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孟子告子拼音

孟子告子拼音

壹、《孟子·告子》原文及拼音:

shùn fā yú quǎn mǔ zhī zhōng,fù yuè jǔ yú bǎn zhù zhī,jiāo gé jǔ yú yú yán zhī zhōng ,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

guǎn yí wú jǔ yú shì,sūn shū áo jǔ yú hǎi ,bǎi lǐ xī jǔ yú shì 。

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gù tiān?jiāng?jiàng dà rèn yú sī rén yě ,bì xiān ruò qí xīn zhì ,láo qí?jīn gǔ,kōng fá?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

qí shēn ,xíng fú luàn qí suǒ?wéi,suǒ yǐ?dòng xīn rěn xìng ,zēng yì qí suǒ bù néng 。

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二、譯文

舜原在歷山耕地被堯起用而發展,傅說原在傅巖地方作建築工人而被選拔,膠鬲從販賣魚鹽的商人中被選拔上來,管夷吾從獄官手下被選拔,孫叔敖從海邊隱居時被選拔,百裏奚從交易場所被選拔。

所以,上天要讓某個人擔負重任,必定先要讓他的心誌受苦,讓他的筋骨勞累,讓他的身體發膚挨餓,讓他窮困,所有的行為不會違背他的行為方式,這就可以搖動他的心靈和磨練他的性格,使他增長才幹彌補不足。

擴展資料

壹、創作背景

《孟子·告子》是《孟子》書中的篇目,分上、下兩篇,孟子與告子都是戰國時期的人物,孟子持性善論,告子持不善不惡說。孟子是戰國中期的鄒國人,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展成為“仁政”思想,被稱為"亞聖"。

二、賞析

《孟子·告子》主要內容是闡明“性善說”,即人性裏天生就有向善的種子。孟子以他的性善論為依據,對人的生死觀進行深入討論,他從人應如何對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與死、利與義、守義與失義等方面,層層深入、正反對比地論證了義重於生,必須舍生取義。

百度百科-孟子·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