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不知古代的民族還是國家,想知道具體的內容
解析:
月氏(讀作“越知”,yuèzhī)為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世紀壹個民族名稱。早期以遊牧為生,住在北亞,並經常與匈奴發生沖突,其後西遷至中亞。這時,月支開始發展,慢慢具有國家的雛型。由於大月氏位處於絲綢之路,控制著東西貿易,使它慢慢變得強大。到後來被匈奴攻擊,壹分為二:西遷至伊犁的,被稱為大月氏;南遷至今日中國甘肅及青海壹帶的,被稱為小月支。
歷史
關於月氏的來源,中外史學家看法頗不壹致。據中國學者王國維考證,月氏即《逸周書·王會解》中的"禺氐",《穆天子傳》中的"禺知"或"禺氏"。歐洲學者也在西方古文獻中搜求相當於月氏的記錄,異說不下六、七種。關於月氏的族屬,中國古籍如《魏略》稱其為羌,《舊唐書》稱其為戎。近百余年來,學術界更加異說紛紜:有藏族說、突厥說、印歐語族說、波斯說等。由於他們沒有文字,而且月氏本身的記錄亦不齊全,現時我們要了解他們,只能透過中國史書裏的片面記錄。而我們從中國史書裏所知道的,月氏居於約當今甘肅省蘭州以西直到敦煌的河西走廊壹帶。大約遠在戰國初期,月氏便在這壹帶過著遊牧生活。 秦及漢初,月氏勢力強大,與蒙古高原東部的東胡從兩方面脅迫遊牧於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匈奴曾送質子於月氏。秦末,匈奴質子自月氏逃回,殺父自立為冒頓單於,約在公元前205~前202年間舉兵攻月氏,月氏敗。可能從這時起,月氏便開始棄河西走廊而向西遷徙。公元前177或前176年,冒頓單於再次擊敗月氏。據冒頓單於於公元前174年致漢文帝劉恒書中說:“故罰右賢王,使至西方求月氏擊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馬力強,以夷滅月氏,盡斬殺降下定之。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皆已為匈奴,諸引弓之民並為壹家,北州以定。”月氏這次敗後,更西遷到準噶爾盆地。至老上單於時(前174~前161),匈奴又破月氏,月氏乃更向西遷移到伊犁河流域。當月氏離棄河西時,有壹小部分越祁連山,“保南山羌,號小月氏”。這部分月氏人日後長期留住該地,與青海羌人逐漸融合。
伊犁河流域原久為塞族所居住。《漢書?張騫傳》:“月氏已為匈奴所破,西擊塞王。塞王南走遠徙,月氏居其地。”塞族即古伊朗碑銘及希臘古文獻中所載Sacae(Sakas)。月氏既擊走塞族,塞族便向西南遷徙,跨過錫爾河,到達河中地區的索格底亞那(Sogdiana)地方。 原已移住在天山北麓並服屬匈奴的烏孫,在其王昆莫的統領下,“西攻破大月氏”,迫使大月氏和塞族壹樣離棄伊犁地區向西南遷徙,而烏孫便從此占領了他們的地方。這次遷徙的年代約在公元前139~前129年間。有壹部分未能西徙的,便和少數塞人壹樣,仍留住原地,服屬於烏孫,所以《漢書》說烏孫國內“有塞種、大月氏種雲”。 公元前2世紀,大月氏從河西走廊出走“塞地”,後又為同類烏孫所逐,南下吐火羅斯坦,遠涉北天竺國。唐代於闐王族“尉遲氏”,宋代西夏大姓“訛氏”,甘青藏族“窪紮”和“吾合紮”等氏族,都是“月氏”或“兀者”之後裔,月氏民族遍布河西、中亞、南亞的格局,是在壹個漫長的時期中,通過多次的遷徙活動形成的。
大月氏
前162年,大月氏再度被匈奴攻擊。當時冒頓單於的兒子老上單於還把大月氏的國王殺掉,並把國王的首級割下帶返匈奴,把他的頭蓋骨作杯來使用。月氏人深恨匈奴,但苦於沒有支援力量。而敗亡的大月氏唯壹再往西遷,來到粟特。在這裏,大月氏征服了大夏,並在當地立國。立國後,因著貿易中轉而變得繁榮。(大夏即希臘人在中亞所建立的巴克特裏亞(Bactria)。有關巴克特裏亞的滅亡,大月氏只是其中壹個說法。另壹個說法,是指他們被西徐亞人所滅。)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聽到月氏王被殺這個消息就立即傳詣召募能出使月氏的人,因為出使月氏必須經過匈奴。張騫前來應募,他只帶了壹百多人向西而去。 出了隴西,果遇匈奴騎兵,張騫壹行人全被活捉帶到了單於面前。單於得知張騫要出使月氏後惱怒地說:“月氏在我北邊,妳們漢朝想遣使從我頭上過?我想出使南越,漢天子答應嗎?”於是單於將張騫扣留在匈奴十年,逼他取妻生子,希望消磨他的意誌,但張騫始終記得他的使命。
終於有壹天張騫趁看守不嚴逃了出來,翻山越嶺,向西走了幾十天,來到了大宛,大宛國王聽說了他的遭遇和中原的豐美富庶,非常高興,很想和漢朝通好,就派向導把張騫領到康居,再轉程到月氏。可是此時的月氏國已經新立了壹位夫人為國王,他們臣服於大夏國,得到壹塊水草肥美的土地安居樂業,已經不再有向匈奴報仇的心了。更何況他們覺得漢朝離他們太遠,更難幫助他們。張騫在月氏停留了壹年,始終不能圓滿達成使命,只好回國。
大月氏相傳是把佛教帶入中國的民族。當時是公元前2年,有大月氏國王的使者伊存,把‘浮屠教’等口述經典傳入。不過,亦有人指這種說法比較草率。
小月氏
至於往東南遷至今日中國甘肅及青海壹帶的小月支,由於當時的甘肅和青海尚在中國以外,為匈奴所管治,這壹班居住在匈奴人中間的月氏人,漸漸地與匈奴本族融入,被稱為匈奴別部盧水胡。其中沮渠家族推後涼漢官段業為主,在現甘肅地區建立北涼。後沮渠蒙遜殺段業,自立為北涼主。後被鮮卑人拓跋氏北魏所滅。
大月氏與貴霜王朝
過去歷史學家壹直以為貴霜王朝是由大月氏人所創立。但其後隨著更多過去的歷史文物被發掘、更多古文獻被解讀,這個看法被證實是錯的。
月氏的“月”字讀音問題
月氏的“月”字舊讀作“肉”,這是以訛傳訛結果,是誤讀。《說文解字》中“月”與“肉”是形似而不同的兩個部首,但常被混淆。新版的《辭海》已經將“月支”讀音糾正為“越”。“月氏”國在先秦史籍中早就見諸記載,即《逸周書》和《管子》中所記載的“禺氏”國。禺、月是同壹外來語音的不同譯寫,不應當讀為“肉”。
中華民國(臺灣)教育部國語辭典中,月氏亦讀“ㄩㄝˋ ㄓ”(yùezhī)。但兼收“ㄖㄡˋ ㄓ”(ròuzhī)、“ㄖㄨˋ ㄓ”(rùzhī)兩種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