識。這是對的,因為文言文已經不再是語言,它純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識,甲骨文也是知識,那為什麽就不學甲骨文呢?對了,正是因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進壹步學習甲骨文等等傳統高級文字(學)的基礎。
(3)文言文也是技巧。漢語的表述、描繪、組合、轉變、喻式、鋪比、推演……在思想的表達上充分承載了漢文明的風格。掌握文言文物理結構,對現代漢語的理解比較精深,對新漢語的構造將有“法”可依。
(4)“文言文”是“白話文”的相對。這個詞的結構是這樣的:文言-文。第壹個“文”是“文字”,“言”是語言。“文言”則指“文字化了的語言”。它說明兩層意思:其壹,指明文言文本是壹種語言;其二,這個語言後來被文字化了。“被文字化了”的語言也有兩重含義:其壹,可以有語言但沒有文字的文化,比如大多數少數民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其二,語言功能退出生活,以文字的形式成為歷史。
“文言文”的字面意思,應該是:被文字化了的語言的壹種文體。後面那個“文”指文體。
(5)那麽文言文除了在考古研究之外,還有什麽“前途”嗎?或者說,還會有什麽生活的應用價值?我想是有的。在傳統形式的生活淡化出現代社會時,只不過人們忽略了壹些邊緣地區的社會生活,才造成現代應用對文言文的懷疑或者忽略。比如在宗教建設中,某些碑刻仍然會用文言文撰寫,仍然采用書法書寫,使用工具鐫刻。篆書的應用也大多如此。
(6)“文言文”這個名詞也可以涵載語言與文字之間在文化歷史上的相互關系。某種形式上,壹旦某種語言——包括方言——被“文”化,“文字”化,也就是書面化,其語言魅力頓減,而文字功能倍增。因為語言通常是口頭相傳,與生活密切相關,語言尚未進入文化狀態,它是對生活經驗的壹種保留,沒有文字的擴展性能。
(7)我們在閱讀文言文的過程中,不免會產生壹種錯覺:古時人說話也是這麽說的麽?我想這可以用現在時態下書面語與口頭語在表述上的不同來“感受”,它們之間在結構上規則上並無大的區別。也可以推測,古人說話只不過比文言文更隨意,更白化通俗而已,“三言兩拍”也可以做參考了。至於現在我們閱讀文言文,當然不代表在重復古人的說話,而是在朗誦或者默讀壹種文體。
(8)閱讀文言文,感受的是壹種極為明晰的思路,就好像偶爾閱讀西方哲人著作,很有那種應有的肅穆
6. 學習古文的好方法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614
學習文言文有效的方法 學習文言文也難也不難。說它難,是因為文言文中有不少生僻字詞以及多變的句式;說它不難,是因為只要紮紮實實的打好基礎,熟讀深思,勤學多練,下壹番功夫,文言文學起來也就不難了。那麽,怎樣指導學生學習文言文,或者說,學習文言文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壹、引導學生反復誦讀 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和基本功。誦讀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用朗讀的方法,反復熟讀課文,逐步加深理解,獲得比較牢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433623764固而豐富的感性知識。每讀壹篇文言文,要先通覽全篇,初略掌握其大意,然後再借助工具書,消滅閱讀中的文字障礙,弄懂難字、難詞、難理解的語句,進壹步體會其含義之後,再逐句逐段地理解全篇的內容。這就是古漢語常說的“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的道理。讀得多,讀得熟,理解也就自然會深了。熟讀可以加深理解,理解了的東西,記憶就會牢固。往往有這樣的情況:我們讀了壹篇文言文之後,雖然讀的滾瓜亂熟,但有時也會有囫圇吞棗,沒有真正理解的現象,可是過了壹段時間之後,便會茅塞頓開,明白了許多。誦讀必須讀準字音,讀清句讀(不讀破句),讀出語氣。二、指導學生掌握語言規律 學習文言文,最大的障礙就是語言,這就需要我們真正掌握文言字詞和古漢語的壹般規律。1、註意壹詞多義現象對文言字詞,從字音到字義,都應讀正確並理解準確明白,做到舉壹反三,觸類旁通。有時,同壹個字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
7. 學習文言文的方法1.掌握基本知識結構
文言文大體上可以分為詞和句。詞可以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其中,實詞又可以分為五類:①單音詞和雙音詞。文言文以單音詞居多,現代漢語以雙音詞居多。如“妻子”壹詞在現代文中是壹個雙音詞,意指老婆,而在文言文中則是兩個單音詞,是指老婆和孩子。②古今異義。包括同義擴大、詞義縮小、詞義轉移、感 *** 彩改變和名稱說法改變等。③壹詞多義。如“引”字,本義為開弓,引申義有五種之多:延長、伸長;拖、拉;引導、帶領;拿、引用;後退、退卻。④通假。包括通用、假借和古今字。其基本規律是“同音代替”。⑤詞類活用。包括:名詞活用作狀語;名詞活用作動詞;形容詞作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使動用法、能動用法、意動用法和為動用法。 句也可分為五大類: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省略句、固定句式。其中倒裝句又可分為主謂倒裝句、動賓倒裝句、賓語後置句和狀語後置句。
2.斷句
古人寫文章,沒有標點符號,因此,如何斷句直接影響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正確斷句,要註意以下幾點:首先,要準確把握文言文的基礎知識,理解關鍵的詞語,判斷清楚詞與詞之間的關系。其次,要了解壹定的古代文化常識。如人名、地名、官職名等的表達方法,委婉、避諱的行文習慣等。第三,掌握文中對話、轉述、引用的壹些規律等。如文中常以“曰”、“雲”、“謂”等詞語作為引用、轉述內容前的標誌。第四,根據常用於句首、句尾的詞語來判斷。如常用於句首的詞有蓋、夫、是時、後、既而、然且、然則、公、竊、寡人等詞。常用於句尾的有與、邪、乎、哉等語氣助詞和奈何、也夫、矣哉、雲爾、雲雲等復音虛詞。還有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嘻等等。第五,還可以根據句中常見的慣用詞語來斷句。如表示序數和表示順序的詞語,表示疑問的詞語。此外,還可以根據常用句式、固定句式或修辭手法來斷句。
3.掌握正確的翻譯方法
人們通常以“信、達、雅”作為衡量壹篇譯文好壞的標準,文言文的翻譯也是如此。好的譯文能夠將壹篇文章在另壹種語言環境中真實、完美地再現出來。如果將壹篇寓意深刻、很有文采的文章翻譯得幹巴生硬,或艱澀難懂,就沒有完全達到翻譯的目的,同時也歪曲了原作。可見,翻譯不僅是文言文綜合水平的體現,也反映出譯者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 “忠實原作、字字敲定、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是翻譯文言文時應遵循的總原則。具體來說,翻譯時要註意以下幾點:①補充省略的部分。原文中省略的部分,如謂語、主語、賓語等,要視情況補充完整。②調整語序。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裝句,如謂語前置、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等,都與現代漢語的語序不同,翻譯時應調整過來。③適當增減。有些文言文的語句,非常精練,言簡意豐,翻譯時應做適當擴充,以充分表達原文的意思。相反,有的文章為增加氣勢,強化效果,故意用壹串有同樣意思而說法不同的句子,這時,翻譯就要合並凝縮。此外,還要註意句子的語氣、句子間的關系、修辭手法等,翻譯時要完整貼切地表達出來。
4.多讀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多讀,尤其是反復誦讀。是學好文言文的法寶,脫離語言環境,幹巴巴地去記壹些語法規則是很難達到效果的,最好是在閱讀過程中,掌握詞語的用法及重要的語法現象。多讀可以鞏固加深課堂所學的知識,培養語感,以達到能夠熟練閱讀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放聲的反復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之壹,它可以使我們對文言文有豐富的感性知識。而且,古代的作品很講究內在的韻律和節奏,反復閱讀可以充分地領略古文的音樂美,增加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