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山東沂水張氏老三支家譜

山東沂水張氏老三支家譜

《中華族譜集成》,由張海瀛、武新立、林萬青主編,16開雙欄影印精裝、外加錦盒函套包裝,首批100冊,收錄李王張劉陳五姓族譜***93種。開篇收錄了明代淩迪知的《萬姓通譜》。《中華族譜集成》是壹部列為國家古籍規劃項目的填補空白的大型史籍,由巴蜀書社於1995年限量印制、編號發行。其中收錄張姓族譜21種,編為20冊。茲將各冊所收錄的張氏族譜,介紹如下:第壹冊,收錄明嘉靖《張氏統宗世譜》21卷,張憲、張陽輝主修,明嘉靖十四年(1535)刻本,原裝10冊。該譜以漢留侯張良為壹世祖,上溯張氏開宗立姓之始祖張揮,下迄明中葉播遷各地之衍派117支。從地域分布來看,主要集中於江西和南直隸。其中江西44支,南直隸52支。而江西又集中於饒州府,計有43支;南直隸又集中於徽州府,計有40支。這種狀況同修譜者的籍貫是分不開的。該譜主修張憲、張陽輝都是徽州府人;同修***有32人,其中徽州府21人,饒州府10人。可見該譜就是以徽州府和饒州府為主編修的。譜譜對117支衍派的淵源作了具體記載,追根溯源,太原尹城為始祖張揮受封之地,明嘉靖年間修譜時,太原仍有廟存焉。該譜還繪有《張氏古今遷居地理圖》,前有序文,稱“統譜今以自尹城、自魯國、自曲沃、自陳留,而再襄國、再吳郡、再金華之遷派,參考《方輿勝覽》、《禹貢九州》、《皇明大壹統誌》諸圖書,列於圖而誌之。譬之江河之行地,脈絡貫通。俾觀譜者,知某邑古今屬某部,某人古今遷某處。因地以著姓,緣族以篤親,未必不由是圖而啟其統宗之恩也歟”!該圖還在山西部分太原縣境繪有“臺駘公廟”,即張氏之祖廟。張氏族譜簡介之第二冊至第六冊前部第二冊,收錄清光緒《旌陽張氏通修宗譜》上中下三卷,上卷又分之壹、之二;中卷又分之壹、之二、之三;下卷又分之壹、之二、之三、之四。張慶彬等修,光緒二十六年(1900)永思堂刻本,原裝二十冊。該譜對張氏起源、播遷及衍派,記載甚詳。該譜以大卿公為壹世祖,取名《旌陽張氏通修宗譜》,旨在聯絡散居於各地的大卿公之後裔。該譜上卷之壹為譜序、凡例、家規、得姓郡望、統宗古今遷居地輿圖、嘉會派源流、本源宗支(***121派),上卷之二為本源紀;中卷之壹至四為嘉會、塘沖、進坊各房以及各支之世系;下卷之壹、之二為列傳;下卷之三為墓圖、墓誌銘、祭田以及通修宗譜跋等。第三、四、五、及第六冊的前半部,收錄民國《錫山張氏通譜》四十二卷,張軼歐、張鑒等修,民國十二年(1923)錫山宗祠壽康堂鉛印本,***七十四冊。該譜是北宋哲學家關中學派創立者張載之族譜。張載(1020——1077),字子厚。漢留侯張良之後裔,唐太宗時員外郎聞斯公之十四世孫。張載的先世世居大梁,其祖父名復,宋真宗時任給事中。其父名迪,宋仁宗時任殿中丞、知涪州(今四川涪陵)事,後做官陜西,徙居鳳翔眉縣(陜西眉縣)橫渠鎮。張載,嘉佑進士,官祁州司法參軍、雲巖令。後以疾屏居南山下,終日危坐壹室,俯而讀,仰而思,有得則識之,或午夜取燭以書。在自然科學方面亦有很高造詣,所以能提出壹些具有唯物主義思想的命題,從而創立了與洛學並行的關中學派,因世居橫渠,人稱橫渠先生。其子名因,字文益,官員外郎;其孫名京,字正之,官兵部郎中;其三世孫名楷,字楚昭,官樂平令,隨宋室南渡,徙居江南,因與主和宰相不合,棄官家居,占籍歙縣。至橫渠公八世孫德慶公,始由歙縣徙居錫山,故該譜以德慶公為錫山張氏之壹世祖。該譜卷壹為譜序、凡例、家規等;卷二為列傳、行狀、墓誌銘等;卷三為像贊;卷四為誥敕;卷五為皇帝賜詩及皇子皇孫和文屬公之詩;卷六為嚴泰公和文恪公之詩集;卷七至卷八為各支序傳、墓誌銘、墳塋圖等;卷九至卷四十二,為各支世系。該譜以德慶公為始祖,旨在聯絡由錫山徙居姑蘇、徐州、宜興、荊襄、虞山、昆陵等地之張氏後裔。張氏族譜簡介之第六冊後部第六冊的後半部,收錄清光緒《張氏通譜》八卷,清道光《定陽張氏族譜》四卷。光緒《張氏通譜》八卷,張而昌修,張銑壽校訂,清光緒二年(1876)嶺東使署刻本,分裝八冊。該譜以張栻為壹世祖。栻公(1133——1180),字敬夫,號南軒。宋高宗時宰相張浚之長子,唐相張九齡之弟九臯公之裔孫。浚公力主抗金,因收復中原壯誌未酬,無顏見列祖列宗於地下,乃囑咐死後葬於潭州寧鄉(今屬湖南),栻公遵囑而行,並定居於此,死後亦附葬於此,故曰栻公生於蜀而長於湘,稱得上是湖南人。他幼承家學,秉承父誌,力主抗金,反對議和。年30時以蔭補官,協助其父主持抗金北伐之事,歷任直秘閣、吏部郎兼起居郎侍講、秘閣修撰等職,先後知嚴州(今屬浙江)、袁州(今屬江西)、靜江(今屬廣西)、江陵(今屬湖北)諸州府,前後居地方官十余年。每到壹地,都能“問民疾苦”,訪求“利病”,改革弊政,提倡興學,多有政績,受到民眾的擁護。淳熙八年(1180),因病過早地離開人世,年僅48歲。但他在學術上的成就和影響卻很大,至今在千年學府嶽麓書院中還有專門祭祀他和朱熹的祠堂。紹興三十二年(1162),栻公28歲,遵父命至衡山文定公書堂正式拜胡宏為師,攻讀理學。因學習勤奮,見解非凡,深受師長器重。胡宏高興地說:“聖門有人,吾道幸矣”!學成,在潭州(今長沙)城南建城南書院以傳師說。乾道初(1165——1173),他應湖南安撫使劉珙之邀,主講於嶽麓書院。其時胡宏師已謝世,胡宏的門下弟子求學於嶽麓書院者絡繹不絕。當時就有“道林(寺)三百眾,(嶽麓)書院壹千徒”的時諺。嶽麓書院遂成為影響最大的學術中心。就連集理學之大成的朱熹亦聞名而從福建不遠千裏來到嶽麓書院,與張栻討論“未發已發”等心性問題。兩人抵足夜談相與論辯,頗為相得。學術史上稱曰:“朱張會講”。後來朱熹在回顧這次會講時說:“敬夫所見,造詣卓然,非所可及”。又說:“去冬走湖湘,講論之益不少”。可見朱熹受張栻的影響之大,且得益不少。張栻死後,其詩文由朱熹編定,名曰《南軒文集》刊行於世。張栻以湘學派大師,名垂青史。該譜卷壹為序,計有舊序、紀源、公派語、魏公本傳、魏公行略:卷二、卷三為世系;卷四為墓圖、祠圖、祠田、公牘等;卷五為優免公牘、旌典;卷六為碑文;卷七為列傳、節孝、像贊;卷八為藝文、壽文、祠堂總錄、跋。該譜以壹世祖和二世祖合立為總表,即將浚公長子栻與次子杓並列,稱曰大宗合表。杓公,字定叟,歷官廣西經略、江西安撫使,進端明殿大學士,隨宋室南渡,定居錢塘。余姚、杭州、鄞縣張氏,多為其後裔。栻公有二子:長曰焯,次曰炳。該譜從三世起,均為焯、炳二公之後裔。焯公居寧鄉龍塘,被尊為龍塘開基祖。其後裔有世居龍塘者,亦有居官湖北、江西,入籍當地,若幹年後又復遷回湖南者。炳公曾東遷浙江,其後裔又遷回湖南。今湖南寧鄉、益陽、安化、新化、湘潭、長沙、沅陵、辰州、瀘溪、永順、龍山、衡陽、邵陽、祁陽、永州等地,均有焯房與炳房之後裔。從三世至十二世,分立房譜。溯其源,***祖其祖;分其支,各親其親。此為該譜之壹大特色。道光《定陽張氏族譜》四卷,張雲逵等修,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原裝四冊。定陽張氏出自隴西,明萬歷三十六年(1608),張頤由隴西徙居山西汾州府介休縣西關。該譜以張頤為壹世祖,其子名進祿,字錫爵。又由西關遷居城中,生齒日繁,至清代,為壹盛族。張氏族譜簡介之第七冊第七冊,收錄清光緒《清河張氏宗譜》、民國《清河世系》及《清河張氏支譜》三種。光緒《清河張氏宗譜》十三卷首壹卷,張廷輝主修,光緒四年(1878)余慶堂刻本,分裝十四冊。該譜以成業公為壹世祖。張成業,名紹祖,唐朝宰相張柬之的後裔,憲宗朝元和進士,官拜江東提刑,居婺州即金華府,後因唐亡棄官遷居衢州府開化縣之音鏗,是為音鏗張氏始祖。今浙江錢塘武林張氏、處州麗水張氏、衢州西安張氏、婺州金華張氏,大都是唐相柬之公之後裔。該譜即浙江衢州開化縣音鏗張氏宗譜,只是唐相柬之公後裔中的壹支。但在這壹支中,因人才輩出,顯赫青史,遂為天下望族。該譜取名《清河張氏宗譜》,旨在說明音鏗張氏乃是清河張氏始祖岱公之後裔。該譜對張氏起源、衍派播遷,記載甚詳。該譜卷之首為新序、目錄;卷壹為凡例、聖諭、祠規、家訓、舊譜序等;卷二為誥敕、謝表、列祖遺像、像贊、裏居圖等;卷三為歷代仕宦錄、歷代宰相錄、忠義錄、孝友錄、文學錄、武備錄、貞節錄、隱逸錄、道術錄、古今通派考、歷代源流考;卷四至卷十為各派世系圖;卷十壹為各派堂記、壽序、壽詩、藝文雜著;卷十二為各派墳圖、墓誌銘、祀產;卷十三為各派支傳、行實、名賢錄、跋。前引《張氏古今通派分遷地輿圖考》(以行省為單位記載張氏播遷各地的230個衍派)即出自該譜。據該譜記載,尹城派始祖揮公,封國太原府太原縣,此為天下張氏通派之祖。從張氏開宗立姓始祖揮公算起,至成業公,***歷118世;至清光緒三年(1877)止,***歷161世。民國《清河世系》不分卷,張晉昭修,民國八年(1919)刻本,原裝壹冊。該世系以張潤為壹世祖。張潤,字清源,生於明弘治年間(1488——1505),世居吳江。該世系即世居吳江的張潤後裔世系。民國《清河張氏支譜》不分卷,民國鉛印本,原裝二冊。該譜為吳郡張氏支譜。吳郡張氏本出張嵩第四子張睦。張睦,字選公,後漢蜀郡太守,始居吳郡。裔孫張顯,齊廬江太守,生紹。張紹,官梁零陵郡太守,其孫名後胤,字嗣宗,國子祭酒,新野康公,以名儒為王者師。五傳至張鎰,字季權,為唐德宗時宰相。自新野康公後胤,吳郡張氏始揚名天下。自張鎰相德宗,吳郡張氏遂與始興、河東齊名。張氏族譜簡介之第八冊第八冊,收錄清光緒《清河家乘》、乾隆《清河張氏宗譜》兩種。光緒《清河家乘》不分卷,張景雲修,光緒二十七年(1901)世美堂刻本,原裝四冊。該家乘以張寶為壹世祖。張寶,字維善,其先世為清河人。自宋南渡,徙居杭州。元末,張寶徙居錢塘南壁裏,以孝行舉賢良方正。明萬歷三年(1575),七世祖始修清河家乘。萬歷四十三年,九世祖重修。入清以後,又五次重修,光緒時刻印。乾隆《清河張氏宗譜》十六卷首壹卷,張日佐等修,乾隆十七年(1752)崇本堂刻本。該譜尊舟十壹公為壹世祖。舟十壹公名保望,字周臣,號舟十壹,官奉議大夫、秀州通判,世居杭州。唐末戰亂,徙居浮邑洞壺。保望公、即舟十壹,乃是唐高宗時名相張文瓘的七世孫。文瓘子名洽,官魏州刺史;孫名宥,官揚州長史;三世孫,名袞,官虢州刺史;四世孫,名載華,官禦史中丞;五世孫,名正則;六世孫,名知實,字冠仁;七世孫,名保望,即被該譜尊為壹世祖的舟十壹公。舟十壹公有子四:長名雄,字君宇,官承奉大夫,遷居休寧杭溪,為杭州張氏始遷祖;次子名偉,字君度,依父居洞壺黃竹洞梅嶺;三子名徹,字君勝,又字克明,遷星源甲路,是為甲路(即甲道)張氏之始遷祖;四子名英,字君沮,遷居黃墩,是為黃墩張氏始遷祖。杭旻、洞壺、婺源、黃墩,均為舟十壹公子之孫。當然也是名相文瓘公之後裔。由於文瓘公和舟十壹公,均出自清河東武城張氏,故該譜名曰《清河張氏宗譜》,意為不忘其所出。該譜上接唐相文瓘公,歷經宋元明,下迄清乾隆十七年,歷時壹千多年。該譜卷首為舊序、譜說、譜誡、姓氏說、張字說、世原、基圖、遺像,卷壹為世表類,有源流世表、始遷世表,卷二至卷十二為各支世表,卷十三為帝制類(誥、詔)、世訓類(家訓、家規、家禮)和藝文類,卷十四為懿行類(傳、述略、贊)、祝慶類(壽文、詩、詞)和哀挽類(祭章、挽詩、挽歌、行述),卷十五為墓圖、墓誌、墓銘、墓表,卷十六為祀祖類(祀序、會序)和公據類(禁示、給照、議約、合刊族議、刊譜捐銀名數、領譜號),最後是“清河張氏宗譜跋文”。整部宗譜體例完備,條理分明,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對於研究江浙和安徽壹帶的張氏家族史和地方史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張氏族譜簡介之第九冊至第十壹冊前部第九冊、第十冊以及第十壹冊的前半部,收錄清乾隆《甲道張氏宗譜》四十二卷續二卷,張圖南、張元泮等修。乾隆四十七年(1782)刻本。該譜以舟十壹公之第三子徹公為壹世祖。張徹,字君勝,又字克明,號大三,唐僖宗乾符(874——879)年間,隨父徙居歙之黃墩、廣明,其後徹公又徙居星源甲道(即甲路),是為甲道張氏始遷祖。徹公有三子十孫二十二玄孫,有五世孫七十六人。五世孫為“延”字輩,所以該譜卷壹繪有“張氏七十六延遷派舊圖”,這個遷派舊圖是明朝正統年間(1436——1449)繪制的。從明正統到清乾隆三百多年間,七十六個支派,瓜瓞綿綿,輾轉遷徙,丁口和衍派遍及東南各地,成為江南望族。僅進士就多達104個。其中宋代76名,元代7名,明代11名,清代10名。從五世祖延丕公起,開始編修本宗世譜。延丕,字彥直,官宋代戶部郎中。其後,十世祖玨公和琮公,二次編修。玨公,官宋代光祿大夫、禮部尚書,琮公官宋代中奉大夫、南陽縣開國男。歷宋、元、明及清乾隆,多次編修。加以人才輩出,收錄廣泛,記述翔實,所以該譜規模宏偉,部頭號甚大,原裝達四十四冊之多。該譜第壹卷有凡例、修譜新序、七十六延分遷舊圖;第二卷是八支源流序、簪纓錄等;第三卷至第三十六卷,為世系圖表;第三十七卷為文翰錄、譜紀、傳;第三十八卷為墓誌銘、行狀等;第三十九卷為續傳、像贊、祭文等;第四十卷為壽文、記、雜序;第四十壹卷為詩、雜著、書紮等;第四十二卷為墓圖、領譜號、譜跋張氏族譜簡介之第十壹冊後部第十壹冊的後半部,收錄清道光《京江張氏家乘》十六卷,張九征初修,張永清、張永泓續修,清道光五年(1825)敬思堂刻本,***十二冊。該譜以四壹公為壹世祖。四壹公乃清河派岱公後裔,原籍中州,元末由中州徙居丹徒。有子壹,名善甫。善甫公生有三子:長曰仲實,次曰仲敬,三曰仲升。仲升公七傳至九征,九征公乃清初名臣張玉書之父。該譜乃是張玉書之家乘。玉書(1642——1711),字京江,號素存,順治丁酉科舉人、辛醜科進士,授庶吉士,歷官內翰林院秘書院編修、內閣學士充經筵講官、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丙午科浙江正主考、辛未科會試大總裁等。三十五年(1696),隨康熙帝親征葛爾丹叛亂,參預帷幄,頗得信任。次年,任《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曾奉命數次監治黃河,提出不少建設性意見。康熙四十九年(1710),受命與陳廷敬主持編修《康熙字典》,次年病故,謚號文貞。該譜由張九征初修。九征(1592——1655),字公選,號湘曉,順治丁亥進士,歷官行人司行人、吏部文司主事、文選司郎中、河南提學道僉事等。曾纂修有《京江張氏家乘原稿》,其後由四世孫張永清、張永泓續修定稿,所以該譜完整地搜集了張九征、張玉書父子的有關資料,對研究清初的歷史,很有價值。該譜卷首為譜序、凡例、目錄、修譜子孫名次;卷壹至卷三為皇帝任命張九征張玉書父子官職的誥敕以及張九征張玉書父子的謝恩疏等;卷四至卷九為各房世系圖表;卷十至卷十二為傳略和行述;卷十三至卷十六為載籍、藝文、祠墓儀制等。張氏族譜簡介之第十二冊至第十四冊第十二冊,收錄清宣統《韋莊張氏宗譜》十八卷首二卷,張坤照主修,宣統三年(1911)承德堂刻本,原裝二十四冊。該譜以張孝先為始遷祖。張孝先,字懷祖。仕元,時值江淮多警,乃蔔居常州韋莊。張孝先有二子:長明之,元至正進士,欽點翰林院編修,歷任浙江提舉,贈奉直大夫;次新之,遷居上張,即老二房世系。明正德五年(1400),張孝先五世孫張仲玉,首次修譜,明崇禎時續修。入清後,又先後七次續修。所以該譜亦稱《韋莊張氏九修宗譜》。該譜保存了許多元代資料。第十三冊和第十四冊的前半部分,收錄民國《橫峰張氏宗譜》二十八卷,張宗鐸等修,民國四年(1915)篤親堂鉛印本,原裝二十八冊。橫峰張氏是明清時期桐城望族之壹,原本姓胡,元明鼎革之際,胡長乙於明洪武二年(1369)由饒州徙居桐西橫峰,編戶受田時,寄籍清河張氏戶下,更姓為張。該譜以長乙公為壹世祖,長乙原名太,字長乙,號校圃。在追溯其淵源時,仍以胡姓為本,記述其先人業跡。清雍正二年(1724),長乙公十世孫立選,首次修譜。該譜以長乙的五世孫八人,分作八大房,各房之下又分若幹支。其後又先後五次重修,民國時刻印。該譜旨在聯絡長乙公更胡姓為張姓後,徙居各地之後裔,故名《橫峰張氏宗譜》。第十四冊後半部分,收錄清光緒《姚江歷山張氏宗譜》八卷十二集,張謙、張震祥等修,光緒十年(1884)敦倫堂刻本,分裝十二冊。該譜系唐朝名相張九齡之弟九臯公之後裔。九臯公十二傳至浚公。張浚(1097——1164),字德遠,宋漢州綿竹人。北宋政和進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傳檄勤王有功,知樞密院事。力主抗金,建議經營川陜,以保東南,遂出任川陜宣撫處置使。紹興五年(1135),拜為宰相,部署沿江、兩淮諸路軍馬大舉北伐,自任總督兵馬大元帥。紹興七年,因酈瓊兵叛,引咎辭職。秦檜執政,被排斥在外近20年。紹興三十壹年(1161)金完顏亮南下攻宋,重新被起用。孝宗即位,授少傅,封魏國公。孝宗隆興元年(1163),再次拜相,督師抗金。次年,為主和派排擠,被罷相。居家期間,搜集整理修譜資料,理出了其先世世系。因抗金復國大誌未酬,無顏見祖宗於地下,遂遺命死後葬湖南寧鄉。贈太師,謚號忠獻。著有《中興備覽》。南宋理宗寶慶年間(1225——1227),兵部尚書張宏,在浚公搜集整理的基礎上,纂修成族譜,並奏請理宗皇帝,賜玉璽印於該譜之首,此即該譜首頁玉璽之由來。浚公五世孫,宋諫議大夫元瑜公,官工部尚書,晚年致仕,遷居姚江雲柯裏。其後裔分為五支:八盧城廟後橋為第壹支;歷山三墻為第二支,西塹為第三支,遜馬橋為第四支,化龍堰東塹為第五支。該五支都分別編修有房譜。清光緒十年(1884),張謙、張震祥等在各房房譜的基礎上,修成宗譜取名為《姚江歷山張氏宗譜》。該譜第壹集為凡例、祠規、目錄、各房藏譜目錄、總序、各房譜序、世系總圖、歷代誥敕、像贊、祭田等,第二集為歷代先祖傳,第三集為魏國忠獻公行狀,第四集為藝文誌,第五至第十五集為各房世系並附補遺及卷外,第十二集為家乘壹覽記、備考等。張氏族譜簡介之第十五冊至第十六冊第十五冊至第十六冊之前部,收錄民國《姚江三墻門張氏宗譜》二十八卷,張振鷺等修,民國五年(1916)樹德堂鉛印本,分裝二十八冊。該譜乃是《姚江歷山張氏宗譜》的壹個支譜,是宋諫議大夫、工部尚書元瑜公後裔中的第二支。元瑜公遷居姚江雲柯裏,其後裔分為五支,歷山三墻門為第二支。歷山始遷祖斌二公,乃三墻門始遷祖斌六公之兄。斌二公,仕元授山東濟南府正提舉,入贅歷山鄒副使家,定居歷山。斌六公授廣東廣州府副提舉,不忍與兄斌二公遠離,遂定居蘆城之西。在兩家相距適中之地,建壹橋,曰樹德橋,俗呼張家橋,此即三墻門取名樹德堂之由來。元明以來,人丁興旺,支派繁多,遂購地建祠,名曰三墻門張氏樹德堂祠。本堂神主自元瑜公為壹世祖至其後裔分為五房,奉祀中堂。春祭定為二月四日,冬祭定為冬至前後十日。該譜卷壹為譜序、祠圖、樹德堂楹聯、祠堂記、墓圖、誥敕、像贊、跋等,卷二為史傳,卷三為宗獻公行狀,卷四宗賢列傳,卷五為藝文誌,卷六為雜記,卷七至卷二十七為世系圖,卷二十八為補遺。該譜收羅宏富,記載翔實,保存了很多珍貴資料。>第十六冊之後部,收錄民國《鶴頸漕張氏宗譜》十六卷,張道生等修,民國五年(1916)追遠堂鉛印本,原裝十二冊。該譜以張榮為始遷祖。張榮,宋武功大夫,高宗紹興間,因抗金有奇功,做官泰州。晚年致仕隱居於四明之鄞縣,居縣南鶴頸漕。四傳而人丁興旺,遂析為四宅:板橋、樓下、樟江、普塘。其後各宅又析為若幹支,明末達六百余支。清乾隆時,裔孫張漢州,搜集資料,編修四宅譜稿。鹹豐時,合族議定編修族譜,光緒時修成《壬辰新修宗譜》。民國初,張道生等重修,取名《鶴頸漕張氏宗譜》。張氏族譜簡介之第十七冊至第十八冊第十七冊,收錄清光緒《張氏六修族譜》二十壹卷,張秉銓、張谷南等修,光緒二十三(1897)冠英堂刻本,分裝二十壹冊。該譜以栻公的八世孫仁秀公為壹世祖。仁秀公(1346——1408),字廷光,官朝議大夫,有二子:長曰敏,次曰時傑。敏公(1973——1448)有三子:長曰綱、次曰維、三曰緯。該譜乃是維公後裔之譜。維公(1396——?),字均榮,有四子:長曰琦、次曰珂、三曰圭、四曰呈。該譜卷壹為發源系圖,發源系圖以唐相張九齡之弟九臯公為壹世祖,十二傳至浚公,浚公九傳至仁秀公。該譜為仁秀公次孫維公之世系;卷二至卷十二,為維裔圭房世系;卷十三至卷十四,為維裔珂房世系;卷十五為維裔琦房世系;卷十六為維裔呈房世系。卷十七為像圖、祠圖、墓圖;卷十八祠墓祭田碑記;卷十九為祠禮儀註服制圖、優免蔭恤節孝案稿;卷二十為列傳、行略、家傳;卷二十壹為宗範、祠規、藝文、跋。第十八冊,收錄清同治《張氏宗譜》和民國《續修張氏族譜》兩種。同治《張氏宗譜》十八卷。該譜以張德壹為始遷祖。宋元鼎革之際,張德壹攜弟國四,由江西饒州徙居楚黃州黃陂縣南鄉盤龍城,其後,張國四又徙居陂北朱家坡。清雍正年間,其裔孫張元泰等始修宗譜。同治年間,張祥麟等又編修支譜。刻版時,將雍正宗譜與同治支譜合而為壹。遂成《張氏宗譜》十八卷,亦稱同治《張氏宗譜》。民國《續修張氏族譜》六冊,張家騏等修,民國二十二年(1933)石印本。該譜是唐初名將張士貴後裔之族譜。清康熙十七年(1678),張藐山首修世居盂縣之張士貴後裔族譜。這次修譜以元代的張秀為始遷祖,對其五世三大股、七世二十八小股,均以序登錄,紀事分明。但對張秀的先世,則記載甚略,故稱《張氏近系族譜》。其後,張義生又據舊譜、墓碑以及采集資料,理出了張秀的先世譜系。張秀,乃是隋末唐初張士貴之後裔。隋末,張士貴從唐高祖李淵起兵,屢立戰功,進封虢國公。太宗時,再立新功,遷左領軍大將軍,謝世後陪葬昭陵。其後,子孫襲爵,累世從戎。至宋明時期,子孫多以文才揚名,為盂縣巨族。張秀之前的先世譜系,稱為《張氏遠系族譜》。乾隆五十七年(1794),張宗泗將《近系族譜》和《遠系族譜》合而為壹,並增補唐宋以來列祖列宗名人傳略四十五篇,光緒元年(1875)刻印成冊。民國初,張家騏等,以乾隆刻本為底本進行續修並付印,此即《續修張氏族譜》。張氏族譜簡介之第十九冊至第二十冊第十九冊,收錄民國《中湘十畝丘張氏五修支譜》二十四卷末壹卷,張萬遂等修,民國二年(1913)大忍堂刻本,原裝二十冊。該譜以張明為壹世祖。張明,字導文,生於明正統五年(1440),世居臨淮。張明由臨淮徙居湖廣長沙張公嶺。張明生有八子,其第七子名張教,又由張公嶺徙居中湘十畝丘,是為十畝丘張氏支祖。張教五傳至張子秀,張子秀於明清鼎革之際,徙居湘潭。該譜主要是張子秀後裔的族譜。第二十冊,收錄民國《花橋張氏四修族譜》二十卷,張效良等修,民國十七年(1928)孝友堂鉛印本,原裝二十冊。該譜以張漢誠為始遷祖。張漢誠,字夢麟,原居江西吉安府吉水縣,元至正末年,徙居湘鄉花橋。漢誠生有四子:嗣湖、嗣江、嗣源、嗣洪。後來,嗣江和嗣源之裔孫,遍及湘鄉、湘潭、巴陵、永寧以及湖北、四川、陜西等地,丁口興旺,人才輩出。有以武功報國者,有以文才蜚聲者,有以勤儉起家成為當地豪富者。該譜所載主要是嗣江和嗣源兩房世系及業績,實為此兩房譜。%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