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關於外星飛碟的記錄
現在我們可以確信的是,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記錄不明飛行物現象的國家之壹。除民間傳說外,大量有關不明飛行物的記載散見在各種古籍中。 早在三四千年前,我國就有“飛車”的傳說,以後又有“赤龍”、“車輪”、“甕”、“盂”等酷似現代目擊者對此種現象的描述或比喻。 除了民間的傳說外,在古籍中也有大量的記載,如《莊子》、《拾遺篇》、《夢溪筆談》、《禦撰通鑒綱目》、《二十四史》、《山海經》等。此外在許多地方誌中,對這類奇聞異象有極為豐富的實錄。《晉陽秋》書載:“有星赤而芒角,由東北西南投於亮營。三投,再還,往大,還小、俄而亮卒。”在<三國誌》的裴松之的註中、鄭樵的《通誌略》、馬瑞臨的<文獻通考》中都有類似的記載。這是公元234年秋天的事,西北五丈原地區的天空中出現壹顆發射紅光,來去自由的“星”,它三來三往,從東北向西南,以後使消失了。如果是星,它不可能“三投再還”,也不可能“往大,還小”。從記載中,它能自由飛行,很像是飛碟。 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在他的科學名著《夢溪筆談》中還記載了這樣壹件事:“嘉佑中,揚州有壹珠甚大,天晦多見,初出於天長縣陂澤中,後轉入榮社湖,又後乃在新開湖中,凡十余年。居民行人常常見之。余友人書齋在湖上,壹夜忽見其珠甚近,初徽開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橫壹金錢。俄頃忽張亮,其大如半席,殼中白光如銀,珠大加拳,燦然不可正視,十余裏間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遠處但見天赤如野火,倏然遠去,其行如飛,浮於波中,杳杳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色不類月,熒熒有芒焰,殆類日光。崔伯易曾為明珠賦,伯易高郵人,蓋常見之,近歲不復出,不知所往。樊良鎮正當珠往來處,行人至此往往維船數宵以待現,名其享為玩珠。”’記載此事的是壹位科學家,給他提供情況的是他的好友,好友就在蚌所在的湖邊,當不是杜撰。珠發白光,光亮使天發紅,把十余裏之間的林木都照得清清楚楚,可見其亮度很高,它的速度很快,“其行如飛”,“倏然遠去”,從記載看,這個能發光,能飛行的珠不就像足壹輪飛碟麽? 宋朝大詩人蘇軾在鎮江金山也曾見到過不明飛行物。這壹天他遊 金山,寺僧仰慕他的詩名,留宿寺中。這壹夜二更天,東坡尚未入睡,只 見壹個光亮的物體在江心降落,並發生光焰,他用詩記錄了這個奇觀:“是時江月初生魄,二重月落光深黑。江心似有炮火明,飛焰照天棲鳥驚。悵然歸臥心莫讓,非鬼非人竟何物?’詩寫完了,作者又加了個註:“是夜所見如此。”說明不是虛構,而是實見。 《竹溪縣誌》中曾記載壹次飛行物墜地的事。那是同治元年,即公元1862年農歷八月十九日夜,這壹夜“東北有星火如月,色似爐鐵,人不能仰視,初出聲則淒淒然,光芒閃爍。頃之,向北壹瀉數丈,欲墜復止,讓輒動搖,直至半空忽然銀瓶乍破,頃出萬外明珠,繽紛滿天,五色俱備,離地丈余沒,沒後猶覺余震散彩,屋瓦皆明。”這個飛行物溫度極高,極為光亮,使人不能仰視,後來“銀瓶乍破,傾出萬覦明珠”,似乎顯爆炸了。 湖北《松滋縣誌》記載了清代光緒六年即公元1880年覃某的奇遇。“西巖嘴覃某,田家子也。光緒六年五月初八日,晨起,信步往屋後山林,見叢林間有壹物:光彩異常,五色鮮艷,即往撲之,忽覺身自飄舉,若在雲端,耳邊颯颯有聲,精神倍昧,身體不能自由,忽然由高墜下,乃壹峻嶺也。覃某如夢方醒,驚駭非常,移時來壹樵者,詢之,答曰:‘余湖北松滋人也。’樵者咤日:‘子胡為乎來哉,此貴州境也,去爾外千余裏矣.’指其途徑下山。覃丐而歸,抵家已逾十八日矣。究不知所為何物籲,異矣。”這個物體有光彩,能使覃某飛入雲端,它的速度極快,使人感到“颯颯有聲”。覃某因撲這個物體,遭到了報復。覃某不識此為何物,從記載看,似乎是有意識的。 1892年前後,南京的市民們蜂擁在朱雀橋邊,萬眾仰頭觀看空中的飛行物。畫家吳友如目睹了這個動人情景,畫了壹幅畫,畫上是朱雀橋壹角,萬眾擠擠,有的仰望率中,有的互相談論,有的則發著驚嘆。天上壹角有壹圓球,閃閃發光。畫家在圖上還題記:“九月二十八日晚間八點,時金陵地南隅忽見火球團,自西向東,形如巨卵,色紅而無光,飄蕩半空其行甚級。”“約壹炊許,漸遠漸滅。”從記載看,這個飛行物速度不快,溫度也不高,因此人們舉頭仰視,看得很清楚,它停留的時間也比較長,約有壹頓飯時間。有文有畫,描述生動逼真,當是可信的。 清代畫家吳有如晚年作品,有壹赤焰騰空圖,畫面是南京朱雀橋上行人如雲,皆在仰目天空,爭相觀看壹團團熠熠火焰。畫家在畫面上方題記寫到: ‘九月二十八日,晚間八點鐘時,金陵(今南京市)城南,偶忽見火毯(即球)壹團,自西向東,型如巨卵,色紅而無光,飄蕩半空,其行甚緩。維時浮雲蔽空,天色昏暗。舉頭仰視,甚覺分明,立朱雀橋上,翹首踮足者不下數百人。約壹炊許漸遠漸減。有謂流星過境者,然星之馳也,瞬息即杳。此球自近而遠,自有而無,甚屬濡滯,則非星馳可知。有謂兒童放天燈者,是夜風暴向北吹,此球轉向東去,則非天登又可知。眾口紛紛,窮於推測。有壹叟雲,是物初起時微覺有聲,非靜聽不覺也,系由南門外騰越而來者。嘻,異矣!’ 另有陽百壹居士所著?壺雲錄?壹書,亦記載揚州上空出現的奇異現象: ‘丁醜歲七月十七日,揚州壹士子夜讀,忽北首墻上,光明若晝,以為鄰人失慎重,急趨出視之,則天半有壹紅球,大如車輪,華彩四射,流於雲端,隱約有聲,余光越三刻,始斂盡焉。次日,通城轟傳,所見皆壹,是夜,秦郵甓社湖中光更朗,若自南直駛西北,後亦無所征驗雲’。‘蘇城於七月十六日,有火光壹道,大若車輪,自東而西,如星之隕,如電之擎,露露有聲,門外居民悉見之’。 乾隆年間廣東“潮州府誌”記載,明神宗萬歷五年十二月初三夜,尾星旋轉如輪,焰照天,逾時乃滅。 此記錄為典型的古代螺旋狀飛行器的記載,這些記錄對壹些人把螺旋狀飛行器僅看作是現代才有,甚至於把此種現象推論為是人造衛星火箭殘骸下落的解釋的強有力的否定證據,今日人們所見的螺旋狀飛行器形狀在古人的記錄中是“尾星旋轉如輪”,而類似的記載還有許多。 從上述記載看,中國古代確實有壹種不明飛行物光臨過。這種飛行物有的發白光,有的發紅光,有的快如星火,有的則緩緩而行,它們各有不同的特點。但是,這些飛行物有壹個***同的特點,就是發出光亮,來去自由。 主張UFO訪問過古代中國的學者認為,這些記載中的飛行物就是飛碟。《竹溪縣誌》中記載的是壹次飛碟“墜毀事件”,因為從記載看飛行物能倏忽而過,而“欲墜則止”,這個高速物體有很高的靈敏度,後來出了故障,變得搖搖晃晃,終於有意識地加以摧毀。 有些研究者還認為,《松滋縣誌》記載的覃某被不明飛行物帶到貴州的事件是飛碟人被發現以後的報復行為或保密行為,與近代壹些接觸飛碟的人們遭劫持的情況極為相似。 但有些學者認為,中國古籍中的這些記載是轉輾傳聞的故事,記載又十分簡單,不足為信,可能是壹些道聽途說的奇事軼聞,經過誇張、編造。有些研究者則認為,這可能是古人記下的還不清楚的自然現象,它們能發光,能飛行,被現代人誤認為是飛碟。 這些古籍記載的飛行物究竟是什麽? UFO究竟訪問過古代中國嗎?這個謎只有在現代的飛碟之謎揭開以後才能給予可信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