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裏杜鵑位於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和黔西縣交界處,以長達百裏之多杜鵑森林覆蓋而得名,它是目前世界上已探明最大原始杜鵑森林,全國5A級景區。下轄有普底、金坡、仁和、大水四個少數民族鄉,鵬程和嘎木兩個管轄區,總面積達125.8平方公裏。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位於東經105 45'28" 106 04'31",北緯27 09'44" 27 17′19",由於緯度低,屬於亞熱帶溫暖濕潤氣候,百裏杜鵑壹年四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常年平均氣溫在11.8 。景區杜鵑品種達41種,花色多樣、千姿百態。每年農歷二三月份杜鵑花成片盛開爭奇鬥艷,引來大批遊客駐足觀賞。原始杜鵑花海,浪漫民俗風情,避暑 養生 天堂,超大天然氧吧構成了世界上獨壹無二的花園聖地。
除了漫山遍野的杜鵑花以外,百裏杜鵑還有許許多多豐富的 旅遊 資源。下面帶大家了解壹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 旅遊 資源。
壹、民族服飾
彜族服飾: 號稱是“穿在身上的 歷史 ”,彜族人民文化傳承傳播的壹種重要形式,服飾底布都以黑色主,黑色是其服飾的生命色。男子多以黑白色彩為主,彰顯彜族男子的粗曠、剛勁和勇猛;對於未婚女子服飾多以紅、白為主,色彩艷麗,秀麗纖美,展示少女的青春活力、俏皮可愛;已婚婦女和老人則以藍、黑為主,花秀素雅,端莊大方。男裝女裝同有花紋花邊,有著獨特的審美和濃厚的地方色彩,生活氣息明顯,充分體現彜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
二、特產 美食
坨坨肉: 為尊貴重要的客人而制,彜家有好酒,好酒要配好菜。坨坨肉做法精簡,選用自家養殖的牛、羊、豬新鮮宰殺,肉切成坨狀加入生姜冷水下鍋煮,煮熟撈出拌辣椒面、花椒面、鹽、蒜末、木姜子等佐料即可食用。這種簡單的吃法體現了當地人極簡隨性的生活方式。
黃粑: 是壹種風味小吃,當地人家家戶戶都會做,逢年過節餐桌上必不可少的 美食 。是壹種用糯米或玉米面與黃豆漿混合,加入白糖和黃糖,用風幹的玉米葉泡水揉軟後包裹成坨狀,上鍋蒸熟。剛出鍋的黃粑香味撲鼻、口感軟糯散發著谷物的芬芳。黃粑的食用方法非常簡單,無論蒸、煎、炸、烤都十分美味,後期經過發展還出現了用五谷雜糧代替糯米的黃粑。黃粑展現了當地人對 美食 的執著追求,以及食物儲存的智慧。
臭豆腐: 在大方臭豆腐十分有名,當地豆腐 美食 多種多樣,例如水豆腐、渣豆腐、柴烤豆腐、糍粑豆腐、手撕豆腐等。大方臭豆腐雖說叫臭豆腐,但壹點也不臭,豆腐反倒呈現另壹番風味。據說是在當時,壹家豆腐作坊由於頭天制作的豆腐過多沒有賣出,等到第三天拿出來賣時,豆腐上長了毛,還發出特殊的臭味,品嘗起來又香又臭,深得當地人青睞。
漆器: 彜族的餐具由木器和漆器結合,漆器又分皮制漆器和木制漆器,木制漆器選料十分講究,以杜鵑樹和樺樹最多,杜鵑樹木因其木質細膩,纖絲交錯,做漆具不易開裂是最佳木漆原材料,漆器壹般有黑、黃、紅三種較為典型的顏色。常被制作成鷹爪杯、牛角杯、羊角杯等飲酒器具。
三、節慶節日
彜族火把節: 火把節又稱火草節,彜族傳統重要節日之壹。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這天舉行慶祝,白天村民們進行鬥牛、跑馬、摔跤等活動,便於促進鄰裏關系,學習溝通,交流 情感 。夜裏就在村寨周邊、田坎等地方燃起篝火或手持火把走村竄寨,在田間簡單舉行捕殺害蟲儀式。該節日與火有著密切關系,表達彜族人民對自然的崇拜。
插花節: 每年農歷二月初八,杜鵑盛開時節,家家戶戶上山采摘杜鵑花,插在房門等重要地方,表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滿族頒金節: 頒金為滿語表示“出生”、“創造”的意思,於每年農歷十月十三日舉行。當天滿族人民聚在壹起,舉行踩高蹺、射箭、磨磨秋、捉泥鰍等活動。充分體現滿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
苗族米花節: 米花節是當地苗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七月十六、十七、十八舉行慶祝,是由舊時的祭米花發展而來,到如今逐漸演變成男女談情說愛的節日。當天活動內容主要有蘆笙舞蹈、多聲部苗歌、祭祀等活動形式。把苗族人民的多才多藝展現得淋漓盡致。
白族三月三: 每年農歷三月初三,百裏杜鵑白族同胞們身著正裝,匯聚於小橋新村白族文化廣場歡度白族傳統節日“團圓節”。當天白家人殺豬宰羊,齊聚白龍巖腳,舉行祭奠儀式,眾人聚餐商議族事,交流感情。舉行 體育 競技活動“扭扁擔”、“踩高蹺”、“鬥雞”等。
四、神話傳說
醉九牛傳說: 相傳水西土司奢香夫人為保西南邊境安全,每年向朱元璋進見貢品,貢品都為當地稀有特產和珍貴物資。其中就包括九頭水西土牛,奇怪的是九頭牛經過此地時,被美麗的杜鵑花所吸引,怎麽也不走了沈醉於此。奢香就把此事向朱元璋稟報,朱元璋得知後便說,那就把那裏叫“醉九牛”。
千年壹吻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當地有兩姐妹阿蘇、阿芝是當地名醫,因為交通不便,兩姐妹常年行走在崎嶇的山路,走村竄寨,為當地村民看病開藥,由於多年的辛苦勞累,長途跋涉。姐姐阿蘇病逝,妹妹將其安葬於杜鵑花山壹角。姐姐臨死前告訴妹妹,壹定要繼續她們的使命行醫救人,妹妹銘記在心。多年後妹妹也去世,村民們為表感激,便決定將妹妹和姐姐安葬在壹起。多年後姐姐和妹妹的墳墓慢慢變成了兩座石巖;並且從兩邊突起壹角,就像兩個嘴巴相對,當地人稱“對嘴巖”。村民們每走過此,便說道妳看兩姐妹又在說悄悄話,後因 旅遊 發展改名為“千年壹吻”。
五、民族信仰
祭花神: 在當地每年三月二十八日這天,當地就會舉行祭花神,彜文古籍《祭花經》記載,古時混沌初開、江河橫溢、山川混亂。天神吱嘎阿魯疏通江河,趕山歸位,他趕了壹座大山置於天的南邊。取名“白那”(現今九龍山)他站在山上瞭望,發現南方山下地勢開闊植物缺少,於是就到天上的百花宮抓了樹木和花草種子播撒,兩三年間這裏植被茂密,開出美麗的杜鵑花。從此風調雨順,彜民們過上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彜家兒女信奉萬物有靈,認為花神庇佑,便自發舉行祭花神。祭花神分四個步奏,“請花神”由當地德高望重的布摩(祭師)設席焚香、祈福誦經,經文主要大意為祈福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來年豐收;“祭花神”獻牲開祭,殺雞、宰羊、殺豬;“跳花神”獻歌舞(鈴鐺舞、拜香舞);“送花神”是整個儀式的最後壹步。祭花神儀式表達了彜族人民對自然的崇拜和感恩之情。
百裏杜鵑是高原上壹顆迷人的星星,向外界展示其美麗氣質的壹面,吸引越來越多人的目光。歡迎四方朋友前來做客。
更多 旅遊 資訊、 旅遊 行程攻略,請私聊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