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論渭北的方衡寫作

論渭北的方衡寫作

歷來有爭論說,魏碑所見的方筆,是刀工隨意刻的,還是墨原刻的。從書法史和文字演變出發,提出了隸書、魏碑、唐凱橫畫的收筆規律,揭示了魏碑的書寫方法。現在這個研究成果公之於眾,是為了教正統。讓我們互相了解壹下。

壹、方筆墨和刀。

文獻是學術研究的基礎。書法的學習壹定要細致,要有充分的證據。盧輔聖曾經說過壹句非常中肯的話:“有些學者搞了壹輩子研究,他們的整個研究都因為關鍵的文獻沒有看到而變成了空中閣樓。”1

2010年夏天,筆者去敦煌進行文化藝術考察。在敦煌藏經洞的展覽室裏,他看到了墨跡未幹的《論語·第二卷?鄭玄《墨墨筆記》,這部作品雖然沒有編年,但從隸書向楷書的過渡來看,是南北朝時期書法中特色顯著的。

論語卷二?鄭玄註“墨跡,刻度大小類似於16紙,17豎行,大字占1行,兩行小字占壹行,* * *約600字。這種墨的特點是楷書無官意,應該是文人所寫,而且是南北書法風格的結合,大字小字,方筆圓筆的結合。

這幅寫在紙上的墨,和《龍門二十畫》(石刻)、高昌磚記(寫在磚上的墨)壹樣,有壹個用筆特點:許多筆畫起筆收筆都是方棱銳角,轉折處折角斜折。這是純粹的渭北方筆。說明寫棱角分明的字是毛筆本身的作用,是書法家通過壹定的技法寫出像刀雕壹樣的書法的能力。它雄辯地證明了方筆的寫作是畫筆本身的功能。

近三百年來,“手書”理論壹直是書法家們爭論的焦點。因為我們沒有找到魏碑的墨跡,也無法用毛筆再現魏碑的豪爽風格,甚至有人認為魏碑方筆是刀工。隨著考古和歷史文獻的發現,特別是敦煌墨的發現,漢簡帛書墨的發現,為書刻研究提供了準確的時間、空間和方位,為碑刻研究打開了大門。因此,我們必須用新的文獻和新的視角重新審視過去的結論。王郁池先生曾經提出過壹個重要的結論。他認為“古人大概是用了壹種簡單易行的書寫方法,自然寫出了石那樣刀雕般的書寫效果,但這種方法早已失傳了。”所以,發掘失傳的筆法,是還原魏碑本來面目的關鍵。

第二,刀工忠於原著。

歷史上對魏碑書法風格的批評很多。主要原因是,方筆的碑文是由雕刻師隨意雕刻的,這不是書法的真實面貌。比如,為了省事,把壹支圓筆剪了,就經常改成方折。認為龍門雕像的人物給人的印象是方駿挺拔,但刻板棱角分明,其方筆應該是雕刻師造成的。

書法優劣不言而喻,篆刻水平參差不齊。這塊碑刻出來已經有幾千年了。為什麽魏碑的書法風格只在那個歷史階段流傳?華仁德曰:“隨北魏滅亡而消失?前後流行了四十年,然後沈寂了壹千年。為什麽工匠們幾千年都沒有雕刻過方筆?

刻碑是書法藝術與雕刻技藝相結合的技藝。它要求把原作的筆和刻石(木)的刀結合起來,刀痕正好表現了筆墨,這樣雕刻就形神兼備了。由於刻制和拓片技術的高超,其拓片壹直被認為“不如真跡”。馬子雲是銘文專家。他在《銘文概論及銘文辨析》中說,“據壹位篆刻家說,如果妳能用原墨刻,就能刻出文字95%的精神。”四

沙孟海先生認為,壹個好的雕刻師,“雕刻,用刀雕刻,自然是圓通的。如果很難保持毛筆圓潤,保持毛筆的後傾和柔軟細膩就特別難。”五

按照沙老的雕刻標準,第壹尊龔平的雕像應該是壹位大師書寫和雕刻的傑作。這塊碑的書法筆法都很傳神。方筆的挺拔、渾圓之筆靈動圓潤,連點都刻著深情,如避、望、仰、意、省、方圓、直、大、密、奇、靈,無不再現了寫手的技術情懷、文筆風格和精神。

孫伯翔先生認為,“雕刻師只能雕刻表面,卻永遠不能雕刻側面的東西。石雕像的側面有厚厚的東西,那種厚重的刻字是無法替代的。朱壹章絕對是書法大師,我敢肯定。”六

第三,方筆的筆法失傳了。

我在80年代編《北魏書法大辭典》的時候,註意到東魏、西魏和前北魏的書法風格完全不同。從代表時代特征的北魏渾厚的洛陽體,到東西魏、北齊、北周,書法風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漢末字體演變,隸書、隸書、楷書有序流通,隸書相關。進入北魏,渭北楷書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康有為稱贊魏碑的“十美”:“豪放有力,氣象渾成,筆法跳躍,點畫厚重,姿態奇特,精神飛揚,意趣盎然,古法精深,結構自然,肉身豐滿。”八

東魏西魏書法發生了奇怪的變化。失去了北魏自然、剛毅、莊重的特點,出現了隸書的筆畫,真跡和隸書混雜在壹起。他的代表作李忠選修《孔廟碑》(541)、《曹子建碑》(593)、《唐勇經錄》中,突然出現了大量的異體字和其他文字,使文字復雜化。技巧不純的韓立正宗書法與隸書相結合,壹些整字書法與隸書隨意混合,使書法極不壹致。這種極不正常的演變過程,造成了書法史上的壹個斷層。康有為說:“人不能和方筆壹樣。千百年來,他們對此無動於衷。”北魏的傳統幾乎中斷。

第四,方筆橫向繪畫的演變。

楷書來源於曹麗和漢代的各種草書。楷書在很大程度上摒棄了接筆即起的筆法,逐漸發展成為壹種既有草書筆畫和隸書痕跡,又具有現代書體特征的復書。

從漢代開始,隸書逐漸轉化為楷書,其過渡相當緩慢。魏晉南北朝以後的300多年,重點是橫畫的收筆處(因為是書寫中的節奏點,能引領後面的筆畫)。)這個字體演變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壹階段:隸書:字體扁平,其左右呈波浪狀,極散,橫平豎直,用筆堅實。這種“折刀頭”是韓立、李凱、凱叔的基本用筆特征。用筆“燕尾式”(壹個動作寫完),橫畫含波勢逐漸加大尾筆。韓立蠶頭燕尾隸書形成。

第二階段:早期楷書:例如東漢末年的婁東派簡牘和水墨書法,用筆封閉在長橫方向的右端並下垂。左尖細右重(壹個動作完成),顯然有助於與下壹個筆畫或單詞銜接。

註意事項:

1,摘自《書法》,2001,第十期,第6頁。

2.摘自《書譜(1984)》王禹池《高昌磚錄談魏碑》。

3.摘自《中國書法》2000年第6期,華仁德《論渭北體》。

4.摘自第四期《書與畫》

5.節選自《兩晉南北朝書跡的寫法和刻法》(書譜,第4期,1987)。

6.節選自《筆法解析》(中國書法,第壹期1999)

7.編纂大型工具書《北魏書法大辭典》,系統研究北魏至隋代書法。收集整理銘文1100余種,初字4300個,相當於四卷《曹子編》的規模。比如“為”字就多達450個,各有異同。許多出版商對它評價很高。

8.摘自康有為《易洸周爽談》

9.摘自康有為《易洸周爽談》

第四,方筆橫向繪畫的演變。

楷書來源於曹麗和漢代的各種草書。楷書在很大程度上摒棄了接筆即起的筆法,逐漸發展成為壹種既有草書筆畫和隸書痕跡,又具有現代書體特征的復書。

從漢代開始,隸書逐漸轉化為楷書,其過渡相當緩慢。魏晉南北朝以後的300多年,重點是橫畫的收筆處(因為是書寫中的節奏點,能引領後面的筆畫)。)這個字體演變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壹階段:隸書:字體扁平,其左右呈波浪狀,極散,橫平豎直,用筆堅實。這種“折刀頭”是韓立、李凱、凱叔的基本用筆特征。用筆“燕尾式”(壹個動作寫完),橫畫含波勢逐漸加大尾筆。韓立蠶頭燕尾隸書形成。

第二階段:早期楷書:例如東漢末年的婁東派簡牘和水墨書法,用筆封閉在長橫方向的右端並下垂。左尖細右重(壹個動作完成),顯然有助於與下壹個筆畫或單詞銜接。

第三階段:渭北:石像(498)第壹個擺脫官法(但官意猶存)。完成了從隸書到楷書的演變,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斜著橫著畫(隸書平行),收筆向右下(隸書向右上)。魏碑橫畫收筆應該是壹個動作。當時寫字只是為了實用,並沒有把它創作成書法的意圖。

隸書從橫到豎的發展,以及楷書、行書、草書的演變,是書法史上的重大變革。

現在唐凱和魏碑也是這樣寫的。橫式的寫法,從寫作開始就過於強調三段,尤其是收筆。收筆位置有四個動作,4次是停筆,5次是向右,6次是微停筆,7次是收筆。

魏晉書法不是很講究收筆(只有壹個動作),而是更註重中間階段(攤筆)。唐代楷書法強調收筆動作(四個動作),中間部分略細(提筆、壓筆)。

從易寫的角度來說,隸書比篆書快。後來發現,隸書的燕尾雖然有裝飾作用,但影響了書寫速度。為方便起見,這種筆勢逐漸改為收斂。楷書橫筆比以前方便多了。

去掉“燕尾”楷書有五個好處:壹是簡單方便,二是流暢,三是有草感,四是由橫變豎,五是促進了草書、行書字體的產生。

隸書橫畫向右畫筆,中間部分展開。收筆的動作(橫勢)。

魏碑水平向右下方提筆,中間鋪開(官的意思還在),壹招收筆(豎勢)。

唐傑的橫畫是把筆畫成筆畫,中間推壹推(去官意),畫筆(包勢)。

唐凱橫向繪畫中的四個運動問題:

1,因為動作不簡單,有畫、抄、填、畫的傾向。

2、影響下筆,氣不壹致,不流暢,破壞筆力。

3,不夠自然,成為追求完美。

4.有程式化、規範化、藝術化的傾向,使書法成為純技巧的重復,會平庸、枯燥(從顏字規範化到宋藝術字)。

歐陽先生認為:寫《唐碑》後?很難進入規則。壹旦規則達成,就很難完全擺脫。”10

唐庚戌在《筆陣圖之相及內容》中說,“古人談(書法)之前,有(書法)魏亨、談書法而不談法。書勢,書論的起點,也是字體的最初形成,是用筆的原始動機。字體和筆都來自潮流。”11

書法的“勢”是字形最初形成的關鍵,也是倡導筆法簡約的原始動力,使書法富有動感和活力。起筆容易收筆難,收筆後很難回到原來的筆畫,為下壹筆做準備。筆畫特別流暢。仔細觀察古代的優秀作品,秘密就在這裏。唐傑的收筆動作復雜,法度嚴謹。他過分強調收筆,藏頭護尾,重在字,破壞了筆勢,導致書法“不能再改,只重結構,數符,太工整。”歐於雪?筆法雖不死,但樸實無華,古意已留。而劉燕反復打,也是全軍覆沒!" 12

渭北書法家長期受“亭體”的影響,受唐凱書法風格的束縛寫渭北,從而與清代“唐凱”、“鐵血”形成渭北書法。

繁雜的法規扼殺了書法的藝術生命,奠定了堅實的封閉理論基礎,在唐代的積極倡導和實踐下,鞏固了書法創作的穩定框架。這個框架延續了幾千年,至今沒有人敢從根本上否定它,動搖它。根深蒂固的慣性誤以為這是傳統用筆方法,最終導致了“亭體”的出現,讓書法走進了死胡同。清代幾位金石學大師,技藝高超,現代人望塵莫及。然而,他們未能用毛筆再現魏碑和方筆的雄渾風格,他們懷疑魏碑和方筆是由刀工隨意雕刻的。

前唐和後唐是書法史上的重要分水嶺。唐朝以後,古法已經消失,用唐凱的方法寫渭北之路是行不通的。

第五,工具導致書籍風格的改變

宋代以前,正如楊文濤所說:“壹切毛筆都以紫毛為基礎,筆管不粗,但毛筆毛短而粗。有四個標準:芯硬,毛細,尖如錐,似鑿。筆芯堅硬,甚至在刷毛中央還有類似棗木芯的東西,故稱棗筆。”13

宋代以後,毛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制筆技術反舊習,逐漸出現長邊、軟熟、虛邊、松邊、軟邊,導致了文風的壹系列變化。

我們在研究歷代銘文時,很少研究古人使用的工具與字跡的關系,所以得出的結論往往與事實不符。用什麽樣的筆對文筆很重要。前長後短,刷毛的軟硬,在提壓的轉折處必然會形成不同的風格。古人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書寫工具的選擇尤為重要。

在寫作和教學的過程中,筆者體會到,只有有筆肚的筆,才能像《石像》中那樣,表現出固執己見的風格。

站在書法改革的關鍵時刻,朱壹章以深厚的藝術修養,大膽改筆,寫出了剛毅、棱角、霸氣的方筆渭北。《石圖》筆法嚴密,密不透風,整體需求需要創新筆法。唯壹的辦法就是加大力度,把刷子往下壓,加大刷子的寬度。朱壹章為此開創了三分筆。

所謂“分”筆,就是把毫鋒從壹半(筆腹)往下分成三等份,每壹份都是分筆。宋徽宗的瘦金體分壹支筆,褚遂良的墨痕壹筆半細長秀麗,歐陽詢的筆跡兩筆兇險蒼勁。只有用三分筆,才能寫出蒼勁有力的文筆。朱壹章發掘了毛筆本身的潛在功能,將毛筆的功能從尖、腰、根發展到極致,是書法史上的重大突破。從二分法到三分法,雖然只是再往下壓壹點點,但已經邁出了前人無法跨越的壹步。

如果球浮在水面上,妳壓下去的話,力小,會稍微反彈。要把球完全推入水中,妳必須增加力量。只要壹松手,球必然會彈出水面,而且會超過按壓的程度。這是壹種物理現象。壓筆越深,需要控制筆的腕力越大,控制技巧越高。

長鋒筆細長無肚,腰小,彈性差。再按下去,正面就彎不了了,寫出來的字也沒棱角了。這樣壹來,寫毛筆字的時候,前端實際上是跑在橫畫的上面,而不是寫在畫中間的平片筆畫。

中心筆畫時,筆鋒沿虛線運行,始終在中線,鋼筆墨水滲透均勻,筆畫肌理豐富。

寫筆畫壹定要用毛筆。比如魏碑,筆啟動後,除了筆的自然彈性之外,筆尖重點在紙面上。還在前端加上適當的外力,增強前端的自然力,獲得對抗前端的動量。因為正面上下接觸紙張,受力不同,筆攤開方便。筆畫展開的方向與筆畫的方向壹致(沿中心線運行)。蒼勁有力的筆觸證明方筆樸浩也是以筆為中心的。

陳振濂先生在排隊嗎?《藝術的精靈》壹文指出:“書法線條要有立體感,中心用筆,如墨?小米珠?反對輕薄。這些都是歷代書法家所追求的藝術目標,也正是有了這個目標,才會有中鋒、隱鋒、折方、轉圓筆法、輔筆等壹系列書法用筆體系。”14.

石雕像的本質是厚而不方。如何體現厚薄,就是寫“鼓”字,堅持由中心用筆的根本原則。易寫粗而難寫,長前筆無肚,所以寫寬筆畫、橫筆畫時,大部分前尖容易跑到橫畫的上面,而不是在筆畫中間,形成側前筆,給不出立體感,這也是寫不出蒼勁有力的風格的主要原因。

石雕像堅持中心之筆,敢於用邊翼將兩者有機結合,使棱角分明、剛毅雄壯、霸氣十足的成為的代表,衛北。

王羲之用長筆寫不出《蘭亭序》。如果朱壹章用的是長鋒筆,就不會有鋒芒畢露的方筆。可見,選擇什麽樣的筆來寫《渭北》是關鍵。長鋒和短鋒各有利弊。其實質是以哪個時代、哪種筆法作為學書依據和標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