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二月陳獨秀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文學革命論》。
內容簡介
《文學革命論》是陳獨秀創作的壹篇文章,於1917年2月首次發表於《新青年》第二卷第六號,後收錄於《獨秀文存》。
《文學革命論》的核心思想是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
從內容到形式對封建舊文學持批判否定態度並從啟蒙的角度抨擊舊文學與“阿諛誇張、虛偽迂闊之國民性”互為因果,表明了更堅定的文學革命的立場,明確提出“三大主義”作為新文學的征戰目標,主張以革新文學作為革新政治、改造社會之途。
作者簡介
陳獨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陳慶同,陳乾生,字仲甫,號實庵,安徽懷寧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發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壹和黨早期主要領導人。
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國***產黨發起組,進行建黨活動。1921年7月,在上海舉行的中國***產黨第壹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局書記。
1925年領導五卅運動。在第壹次國內革命戰爭後期,由於黨內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思想發展為右傾機會主義錯誤並在黨的領導機關中占了統治地位,黨和人民不能組織有效抵抗,使革命遭到失敗。
1927年,在中***“八七”會議上被撤消總書記職務。其後,他堅持城市為中心的國民會議運動和工人運動,反對農村武裝鬥爭,組織托派組織。1929年11月,被開除出中國***產黨。後在上海建立托派組織“無產者社”,出版《無產者》刊物,宣傳托派觀點。
抗戰爆發後,擁護國***合作和國民黨領導抗日,與托派中央決裂。1938年,被王明、康生誣陷為日本間諜。1942年5月,於四川江津病逝。主要著作收入《獨秀文存》、《陳獨秀文章選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