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九州系列究竟是哪個九州

九州系列究竟是哪個九州

九州是遙控、潘海天、今何在、水泡、江南、斬鞍、多事七個奇幻作家***同創造的擁有詳細設定的架空世界,是所有有關九州的奇幻小說所***享的基礎世界。

九州大陸生活著不同的種族。由人族建立的古老的晁王朝將天下按照九個星域劃分為九個州:殤、瀚、寧、中、瀾、宛、越、雲、雷州。雖然這壹王朝早已消亡,但九州區域卻留傳下來。按環內海文明中心點把這區域分為北陸,東陸和西陸。陸地間有三個較淺內海,為渙海,濰海和滁潦海。

九州分為三陸:北陸、東陸、西陸。

北陸:殤州、瀚州、寧州。

東陸:中州、瀾州、宛州、越州。

西陸:雲州、雷州。

環繞大陸的是被統稱為浩瀚洋的廣大水域。同時,浩瀚洋在鄰近大陸的各處淺海也有不同的名稱。陸地之間是三個較淺的內海,分別稱為:渙海、濰海、滁潦海。

在對陸地和海洋測量中,長度單位為裏和步,高度單位為尺,面積單位為拓(百平方裏)。

殤州

殤州位於北陸西部,這裏生活的種族是誇父,殤州二面臨海,向北是茫茫雪山冰原的寒冷大陸。東部與翰州以火雷原為界。面積約十萬拓。殤州主要分為三大地形帶:北部為殤州高原,東起蠻古山脈,西至天池山脈,其中蠻古山脈為東陸最高部分,平均海拔超過1萬尺。

中部和東部地區地勢趨於平緩,長期的剝蝕作用形成了數片廣闊而起伏平緩的平原,其間分布有壹些小山和丘陵。西南部地區是壹條火山帶,統稱為冰炎地海,分布有數十座較大的火山和更多小型或休眠的火山。更西面在浩瀚洋中分布有火山島群。

這是壹片冰與火的大陸,相應的氣候分布也多變。殤州高原氣候寒冷,夏季普遍氣溫低,降水豐沛,無論冬季還是夏季,都是既能下雨,也能下雪。該地區不適於喬木生長,灌木叢和苔原是殤州高原的常見植被。西南部地熱資源豐富,可見到木本植物組成的小林,在背風的地方或熱泉附近分布著雜草草甸。中東部的平原區氣候狀況比瀚州平原略復雜,以森林植被為主,針葉林的分布最為廣泛,闊葉樹的種類較少,森林草原和草原分布在與瀚州的交界處。

瀚州

瀚州位於北陸中部,主要生活種族為蠻族,但是在彤雲大山以東有少量羽人生活,這裏東連寧州,西接殤州,總面積約十五萬拓。西南是渙海,下端指向滁潦海。西部受到殤州高原地形帶的影響,平均海拔較高。中部地區地勢平坦,壹馬平川。東部由極寬的天拓大江與中州隔開。

瀚州大部分地區降水量不足,森林不能自然生長,以草原為主,自然植被主要是叢生禾草,並混生有多種雙子葉雜草。東部彤雲山地區則由森林草原逐漸向混交林區過渡。溟朦海位於翰州中部草原,是北陸最大的湖泊,周圍形成形成大片的綠州沃野。

寧州

寧州位於北陸最東部,主要是羽族生活,寧州三面臨海,面積約十壹萬拓,其東南部為丘陵帶,分布森林和森林草原,烏鬼山橫越其北,三昧河自此向南入海口時,變成了三條縱橫交錯的寬闊河道,因為土質和藻類的不同,分別呈青綠,淡紫和絳紅三種顏色。

寧州西部多為荒漠戈壁,眾多破碎的丘陵壹路連向虎皮山脈。極西端與瀚州間隔勾弋山,勾弋山高萬仞,因為山峰終年積雪,雲開霧散之際銀光閃閃,又被稱為”月亮山脈”,其主峰為北陸最高山。寧州北部多為厚厚的冰川層覆蓋,這塊巨大冰原的面積幾乎相當於四分之壹的寧州,主要植被是在短暫的夏季中長滿苔蘚和草本植物。

瀾州

瀾州位於東陸東塊,胤朝以前是羽人生活,賁朝末期遭人族占據,此處東部臨海,西接中州,南部與越州為鄰。面積約十五萬拓。整個瀾州形勢如弓,銷金河如弦橫跨南北,東陸最高峰的擎梁山就架在弓脊上。瀾州平均海拔超過3000尺,是東陸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區,地塹性的中央低地把瀾州分割為東北和西南兩部。東北的夜北高原是壹個地壘性地塊,西南與越州交界處由於降水較多,是大片的沼澤地和森林。

整個夜北高原土地涼薄,兼之氣候不利,壹年中冬季長達5個月,除了寒地的針葉林生長頗速,農作物生長卻非常不利,重要的糧食產區僅在西南小部分地域。沼澤地和森林帶人跡稀少,樹木林冠稠密,層次很多,且多藤本和附生植物。

中州

中州位於東陸的北塊,生活著華族,中州南接宛州,東靠瀾州。面積約十五萬拓,是東陸第壹大州。中州地形以山脈和平原為主,從瀾州夜北高原延伸下東西走向的兩條隆起帶和二條沈降帶,隆起帶主要為山地地形,沈降帶則形成為盆地和平原。

中州的風向、降水均隨季節而有明顯的更替,自然植被以森林為主,既有冷濕性森林、森林草原景觀,又有半濕潤半幹旱夏綠林、森林草原景觀,混有落葉闊葉林。

宛州

宛州位於東陸西塊,華族聚居地,北與中州交界,東與越州相鄰。面積約十二萬拓。宛州地形受到建水與西江以及諸多小河流的切割,大部分呈丘陵狀,只有與中州交接的平原才是宛州的平坦部分。宛州東部受到雷眼山脈和北邙山脈影響,地勢較復雜,雁返湖是宛州大部分河流的發源地。

宛州氣候溫和的,冬不太冷,夏不太熱,降水適中,大多數地區沒有幹旱的感覺。這種氣候條件適宜於木本植物的生長,闊葉林是本區的地帶性植被。

越州

越州位於東陸南塊,主要為河洛生存地,但也有壹些人族漁民存在,這裏面積約十二萬拓,在東陸四州中列於第三。越州中部和西部地區以丘陵和低山為主,雷眼、北邙山脈諸多延伸山脈呈綿延不斷的嶺脊,主要是塊狀山,峰巒聳立,山坡陡峭,巖石裸露,地形十分崎嶇,山嶺間錯縱地分布著面積不大的山谷和盆地,盆地中水源豐富,東部和北部沿岸為海岸平原,沿海沙洲、舄湖較多,東南部還有珊瑚礁海岸。

越州的基本植被是硬葉常綠群落,不限於分布在沿海和平原地區,並沿河谷深入到山地內部,由於越州是人口最稀少的地區,全境森林覆蓋率達到60%至70%。

雲州

雲州面積均約十二萬拓,與雷州以中部被稱為沈沙海的海灣為界。由

於雲州西部為高聳的赤華山脈,東部有丘陵群,地勢較高,天高雲遠,所以中部有連片沙漠,與山谷交錯著。

雷州

雷州面積約十三萬拓。與雲州截然不同,氣候調和,植物茂盛多樣,兩邊臨海,氣候多雨潮濕,森林茂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