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魯迅的故鄉》壹書簡介

《魯迅的故鄉》壹書簡介

故鄉是現代作家魯迅在1921寫的短篇小說。小說以“我”回鄉這壹活動為線索,按照“回老家”——“留在老家”——“離開老家”的情節安排,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記、所感,著重描寫了潤土、楊二嫂子等人物,從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同時深刻指出由於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勞動群眾受到精神束縛,導致純粹人性的扭曲和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隔閡,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強烈不滿和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

時代背景:

辛亥革命後,封建王朝的專制政權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軍閥和地主階級官僚的統治。帝國主義不僅操縱了中國的金融和經濟命脈,還操縱了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由於這種雙重壓迫,中國廣大人民,特別是中國的農民日益貧困,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沒有政治權利。

作者在1919年回鄉期間,耳聞目睹了中國滿目瘡痍的農村的殘酷現實,在這個風雨飄搖的社會中尋求30多年的人生經驗,於是不失希望地寫下了這部悲涼陰郁的小說。

創作過程:

作者魯迅於1898第壹次離開家鄉紹興,“想走壹條不同的路,逃離壹個不同的地方,尋求不同的人”(《自序》)。1919 65438+2月,他最後壹次回紹興老家接母親等人去北京生活。從魯迅的日記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他回鄉的過程:1965438+2009年9月,魯迅賣掉了紹興的老房子,加了點錢,買下了北京西城新街口附近的八道灣公館。11年6月裝修完成,6月21日“早上和二哥壹家搬進八道彎房子”。26日,魯迅寫了《請回本省》。65438+2月1,我離開了北京,回了老家。4號晚上到了紹興市區,也就是坐轎子回家。我在我的家鄉呆了大約二十天。65438+2月24日“下午送了兩條船,帶著母親、三個兄弟和他們的家人,帶著行李去紹興”。29日中午抵達北京,“下午到家”。往返大概29天。《故鄉》的故事就是基於這樣的生活經歷。然而這只是觸發故事的點,但作品真正反映的是更廣泛更深刻的社會背景。

家鄉寫在1921 1。最早發表在《新青年》雜誌第9卷第1期,後被作者收入小說集《吶喊》。

魯迅(1881九月二十五日-1936 10十月19),原名周章壽,後改名,字玉山,後改為育才,“魯迅”是他的1919。著名作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論說:“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藝術理論介紹、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整理研究等諸多領域都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對“五四”以後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世界文壇上,尤其是在韓國和日本思想文化領域享有盛譽。他被譽為“20世紀在東亞文化版圖上占據最大版圖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