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敦煌書法中遺書的範圍

敦煌書法中遺書的範圍

不同國家的字體

敦煌遺書收錄了晉十六國至北宋時期的墨跡4萬余卷,是研究中國開字時期歷史及其書法藝術最豐富、最系統的第壹手資料,敦煌遺書的風格具有明顯的時代和地域特征,被稱為經書風格。經書體起源於漢代的簡體字,完成於唐代的楷體。是金代以後抄寫經書的重要書體。它詳細記錄了官改後劇本在中國開放的全過程,對劇本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敦煌遺書中有三種唐代拓片。有歐陽詢的《如何度過壹生》,有劉公權的《金剛經》,有唐太宗李世民的《溫泉名》,甚至還有王羲之的17帖。這些拓片和臨貼極為珍貴,是唐代罕見的墨寶。

書法理論

敦煌遺書中關於書法理論的手稿有三葉,相當了不起。首先是論述寫法,對筆畫的比例關系,粗細、長短、寬窄,字與字之間的大小關系都有詳細精辟的論述。第二、三部是王羲之的《書論》和《筆勢論殘缺卷》,是王羲之在民俗學方面的書論手稿。

硬筆書法

敦煌卷軸中的硬筆書法是書法史上從未記載過的民間創作。這裏所謂的硬筆,當時是木筆或者蘆葦筆。從甘肅出土的實物來看,硬筆的筆尖裂成兩瓣,與今天蘸水的筆尖壹模壹樣。這說明中國的硬筆書法自古就有。

少數民族語言

由於歷史上敦煌被多個民族占領,遺書中保存了很多少數民族文字。有梵語、蒙古語、回鶻語、西夏語、吐蕃語等等。其中吐蕃(古藏語)人數最多。這些卷用毛筆或硬筆書寫,相當工整流暢,富有節奏感和獨特的審美情趣,具有較高的書法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