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玉樓春·空園數日無芳信原文_翻譯及賞析

玉樓春·空園數日無芳信原文_翻譯及賞析

空園數日無芳信,惻惻殘寒猶未定。柳邊絲雨燕歸遲,花外小樓簾影靜。憑欄漸覺春光暝,悵望碧天帆去盡。滿堤芳草不成歸,斜日畫橋煙水冷。——清代·吳翌鳳《玉樓春·空園數日無芳信》 玉樓春·空園數日無芳信 空園數日無芳信,惻惻殘寒猶未定。柳邊絲雨燕歸遲,花外小樓簾影靜。

憑欄漸覺春光暝,悵望碧天帆去盡。滿堤芳草不成歸,斜日畫橋煙水冷。 婉約 , 寫景 , 寫人相思 譯文及註釋

譯文

空寂的園裏幾天不見春的音信,令人悲傷的春寒還沒有停。柳樹邊下著如絲的冷雨,使燕子歸來得很遲,花旁的小樓上,靜靜地垂著簾影。

憑依欄桿漸覺已到黃昏,我帳然地舉目遠望,只見碧空下消逝了帆影。芳草長滿了長堤,我卻欲歸不成;只見夕陽斜照畫橋,煙霧籠罩水面壹片淒冷。

創作背景 作者吳翌鳳長年在外為人作幕客,或以教書為生,老歸鄉裏(江蘇吳縣),以著書奉母度日。這首詞是歸鄉前抒發對故園的懷念之情。 賞析

該詞是壹首寫傷春、思歸的作品。詞中蘊含著無限傷感,流露出作者滿腹辛酸,這與詞人仕途乖蹇,長期流落異鄉是分不開的。

全詞以寫景為主,寓情於春日景物的描繪之中。開篇二句,寫初春景物和詞人的感受。“空園數日無芳信,惻惻殘寒猶未定。”嚴冬剛過,園中花草尚無萌發的動靜,所以說“無芳信”。第二句是寫作者的感受,“惻惻”是悲痛之意,“殘寒猶未定”是悲痛的緣由,“猶”字隱隱顯露出詞人盼春心切,對眼前的時令氣候厭倦不滿之意。“柳邊絲雨燕歸遲,花外小樓簾影靜。”但是,柳樹吐絲、春雨濛濛、燕子歸遲等等都預示著春天已經來臨。此時詞人應該心情舒暢了,但事實又不是那樣,“簾影靜”的壹個“靜”字,說明那深居樓中的人並無心欣賞春景春色,簾影不動,氣氛顯得格外沈悶寂靜,含蓄地道出樓中人,或者就是作者自己憂心忡忡,似乎有難言的苦衷。

吳翌鳳(1742~1819)清著名藏書家。字伊仲,號枚庵、壹作眉庵,別號古歡堂主人,初名鳳鳴,祖籍安徽休寧,僑居吳郡槐樹街(今蘇州),藏書家吳銓後裔。所著《遜誌堂雜抄》10卷,系其讀史筆記,內容多方涉及歷代藏書、刻書史實,足資研究藏書史參考。另著有《懷舊集》20卷、《卯須集》20卷、《吳梅村詩集箋註》20卷、《與稽齋叢稿》31卷、《東窗叢錄》5卷等。輯有《國朝文征》40卷。

吳翌鳳

秦樓東風裏,燕子還來尋舊壘。余寒猶峭,紅日薄侵羅綺。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輕窣黃金蕊。鶯囀上林,魚遊春水。幾曲闌幹遍倚,又是壹番新桃李。佳人應怪歸遲,梅妝淚洗。鳳簫聲絕沈孤雁,望斷清波無雙鯉。雲山萬重,寸心千裏。——宋代·佚名《魚遊春水·秦樓東風裏》

魚遊春水·秦樓東風裏

秦樓東風裏,燕子還來尋舊壘。余寒猶峭,紅日薄侵羅綺。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輕窣黃金蕊。鶯囀上林,魚遊春水。

幾曲闌幹遍倚,又是壹番新桃李。佳人應怪歸遲,梅妝淚洗。鳳簫聲絕沈孤雁,望斷清波無雙鯉。雲山萬重,寸心千裏。 婉約 , 閨怨 , 春天思念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水沈 壹作 水沈)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宋代·蘇軾《阮郎歸·初夏》

阮郎歸·初夏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水沈 壹作 水沈)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婉約 , 閨怨 , 夏天寫景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燕辭歸、客尚淹留。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系行舟。——宋代·吳文英《唐多令·惜別》

唐多令·惜別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燕辭歸、客尚淹留。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系行舟。 宋詞三百首 , 宋詞精選 , 婉約 , 羈旅 , 孤獨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