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壹詞,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的書籍管仲《管子·樞言》裏。
原句:先王貴誠信,誠信者,天下之結也。
譯文:先王最重視誠信,有了誠信,天下各國就結好了。
誠信 [ chéng xìn ]?
釋義:誠實,守信用。
引證:郭沫若 《蘇聯紀行·六月三十日》:“壹位大領袖倒不在乎每宴壹次客,壹定要來壹套大演說的。誠信已孚,思想已移諸實踐,不說話比說話還要偉大。”
筆順
反義詞:
假意、失信
壹、假意 [ jiǎ yì ]?
釋義:
1、虛假的心意。
2、故意(表現或做出)。
引證:茅盾 《曇》:“對於姨太太的假意周旋,她早就不高興。”
二、失信 [ shī xìn ]?
釋義:答應別人的事沒做,失去信用。
引證:聞捷 《海燕》:“我對參謀長從不失信。參謀長對人更守信用。”
近義詞:真誠
真誠 [ zhēn chéng ]?
釋義:真實誠懇;沒有壹點兒虛假。
引證:巴金 《探索者·作家》:“他們坦率、樸素、真誠,毫無等級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