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獨門兵器“馬牙刺”大揭秘
中國獨門兵器“馬牙刺”大揭秘,據說會這門功夫的人不超過3個。
據古籍記載以及大量的出土的古代兵器表明,古代應用於戰爭中中兵器有戈、戟、矛、殳、 斧、鉞、錘、錐、刀、劍、匕首等,而到了宋、元的時代,便有所謂“十八般武藝”之說,可是所謂的十八,只是泛泛壹說,宋人曾公亮《武經總要》記載,長桿鐵槍就有18種,另外長柄鐵刀有8種, 各種短兵器有17種,如手刀、蒺藜、鐵鞭、鐵鐧、鐵劍、大斧、烈鉆、鉤棒等等。如此可見,中國古代的兵器,要遠遠地超過了18種這個數。
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刃這才有了具體的記載,在明人謝肇制《五雜俎》卷五中,這樣寫道:何也十八般?壹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予、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壹鞭、十二簡、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鈀、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白打指的是拳術)。
其實,在我國冷兵器時代,少林寺保存有壹本武功圖書,關於兵器篇的記載,壹***有300多樣稀奇古怪的兵器,其中有壹種兵器名叫馬牙刺,這種兵器不僅造型獨特,而且練法稀奇,武林之中,更是鮮有人會使。馬牙刺屬於武術短器械。是少林的壹件奇門冷兵器由劍演化而來。長寬同劍,唯劍身兩刃成齒狀排列,形似鉅齒。刺朝柄,每側十二齒。
這種兵器,為何生就了壹個如此的古怪摸樣,這還得從它的來歷講起。古人在打仗的時候,如果步兵遇到了騎兵,這是萬分頭痛的事情,正所謂壹寸長壹寸強,騎兵騎著戰馬,飛沖而來,他的手裏還握著長刀巨矛,令手持短兵刃的步兵,除了被動的挨打,幾乎無法靠近。
可是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在實戰中,發明了多兵聯合多付騎兵的方法,即手持長槍大刀的步兵與騎兵纏鬥,而手持馬牙刺的步兵,猱身上前,揮動馬牙刺,壹刺下去,馬腿掉了,馬身上的騎兵立刻怪叫壹聲,從三腿馬的馬身上栽落到地下。
自然門的掌門人,武林大俠萬籟生先生,在他的《武術匯宗》裏,曾經有壹章專門寫過這種獨門兵器的練法:這種兵器,壹***有展、抹、抅、剁、劈、壓、刺、紮等技法,所有的招式***有8式:主要動作有:五雷訣起式、極目滄海、峰回路轉、金鳳掃地、浮雲遮日、卞莊刺虎,英雄獨步等招式。
萬籟生先生這樣說,這種兵刃的兩側呈現馬牙般的鋸齒形狀排列,故此得名馬牙刺,其齒按照十二個時辰,壹年二十四個節氣進行排列,在演練的時候,右手握住兵刃,而左手雞心拳,即中指特高,尋找敵人的破綻,用拳頭擊之。
如果將這種兵刃縮小,放在水裏使用,尤其便利,這種兵刃就被稱為分水鵝毛刺,馬牙刺演練時,身法夭矯,燈光下習之,不啻入刀山劍樹中也!馬牙刺的特點是,連環出擊,上打下封,令敵人防不勝防!厲害無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