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 詩句佳作:“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漢族,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外號“詩佛”。王維四十歲後,隨著李林甫執政,唐代政治逐漸走向腐敗,他的政治熱情受到壓抑,逐步走上壹條回避政治鬥爭,追求的閑適的生活道路。他先是在終南山、藍田、輞川等了隱居,身為官吏,卻全身遠禍於林下。期間創作了許多優美的山水田園詩。此乃其山水詩。創作的社會基礎和思想基礎。盛唐的殷在《河嶽英靈集》中評價王維的詩曰:“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成珠,著壁成繪;壹字壹句,皆出常境”。
範蠡:生於楚平王十二年(公元前517年)字少伯,春秋戰國末期,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是歷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我囯長達五千余年的封建傳統,均以“士、農、工、商”為列,士為首,商為末,直至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須著壹黑壹白之劣規,故範蠡壹生雖有輝煌業績,然終因棄官經商的經歷使他無緣與歷史名人***同載入史冊。)
他出身貧寒,但聰敏睿智、胸藏韜略,年青時,就學富五車,上曉天文、下識地理,滿腹經綸,文韜武略,無所不精。然縱有聖人之資,在當時貴胄專權、政治紊亂的楚國,範蠡卻不為世人所識。
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槜李之戰(今浙江嘉興),吳王闔閭陣亡,因此兩國結怨,連年戰亂不休,周景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闔閭之子夫差為報父仇與越國在夫椒(今江蘇太湖中洞庭山)決戰,越王勾踐大敗,僅剩5000兵卒逃入會嵇山。範蠡遂於勾踐窮途末路之際投奔越國,“人待期時,忍其辱,乘其敗……”“持滿而不溢,則於天同道,上天會佑之;地能萬物,人應該節用,這樣則獲地之賜;扶危定傾,謙卑事之,則與人同道,人可動之。”
他向勾踐慨述“越必興、吳必敗”之斷言,進諫:“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被拜為上大夫後,他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三年,“忍以持誌,因而礪堅,君後勿悲,臣與***勉!”
三年後歸國,他與文種擬定興越滅吳九術,是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劃者和組織者。為了實施滅吳戰略,也是九術之壹的“美人計”,範蠡親自跋山涉水,終於在苧蘿山浣紗河訪到德才貌兼備的巾幗奇女——西施,在歷史上譜寫了西施深明大義獻身吳王,裏應外合興越滅吳的傳奇篇章。範蠡事越王勾踐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於滅吳,成就越王霸業,被尊為上將軍。
“吳王亡身余杭山,越王擺宴姑蘇臺。”在舉國歡慶之時,範蠡急流勇退,遂與西施隱姓埋名、泛舟五湖。
後來,他輾轉來到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帶領兒子和門徒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墾荒耕作,兼營副業並經商,沒有幾年,就積累了數千萬家產。他仗義疏財,施善鄉梓,範蠡的賢明能幹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為主持政務的相國。他喟然感嘆:“居官致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於壹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到了極點。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於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齊王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給知交和老鄉。
壹身布衣,範蠡第三次遷徙至陶(今山東定陶西北),在這個居於“天下之中”(陶地東鄰齊、魯;西接秦、鄭;北通晉、燕;南連楚、越。)的最佳經商之地,操計然之術(根據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順其自然、待機而動。)以治產,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遂自號陶朱公,當地民眾皆尊陶朱公為財神,乃我國道德經商——儒商之鼻祖。
史學家司馬遷稱:“範蠡三遷皆有榮名。”;史書中有語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於人”;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範蠡的軍事宗旨:強則戒驕逸,處安有備;弱則暗圖強,待機而動;用兵善乘虛蹈隙,出奇制勝。為後世稱道並沿用。
範蠡著名的經濟思想:“勸農桑,務積谷”、“農末兼營”、“務完物、無息幣”、“平糶各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
等至今對現代的經濟建設也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著作有《計然篇》;在《國語·越語下》《史記·貨殖列傳》中均有記載;《漢書·藝文誌》記有範蠡兵法二篇,但皆已流失。
嚴光,本姓莊,史家因避漢明帝劉莊諱改姓嚴,壹名遵,字子陵,東漢會稽余姚人,流寓於桐廬。嚴光少有高名,王莽天鳳中(14~19),嚴光在長安遇到劉秀,於是兩人同受業尚書,結成好友。當時劉秀尚微賤,得與嚴光交友常引以為榮。劉秀起兵反莽,嚴光積極擁護。新地皇四年(23)王莽被殺,新朝滅亡,劉秀何時登位做皇帝還在猶豫中。前將軍耿純說:“天下士大夫,捐親戚,棄土壤,依大王於矢石之間者,其計因望攀龍附鳳、附鳳翼,以成其所誌也。”就是說,跟隨劉秀打天下的人,是為了做官,榮宗耀祖。嚴光對“攀龍附鳳”甚不感興趣。更始三年(25)六月,劉秀登基做皇帝,定都洛陽,嚴光幹脆易名改姓,隱身不見了。
劉秀登基後,仍十分懷念嚴光,令海內各處尋找嚴光下落,並使畫工繪成肖像,到處張貼。建武五年(29),有人奏報,有壹男子身披羊裘垂釣澤中,劉秀知是嚴光,忙命有司備了馬車,帶了禮物,將他請到洛陽。嚴光舊友大司徒侯霸遣使奉書問候。因侯霸在王莽朝初任過淮平大尹,現在又居顯要,嚴光看不起他,只給侯霸送了壹個口信,說:“君房(侯霸的字)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懷仁輔義天下說,阿諛順旨腰領絕。”意思是說臣子輔助君主以仁義治國家,則天下悅服;如果只知阿諛奉承,對君主的錯誤主張也壹味曲從,就難免會受到腰斬頸斷的極刑。劉秀親自去看望嚴光,嚴光高臥如故。劉秀到床前問道:“子陵,妳何故不肯相助我呀?”嚴光回答:“從前唐堯是有道明君,想請巢父幫助他治理國家,巢父聽說要他做官司,認為耳朵都被弄臟,忙用水洗耳。人各有誌,豈能相迫?”劉秀將嚴光請入宮內,敘起舊事,當面封嚴光為諫議大夫,嚴光並不稱謝,亦不辭行,回到桐廬富春山中,過著垂釣生涯。
嚴光不事王侯,耕釣富春山,在當時被視為清高,北宋政治家範仲淹對他贊賞備至。在範仲俺們看來,在群彥攀龍附鳳、熱衷爭名奪利的世風下,嚴子陵功成不居的高風亮節,確能收到使“貪夫廉,懦夫立”的功效。所以他在知睦州時,修築嚴子陵祠,並撰《嚴重重祠堂記》,歌曰:“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嚴光告誡侯霸的“懷仁輔義天下說,阿諛順旨腰領絕”的兩句話,在當時確是輔君治國要訣。可見他的心中裝著國事、裝著人民,後人對他“不事王侯”的高風亮節這樣贊賞也就可以理解了。
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後親友私謚靖節。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
陶淵明出身於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作過太守
年幼時,家庭衰微,八歲喪父,十二歲母病逝,與母妹三人度日。孤兒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裏生活。孟嘉是當代名士,“行不茍合,年無誇矜,未嘗有喜慍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亂;至於忘懷得意,傍若無人。”(《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淵明“存心處世,頗多追仿其外祖輩者。”(逮欽立語)日後,他的個性、修養,都很有外祖父的遺風。外祖父家裏藏書多,給他提供了閱讀古籍和了解歷史的條件,在學者以《莊》《老》為宗而黜《六經》的兩晉時代,他不僅像壹般的士大夫那樣學了《老子》《莊子》,而且還學了儒家的《六經》和文、史以及神話之類的“異書”。時代思潮和家庭環境的影響,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兩種不同的思想,培養了“猛誌逸四海”和“性本愛丘山”的兩種不同的誌趣。
陶淵明少有“猛誌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大誌,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懷著“大濟蒼生”的願望,任江州祭酒。當時門閥制度森嚴,他出身庶族,受人輕視,感到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晉書陶潛傳》)他辭職回家後,州裏又來召他作主簿,他也辭謝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荊州,投入桓玄門下作屬吏。這時,桓玄正控制著長江中上遊,窺伺著篡奪東晉政權的時機,他當然不肯與桓玄同流,做這個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詩中寫道:“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辛醜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對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遊戀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對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發出了深長的嘆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喪辭職回家。元興元年(402年)正月,桓玄舉兵與朝廷對抗,攻入建康,奪取東晉軍政大權。元興二年,桓玄在建康公開篡奪了帝位,改國為楚,把安帝幽禁在潯陽。他在家鄉躬耕自資,閉戶高吟:“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表示對桓玄稱帝之事,不屑壹談。元興三年,建軍武將軍、下邳太守劉裕聯合劉毅、何無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蘇鎮江)起兵討桓平叛。桓玄兵敗西走,把幽禁在潯陽的安帝帶到江陵。他離家投入劉裕幕下任鎮軍參軍。(壹說陶淵明是在劉裕攻下建康後投入其幕下)。當劉裕討伐桓玄率兵東下時,他仿效田疇效忠東漢王朝喬裝馳驅的故事,喬裝私行,冒險到達建康,把桓玄挾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馳報劉裕,實現了他對篡奪者撫爭的意願。他高興極了,寫詩明誌:“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裏雖遙,孰敢不至!”(《榮木》第四章)劉裕打入建康後,作風也頗有不平凡的地方,東晉王朝的政治長期以來存在“百司廢弛”的積重難返的腐化現象。經過劉裕的“以身範物”(以身作則),先以威禁(預先下威嚴的禁令)的整頓,“內外百官,皆肅然奉職,風俗頓改“。其性格、才幹、功績,頗有與陶侃相似的地方,曾壹度對他產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劉裕為了剪除異己,殺害了討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無罪的王愉父子。並且憑著私情,把眾人認為應該殺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謚任為錄尚書事領揚州刺史這樣的重要的官職。這些黑暗現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鎮軍參軍經曲經阿曲伯》這首詩中寫道:“目倦山川異,心念山澤居”“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緊接著就辭職隱居,於義熙元年(405年)轉入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部任建威參軍。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劉敬宣上表辭職。劉敬宣離職後,他也隨著去職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紹他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壹天,碰到潯陽郡派遣郵至,屬吏說:“當束帶迎之。”他嘆道:“我豈能為五十鬥米向鄉裏小幾折腰。”遂授印去職。陶淵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辭彭澤縣令結束。這十三年,是他為實現“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而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的十三年。最後、賦《歸去來兮辭》,表明與上層統治階級決裂,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決心。
陶淵明辭官歸裏,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夫人翟氏,與他誌同道合,安貧樂賤,“夫耕於前,妻鋤於後”,***同勞動,維持生活,與勞動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關。歸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滿堂前。”淵明愛菊,宅邊遍植菊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從雜詩》)至今膾灸人口。他性嗜酒,飲必醉。朋友來訪,無論貴賤,只要家中有酒,必與同飲。他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義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縣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遷至栗裏(今星子溫泉栗裏陶村),生活較為困難。如逢豐收,還可以“歡會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如遇災年,則“夏日抱長饑,寒夜列被眠”。義熙末年,有壹個老農清晨叩門,帶酒與他同飲,勸他出仕:“襤褸屋檐下,未足為高棲。壹世皆尚同(是非不分),願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汙)。”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稟氣寡所諧。纖轡(回車)誠可學,違已詎非迷?且***歡此飲,吾駕不可回。”(《飲酒》)用“和而不同”的語氣,謝絕了老農的勸告。他的晚年,生活愈來愈貧困,有的朋友主動送錢周濟他。有時,他也不免上門請求借貸。他的老朋友顏延之,於劉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經過潯陽,每天都到他家飲酒。臨走時,留下兩萬錢,他全部送到酒家,陸續飲酒。不過,他之求貸或接受周濟,是有原則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濟親自到他家訪問。這時,他又病又餓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濟勸他:“賢者在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妳)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說:“潛也何敢望賢,誌不及也。”檀道濟饋以梁肉,被他揮而去之。他辭官回鄉二十二年壹直過著貧困的田園生活,而固窮守節的誌趣,老而益堅。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誌還清醒的時候,給自己寫了《挽歌詩》三首,在第三首詩中末兩句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表明他對死亡看得那樣平淡自然。
陶淵明的作品感情真摯,樸素自然,有時流露出逃避現實,樂天知命的老莊思想,有“田園詩人”之稱。
張三豐
張三豐。生卒年不祥。名通,又名全壹,字君寶,又字君寶,號三豐,豐又作峰。較為可考的說法,張三豐約活動於元延佑(公元1314
——1320)到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間。為遼東懿州 (今遼寧
)人,後人以他為隱仙派。或說張三豐是宋或元甚至金時人,其籍貫,亦有“平陽”、“猗氏”、“寶雞”說。
明英宗天順三年(公元1459)封為“通微顯化真人”。
憲宗於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封其為“韜光尚誌真仙”。天啟三年(公元1623)熹宗稱三豐降壇顯靈,封其為“飛龍顯化宏仁濟世真君”。
傳奇與史實:
張三豐“姿態魁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須髯如戟。寒暑唯衲壹蓑。所啖升鬥輒盡,或數日壹食,或數月不食。”讀書經目不忘,博學多才,能詩書。灑脫不羈,頗具神仙風度。他不修邊幅,又名“張邋遢”。
張三豐有頗多傳說
:傳說宋末宋徽宗曾召之,故“或言三豐金時人”;三豐武功驚人,傳說曾單拳擊殺賊百人;修為有成,傳說他能辟谷神行,死而復生。據其自述,曾任縣令,後棄官出家為全真道士。曾於終南山遇火龍真人傳以丹訣。
張三豐遊武當山,與其徒在該山“去荊榛、群瓦礫”,創草廬以修道。預言
“此山異日必大興”,囑其弟子“善守香火”。不久離開武當山,雲遊至四川,在青城山和鶴鳴山訪真攬勝。首創太極拳註以為修道健身之用,今日大行於世。
張三豐號稱“隱仙”。壹生不慕榮利,遁世清修。遨遊四海,行蹤莫測。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派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到處尋訪他,竟毫無蹤影。此後明成祖永樂年間又多次遣張宇初及其他人尋訪,亦未得見,遂大修武當山宮觀,
使三豐“異日必大興”的預言應驗。
明代諸帝的慕求與褒封,和張三豐高深莫測的道行,以及張三豐本身“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飄忽行蹤,令張三豐的神仙傳說歷久不衰,壹直到清代,甚至近代現在,仍有遇張三豐傳道的事跡流傳道門、民間
。
著述及思想:
張三豐高倡三教同源壹致。
認為自古道法分正邪,道儒釋皆為正教,三教雖創始人不同,但都「修己利人,其趨壹也。」因此,「牟尼、孔、老皆名曰道」。他在《大道論》說:「儒也者行道濟世者也,佛也者悟道覺世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也。」他主張修道就是修「陰、陽、性命」之道,「三教聖人皆本此道而立其教也。」他主張「玄學以功德為體,金丹為用、而後可以成仙」。其著作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