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衛斯理的小說裏,妳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外星人。
看衛斯理的小說,常常被他的奇思妙想所感動,如墜夢鄉。也許早期的衛斯理系列並不想寫成科幻小說,只是在《藍血人》這本書裏才開始寫外星人。科幻的味道越來越濃。是不是因為《藍血人》這本書引發了衛斯理的靈感,後來壹發不可收拾,不得而知。
也有人說衛斯理的小說不是科幻。但似乎在中國排名前100的書中,《藍血人》是唯壹壹部科幻小說。但妳不得不承認,《藍血人》並不是衛斯理系列中最好的壹本書,想象力也不是汪洋中最肆意的壹本。但這本書最像“典型的”科幻小說。當然,這本書的悲劇味道也很濃。從今天來看,似乎主題不怎麽樣。但是妳要考慮壹下。不簡單。這本書寫於六十年代,裏面的許多預言在今天不幸都是正確的。
衛斯理小說系列裏的外星人,大部分都是奇形怪狀的,但看起來大部分都像人類。或許這並沒有錯。不久前,某權威報紙的壹篇科普文章稱,如果太陽系中存在外星人,那麽由於行星的生態環境相似,他們的外貌很可能會像人類壹樣進化。
先換個話題吧。電影《黑超特警》《星球大戰》裏的外星人真的很壯觀,傻眼。以及中國古籍《山海經》中海外各國的民族。有時候妳會懷疑《山海經》是不是外星人寫的。
根據科普文章,小說《藍血人》中的外星人田方來自太陽系的土星,所以他看起來像人類並不奇怪。
香港人曾經根據這本書拍了壹部電影《藍血人》,但與原著相差甚遠。無論是劇情還是主題都令人失望。原著中的貴族田方是個男性,臉色蒼白得可怕,看起來像個中國人。另壹方面,田方多次試圖殺死衛斯理以隱藏他的外星人身份。電影中,兩個藍血人,其中壹個是美女,愛上了衛斯理,“依毒得地殼”這種可怕的“東西”,也變成了“七十二變”的兩個藍血人,讓我想起了《未來戰士續集2》中的變形機器人。
為什麽田方害怕被地球人發現,讓見過他流過貴族血的人自殺。想必他在地球上待了200多年,知道人類的壞習慣。作者還借田之口解釋說,如果他和微分被地球人知道,人類會把他當作稀世珍品來研究;與土星的壽命相比,人類的壽命實在是太短了,只有幾十年,在田方的眼中簡直是非常低下的生命。早死晚死沒什麽區別,殺了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人類也認為螞蟻和螞蟻是動物)。想想也是。如果人類知道地球上生活著壹個罕見的外星人,腦子裏的科學知識比人類強很多倍,腦波強大,不去研究,不去脅迫,不去審問,不去折磨,那才奇怪呢。
小說中的壹些描寫也很有趣,比如水銀可以提煉出黃金。在壹定條件下,壹種金屬可以變成另壹種金屬。在古代中國和古羅馬,煉金術士固執地認為水銀會變成金子。活了八百多歲的彭祖,三千歲吃了熟透的桃子的東方朔,都是來自那個星球,與人類打成壹片。衛斯理系列以後還有很多類似的想法。比如世界公認的“三巨頭”孔子、耶穌、釋迦牟尼,他們來自其他星球,卻被衛斯理嘲諷,十分滑稽。宇宙中有很多平行空間,就像壹本書的書頁。每個空間的人只能在壹定的空間內活動,但當他們突破空間屏障時,可以突然消失或出現,這就是所謂的逃向地面或升天。中國古代有很多所謂的“神仙”,包括滿山東方朔,因為他們找到了突破空間的捷徑。
有時候我覺得小說《藍血人》的標題也可以改成《回家》。因為整個故事是基於田方有意想回到他的家鄉土星。可能有人覺得這個不夠含蓄,但是其他故事的標題,比如眼睛和頭發,好像都很不錯。
似乎有些人並不相信衛斯理的小說是“軟科幻”。回過頭來看,如果壹部小說沒有懸念,沒有吸引力,那麽即使“很科幻”,也會被讀者拋棄。
好在藍血人做到了科幻和懸疑兼備。
簡單來說,就是主角衛斯理在日本冒著生命危險,逐漸揭開迷霧,環環相扣,情節緊迫,引人入勝,不輸於其他懸疑偵探小說。
這部小說以悲劇告終。在衛斯理的幫助下,田方終於回到了土星,卻發現所有的土星人都變成了怪物,因為他們致力於破壞性武器的競爭。高度文明的土星人自掘墳墓。
小說的最後壹句話給人印象很深:“地球人會步土星的後塵嗎?我就這樣站著,壹直到天亮。”考慮到核武器擴散的今天,這本書寫於上世紀60年代,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遠見卓識。
但對小說中的壹些情節有所懷疑。比如,田方為什麽會和衛斯理成為同學?田方實際上不需要學習。舒威的特點,或者說不知道是不是盜版的原因,有些詞很“禁地”,比如“花很多時間”“策劃”(沒辦法,只能在網上看或者看盜版書,不過那個君子書在內地是禁書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