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國文化遺產眾多,每壹樣都值得我們去了解和保護,出名的文化古跡有秦始皇兵馬俑,長城,故宮等等,還有瓷器技術和經典古籍等遺產。那麽,妳知道文化遺產日什麽時候確立的?文化遺產日是每年的什麽時候嗎?不知道的話,和我壹起去瞧瞧吧。
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文化遺產日,於2005年12月確立。早在20世紀90年代,壹直關註文化遺產保護的馮驥才就提出:希望中國也像歐洲壹些國家那樣,確定壹個“文化遺產日”。2005年12月,我國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的“文化遺產日”。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有什麽意義
遺產是個古老的詞匯。它的原始概念是先輩留下的財產。在這種傳統的遺產觀中,遺產只是壹種私有的物質財富。進入19世紀中期以來,遺產的內涵悄悄發生了變化。開始有人把祖先留下的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公***財物視作遺產。這是另壹層意義上的遺產,就是文化遺產。它是壹種公***的、精神性質的財富,需要人們***同熱愛,世代傳承。
最先和最鮮明地表達出新的遺產觀的是法國作家雨果。他在那篇著名的《向文物的破壞者宣戰》中,用激憤的語言斥責當時大肆破壞法國城市歷史的人,昂首挺胸地捍衛著法蘭西的歷史文明。文中有這樣壹段話——他說要“為名勝古跡制定壹項法律。為藝術立法,為法蘭西的民族性立法,為懷念立法,為大教堂立法,為人類智慧最偉大的作品立法,為我們父輩集體的成果立法,為被毀壞後無法彌補的事物立法,為壹個國家前途之外最神聖的東西立法……”
這段話寫於1832年。法國正處於工業化發端之際。他的文化敏感和文化責任,令我們驚訝,也令我們欽佩和感動。這篇在人類文明進程中具有先覺性和超前性的文章,竟然把新的遺產觀說得如此明明白白。
物質文化遺產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是靜態的,是實體。比如文物器物、經典古籍、大文化遺址、重要的歷史建築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則廣泛得多,但常常看不見也摸不著。這中間包括民俗、民間文學、民間藝術、民間技藝等等。
然而,由於非物質文化大多是老百姓創造的、***同認同的,它壹直被認為是底層的文化而不被重視。但它是養育我們的壹種生活文化,每個人都是在這***同的文化中成長起來的。因此它直接表達著各個民族的個性特征,還有各自的認同感、親和力與凝聚力。比如中國人的民族性情,不表現在頤和園和故宮上,而是深邃而鮮明地體現在春節的民俗之中。故此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最能體現各個民族的本質,也最能體現人類文化的多樣性。
文化遺產日的確立首先顯示壹種非同尋常的必要性和極強的現實意義。近幾年,社會上在對待文化遺產保護的觀念上正在迅速覺醒,壹方面是急速的現代化造成普遍的文化失落感,引起了人們對民族傳統的精神回歸;壹方面是協調和整體的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科學發展觀和全面的政績觀是壹種先進和科學的思想。由此,文化遺產的保護、環境保護的關懷便漸漸成為政府與社會各界的關註點。
文化部主導的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中宣部批準的中國民間文化搶救工程和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的調查與認定項目,正在全國各地全面展開。壹種“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已經初見端倪。然而,對文化遺產的珍視與保護不能只是政府與專家學者的事,主要是民眾的事。民眾是文化創造者,是文化的主人。如果民眾不珍視、愛惜,不保護、傳承自己的文化,文化最終還是要中斷或消亡。
今天由國家確定“文化遺產日”,顯示了當代中國對自己文明的認識高度,表現了壹個民族文明的自覺。只有進入現代社會,才會把歷史文明視為不可替代的珍貴的精神遺產。所以說,珍視和保護遺產的本身就是先進文化中壹個重要的內容。
今年6月9日是我國首個文化遺產日。遺產日不是紀念日,它是壹種人為的主題日。要設法使公眾成為這壹天的主人,成為主動的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參加者。要使國家文化遺產日成為全民的文化遺產日;使國家舉措轉化為每壹個公民自覺的文化行為。
世界需要壹個經濟高度繁榮的中國,更需要壹個社會全面進步與協調發展、比古文明更加文明的現代中國。壹個尊重自己歷史文明的國家必然贏得世界的敬重。我們的文化雖然不是人類***有的,卻是人類***享的。我們保護自己文明的同時,也在為人類保護壹份巨大的、珍貴的、不可替代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