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儒家文化是由孔子創立,孟子和荀子加以發揚光大,經董仲舒和朱熹等人不斷擴展充實,被漢以後歷代統治者奉為正宗的壹個學派。
孔子是春秋末期大思想家,被歷代統治者尊為“至聖先師”。其哲學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張“克己復禮為仁”,仁者“愛人”,並把“恭、寬、信、敏、惠”作為仁的內容,主張“見利思義”。在天道觀上,雖言天命可畏,但又重視人事,強調人為。在認識論上,他提出了“知”、“行”、“學”、“思”等範疇,開辟了認識論的新領域。孔子壹生致力於推行其政治主張,並從事教育和整理古籍等工作。他逝世後,其弟子將其觀點編成《論語》。孔子是位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世界文化名人。
戰國時期的孟子以孔子的繼承人自居,被後世尊為“亞聖”。孟子從右邊發揮孔子的學說,賦予天以道德屬性,以心、性解天。孟子主張“性善論”,推行“王道”,反對“霸道”。在認識論上,提出了“不慮而知”、“不學而能”的“良知良能”說。經孟子的發展,儒家學說更加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