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禮文化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生活當中,作為道德準則對人們的素質修養起了重要作用。說到禮,不得不提儒家經典三禮,三禮是指《周禮》、《儀禮》、《禮記》,表達的是禮儀、禮節教育,各種社會禮儀理論和禮儀制度的總和,是古代非常重要的道德制度典範。
《周禮》是三禮之首,為周公旦所著,主要記載古代政治、文化、經濟等制度,包含了周王朝以及各個諸侯國的制度,從儒家的政治角度考察國家制度。西周是禮樂文化的形成時期,為了政治上維護宗周統治的分封制,周公旦進行全面的創新,將禮樂大規模整理,建立了完善的禮樂制度,把起居、祭祀等方面都放進禮的範圍。涉及的內容非常豐富,有著很重要的史料價值。西周的禮樂制度是統治者等級制度的政治準則和道德規範總稱,隨後發展成為別貴賤的等級規則,禮樂制度形成了西周的獨特文化。《周禮》之所以能成為儒家經典之壹,是因為在設計禮樂制度背後有著社會正義原則。
《儀禮》是中國古代禮儀最完備的書,講述古代貴族生活的各種禮節儀式,有明顯的階級之別。古代王朝非常重視禮制,每個朝代都會制定壹套禮儀,禮制對鞏固等級,階級對立的秩序起到很大的作用。通過《儀禮》可以了解貴族生活的禮節,以及還保留著遠古禮俗,對古代封建制社會有著更具體的認識。《儀禮》是研究古代社會生活的重要史料之壹,內容可靠,有很高的學術價值。還保存了豐富的語匯,對文獻學和語言學提供了史料。《儀禮》是封建宗法制的理論形態,把握這古代的特質,記載的禮制對後世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禮記》主要記載先秦的禮制,對民間行為規範和國家制度的闡述,包括有社會、宗教、政治等方面,是儒家思想和古代社會制度的重要著作。大量記載禮俗、教化、家教、尊老、服飾等古代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禮記》在儒家經典中占有重要位置,非常全面、系統講解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完整反映出了先秦時期的社會文化背景,還對家庭成員之間的行為規範作出了解讀,形成獨特的家庭規範。《禮記》從多個角度講述了儒家的禮樂文化精神以及意義,體現了儒家的政治和倫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