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武德四年(621)在此設鄞州州治以來,曾為鄮縣、鄞縣、明州、慶元府、慶元路、明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為避國號諱,取“海定則波寧”之意,將原明州府改為寧波府,寧波遂成為城市名。
寧波有著良好的工業基礎,已形成經輕工機械、石油化工和電力工業為主體,電子、醫藥、冶金等行業協調發展的工業體系。骨木鑲嵌、寧式家具、金銀彩繡等傳統工藝品風格獨特。是國家商品祿、商品棉的重要產區。經濟作物種類多,草席、貝母、水蜜桃、金柑、楊梅、幹菜筍為著名土特產。海產品豐富。
寧波早在唐代就與朝鮮、日本和東南亞各地有商船廠往來,北宋時期是全國三大對外貿易港口之壹。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後辟為通商口岸。現在的寧波港由北侖港、鎮海港、寧波老港三大港區組成,其中北侖港,航道水深15米以上,可通航12萬噸至15萬噸級的船廠舶。寧波港***有500噸到25萬噸泊位59個,年綜合設計吞吐能力為5000萬余噸。有寧波到橫濱、神戶和寧波到香港等地的定期雜貨、集裝箱班輪。現已成為中國四大國際中轉港之壹。寧波櫟社國際機場,可直飛國內各訂城市。
杭甬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位於北侖港沿岸縱橫達70公裏的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投資與興辦實業的良好區域,是浙江省和寧波市能源、原材料工業的重要基地,也是國家重點投資發展電力、石化、鋼鐵、建材等大型能源、原材料項目及與之相配套的基礎工業和加工工業地區,美國協和集團、日本日積株式會社、日本三井集團、泰國TCC宇宙股份公司、泰國正大集團、香港中策投資有限公司和中信公司等壹批國際、國內享有盛名的大型跨國集團在北侖港沿岸投入巨資,興建了壹大批跨世紀工程。
寧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壹。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壹百多處。有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的河姆渡文化遺址;有中國青瓷恨源地之壹的上林湖古越窯遺址;有唐代它山堰水利工程;有建於1561至1566年的天壹閣,它是中國現存歷史最久的藏書書樓之壹,收藏古籍30多萬卷,其中珍版善本就有8萬多卷;有近千年歷史的保國寺,是我國江南現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木結構建築,其屋頂、梁架、鬥拱、藻井、柱子、全靠鬥拱銜接承托,層層交錯榫接,不用壹釘;有珍藏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的阿育王寺;有日本佛教現曹洞宗的祖庭天童寺;還有煙波浩渺的東錢湖,風景秀麗的奉化溪口、雪竇山、千丈巖,寧海南溪溫泉和鎮海招寶山等,遊覽勝跡眾多。
廈門由廈門島、鼓浪嶼、內陸九龍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區以及同安等組成,陸地面積1565.09多平方公裏,海域面積300多平方公裏。是壹個國際性海港風景城市。
廈門的主體——廈門島南北長13.7公裏,東西寬12.5公裏,面積約128.14平方公裏,是福建省第四大島嶼。廈門港是壹個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線蜿蜒曲折,全長234公裏,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歷史上就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
廈門的:廈門是中國最早的四個經濟特區之壹,它是閩南、贛南、湘南的東向出海口,將發展成為環太平洋的國際性海港。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廈門是壹座風姿綽約的“海上花園”。島、礁、巖、寺、花、木相互映襯,僑鄉風情、閩臺習俗、海濱美食、異國建築融為壹體,四季如春的氣候更為海的魅力錦上添花。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可以說這裏是全國環境最好的城市之壹。海水環繞、沙灘廣闊、陽光和煦,由於生態環境良好,廈門的空氣清新,棲息著成千上萬的白鷺,形成了廈門獨特的自然景觀,又因為廈門的地形就像壹只白鷺,它因此被人稱為“鷺島”;除了自然風光優美,廈門的城市環境也非常整潔,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城市。
廈門還是壹個著名的僑鄉,在海外的廈門籍華僑、華人有38萬人之多,華僑也為廈門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其實有個城市的好壞``關鍵是妳住不住的慣 吃不吃的慣
各有各人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