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失語癥的辨證用藥方法是什麽?

失語癥的辨證用藥方法是什麽?

(1)風痰血瘀

【辨證要點】半身不遂,舌歪,舌強,麻木,頭暈,舌暗,舌苔薄白。

[治療]活血化瘀,化痰通絡。

[處方]化痰通絡湯:半夏6g,茯苓10g,白術6g,膽南星6g,天竺黃6g,天麻9g,香附10g,丹參15g,大黃5g。

方中半夏、茯苓、白術健脾化濕;膽南星和天竺黃清痰清熱;天麻平肝熄風;香附疏肝理氣,理氣順氣,助運脾化濕;配合丹參活血化瘀;大黃瀉腑涼血,防止腑實。大黃的用量要清淡。血瘀重,舌紫或有瘀斑,加桃仁、紅花、赤芍活血化瘀;舌苔黃膩易激惹者,加黃芩、梔子清熱瀉火。頭暈頭痛,加菊花、夏枯草平肝熄風。風痰互結,瘀血阻滯,久而久之易由陽轉熱,所以臨床用藥不宜過溫過燥,以免扶熱引火。

(2)肝陽上亢,風火失調。

【辨證要點】半身不遂,偏側麻木,舌強或無聲,或歪舌,頭暈頭痛,面紅目赤,口苦咽幹,心煩易怒,尿赤便幹,舌紅或絳,舌苔薄黃,脈強。

[治療]甘萍瀉火通絡。

[處方]天麻鉤藤飲:天麻10g、鉤藤15g、梔子10g、石決明15g、牛膝10g、黃芩6g、夏枯草12g。

天麻、鉤藤平肝熄風,石決明平肝抑陽降火,牛膝下血,黃芩、梔子、夏枯草清肝。頭暈頭痛者,加入菊花和桑葉;易怒者加牡丹皮、白芍;大便幹結便秘加大黃。若癥狀表現為神思恍惚,則風火擾清竅,中脈轉化為中臟腑,可合服牛黃清心丸或安宮牛黃丸,開竅醒神。若風邪火迫血上行,可用涼血降逆。

(3)痰熱腑實,風痰擾。

【辨證要點】半身不遂,舌口歪斜,言語不暢或無語,壹側肢體麻木,腹脹,便秘或痰多,舌質暗紅或暗沈,苔黃或膩,偏癱側脈滑或滑大。

【治療】化痰通腑。

[處方]星蔞承氣湯:生大黃5g,芒硝5g,瓜蔞10g,膽南星6g。

方中生大黃、芒硝清胃、通腑、清熱;瓜蔞、膽南星清熱化痰,可加入丹參活血通絡。

舌苔黃膩、脈滑、便秘是該證的三大特點。熱性明顯者,加梔子、黃芩;年老體弱、津液不足者加生地、麥冬、玄參。如果大便多日未解,痰熱蘊結甚至會導致煩躁、失眠、譫妄,這是濁氣不降,氣血上運,犯於腦竅的證候,這是中臟腑的證候。正確掌握和運用下法是治療本病的關鍵。針對該證腑氣不通,采用化痰通腑法。首先,它可以通腑化瘀通絡,應用氣血,進壹步改善偏癱。二是能消除胃腸道痰熱郁結,使濁邪不擾神,氣血紊亂得以糾正,達到防閉脫的目的;第三,可以急救陰,防止陰被內搶,陽被外脫。

(四)氣虛血瘀

【辨證要點】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嘴角流涎,言語不暢或無語,壹側麻木,面色蒼白,氣短乏力,自汗,心悸,大便溏薄,手足腫脹,舌質暗沈,舌苔薄白或膩,脈細或細。

【治療】益氣活血,扶正祛邪。

[處方]補陽還五湯:黃芪30g,當歸10g,赤芍10g,川芎10g,桃仁6g,紅花6g,地龍10g。

本方以黃芪益氣,加當歸養血,加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地龍活血化瘀、通絡。此方也適用於治療恢復期和後遺癥。氣虛明顯者,加黨參、太子參,益氣通絡;若言語不利,加遠誌、石菖蒲、郁金化痰開竅;心悸、喘息,加桂枝、炙甘草溫經通陽;肢體麻木加木瓜、伸筋草、防己舒筋活絡;若忽略上肢,則加桂枝通絡;加入續斷、桑寄生、杜仲、牛膝,使下肢無力的患者筋骨強健;小便失禁,加桑螵蛸、益智仁溫腎固澀;對於血瘀嚴重的患者,可選用莪術、水蛭、大葉黃楊、雞血藤等藥物。已添加。如果急性期氣虛兼血瘀,建議不要過早重用黃芪,以免助熱上火,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