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籍中的長石簡介

古籍中的長石簡介

《中醫大辭典》·長石長石為中藥名,出自《神農本草經》。別名方石、直石、土石來源及產地硫酸鹽類礦物硬石膏的礦石。分布山西、湖北等地。性味味辛、苦,性寒。功能主治清熱生津,下氣利尿,明目祛翳。1.治發熱煩渴,熱甚肢厥。2.熱淋,小便不利。3.翳障遮睛,視物不明。用法用量煎服,15~90g。化學成分天然產的不含結晶水的石膏。主成分為硫酸鈣,常雜有微量的氧化鋁、二硫化鐵及碳酸鹽等。《*辭典》·長石出處《本經》拼音名ChánɡShí別名方石(《本經》),直石(《吳普本草》),土石(《別錄》),硬石膏(《綱目》)。來源硫酸鹽類礦物硬石膏的礦石。原形態斜方晶系。晶形板狀或短柱狀,惟不多見,壹般成致密粒狀、大理石狀集合體。顏色白灰、淡藍、淡紅及黑色等。條痕白色。玻璃或脂肪光澤。透明或微透明。斷口參差狀。硬度3~3.5。比重2.95。性脆。產於沈積巖層、熱液礦脈、火成熔巖及接觸交代礦床中。性味①《本經》:"味辛,寒。"②《別錄》:"苦,無毒。"功能主治①《本經》:"主身熱,四肢寒厥,利小便,通血脈,明目去翳眇。"②《別錄》:"主胃中結氣,止消渴,下氣,除脅肋肺間邪氣。"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3兩。摘錄《*辭典》

詳見百科詞條:長石 [ 最後修訂於2015/11/17 15:56:01 ***507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