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食補派:飲食有藥膳節。
食補派提倡食補、食補、食療。通過研究食物的屬性,我們可以通過合理的飲食來保持健康和延長壽命。
《內經》對食物和營養的概念記載較早:“蔬果皆食”。並意識到飲食營養的重要性:“民以水谷為基,所以人若拒水谷,必亡。”說明飲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歷代醫家都非常重視飲食保健。孫思邈奠定了中國食物營養學的基礎,提出了“生存之本是食物”;“藥強體壯,猶似兵”;“如果能吃到緩解病情的食物,可以說是個好工人。”這壹思想對後世食療學派的醫家和保健工作者影響很大。
孫思邈的弟子孟娥是世界食療的鼻祖。他的《食療本草》是中國和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食療專著。“藥補不如食補”、“藥三分毒”。孟娥主張“祛邪藥,養食補”。強調食療,既能避免藥物偏差,又能維護健康。陳仕良在南唐時繼承和發展了這壹理論,並撰寫了《食用本草》。接著,胡思慧的《飲酒飲食》、家明的《飲食指導》、王世雄的《生活有情趣》等飲食著作,豐富了飲食學派的內容,為其進壹步發展提供了大量資料。
食療學派歷代醫家主張藥療不如食療,強調飲食保健要以五味為基礎,根據季節,忌口,潔身,忌厚味,以保證身體健康,預防疾病,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二、養性學派:培養道德調節精神。
西漢以後,儒家學者將孔孟學說中的道德修養和中和思想與中醫養生方法相結合,逐漸形成了養性學派。這個學派強調心理調節,主張飲食調節,重視個人護理,為歷代養生、醫家所遵循。
孔子最早提出了“仁者長壽”、“大德者致其壽”的觀點,並提出了君子的三戒:“少年之時,血氣不定,宜慎之;它也堅強,有血性,它在戰鬥;也是老了,血氣下降,靠節欲得(《論語·季氏》)。”孟子提出要“修吾浩然之氣”,“修吾心而不擅情欲”(《孟子》)。都強調養生保健,養心調神降欲的重要性。
董仲舒把養生和中庸結合起來,強調益氣和中:“循天道養其身,誰勝誰負?”能以中和修身者,壽命極長”(《春秋故事》)。”《蘇文論古天真》雲:“無所淡泊,真氣隨之,神藏於內,病常安。是閑著沒什麽欲望嗎?所以我可以活到100歲。"
孫思邈繼承和發展了《內經》的治未病思想,在《養性序》中反復強調“善養性者,治未病之義也”。可見,滋補的目的是祛病延年。所以後世所有重視道德修養的養生醫家,都推崇孔孟孫思邈,自成壹派。隨後,在程頤、朱、陸九淵和等人的補充下,儒家養生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三、藥餌派:藥生輕健康。
藥餌學派的養生思想萌芽於《山海經》,受到《神農本草經》的啟發。該學派認為,藥物保健應采用立方平和、因體選藥、重在脾腎、因時養藥、按需調養人等合理的辯證原則,以祛病強身、延年益壽。
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理學專著《神農本草經》,系統總結了漢代以前治病養生的藥物理論和用藥經驗。宋金元時期,藥物保健理論有了重要發展。如著名醫學家陳至、鄒璇明確指出,老年人的藥物保健要註重培養第壹、第二的基礎,觀察他們書中常用的產品,如地黃、枸杞、核桃仁、何首烏等。,均為補腎益精、健脾理氣的藥物,為後世抗衰老長壽方劑的研究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明代進入藥餌學派養生思想發展的鼎盛時期,以趙先科、張景嶽為代表的溫補學派主張用溫補之藥補實火。李時珍推崇詹姆斯的脾胃學說,其著作《本草綱目》尖銳批判了以石長生不老的謬論,推崇動植物藥養生,強調動植物藥的養生作用,如芡實《其功勝於乳石》;而鹿則是“純陽長命之物,能通督脈,以草為食,故其肉有益無害。”清代養生專家繼承了藥餌養生的經驗。例如,徐大椿強調對待體質的起伏,陰陽的盛衰,選擇平和純凈的產品和“略有補助”的原則。
四、動感派:動養形還不錯。
動力派是主張適度運動的健康派。動身養生思想始於《呂氏春秋》,漢唐時期形成學派,後世不斷創新發展。動力學派認為,人體的動靜盛衰與精、氣、神的盛衰有關。身體運動導致脾胃健康運動,精氣循環,生命力旺盛持久。
它始於莊子,以動態修煉的形式出現。老莊認為靜能延年益壽,但田單道家的養生方法是靜中有動,以達到活絡氣血、調節陰陽的目的。後世的氣功起源於老子和莊子。《蘇文·古天真論》“法在陰陽,和在數招乎?”論述是對養生基本原理的總結,介紹是“和術數”的養生方法之壹
張仲景進壹步闡述了導引在養生防病中的意義,指出“四肢只感重滯,即導引呼吸?”不堵九竅”(《金匱要略·臟腑經絡連病首證》)。華佗的健康是眾所周知的,“百歲依舊精氣神十足”(《後漢書·華佗傳》)。他創立的“五獸戲”把入門向前推了壹步,從理論上進壹步闡述了動態養生的原理。孫思邈在《坊》中說:“養生之道,常在於勤”生理欲望經常起作用嗎?不要過度。“然後,八段錦創立於宋代,盛行於明清時期的太極拳,以及近年來的各種鍛煉方法,如體育、舞蹈和體操,都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的健身方法。
五、培元派:修元戒欲,固本培元。
培元派強調疾病的治療和預防要註重元氣的培養和補充,認為元氣是先天的,後天五臟若充盈平和,則精進滋養。所以,珍惜和保護袁,就是要通過滋養五臟,調戲,避免過勞損傷,來保護元氣,保持健康,延年益壽。
“元氣旺者長壽,元氣滯者亡(醫學概論,瓣膜)”。歷代醫家強調惜元保精,重視元氣與壽命的關系。《內經》指出:“我思緒萬千,卻不能隨心所欲。我對外面很著迷,對房子太投入了?肌肉松弛者生於肝,肝為內(《蘇文·魏論》)。”如果妳想健康長壽,妳應該從小心生活和節儉開始。後世醫家多從《內經》主旨主張節欲養元。葛洪把保元作為長壽的養生法則:“要想長生不老,必須得之。最重要的是保存精華(《抱樸子》內篇)。”滋養元氣是延緩衰老的基礎。明代祁門名醫張培元固本培元,扶正防邪,發明了“魏瑩齊壹”理論,使朱丹溪的滋陰和高力的補氣在理論和治療上統壹起來。《獅山醫案》中人參、氣既補陽又補陰的觀點,補充和拓展了補元氣在治療疾病中的重要意義。
徐春福還強調治療疾病時必須照顧脾胃的元氣,並撰寫了《古今醫療制度全集》等。,並提出“治病不查脾胃虛實是不夠的。”此外,謹慎用藥也是保護元氣的重要方面。張景嶽提出“有病用藥,必自苦;無病用藥,則患之(《凈月全書》)。龔廷賢提出了“珍愛生命”的三字箴言,指出了生命與衰老的關系,並撰寫了《壽世保元》。
六、適應派:順應自然,養生。
適應學派是主張順應四季自然規律變化的學派。適應派認為,只有積極掌握外在變化規律,防禦外邪入侵,才能養生防病,延年益壽。
老莊最早提出了“師法自然”的理論和方法。《靈樞本經》指出:“智者之養生,必宜寒暑?如果這樣,妳就無法避開邪靈,妳就會活得很久。”說明了適應自然界陰陽消長的重要性。朱丹溪還指出:“善於培育的人?互相拍照護天(《格致漁倫》)。”所以養老的方法壹定要根據天道和四季的變化來照顧。此外,丘處機精通醫術,擅長養生。他的養生專著《論養生之要聞》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四季的精神調理、起居調節、飲食保健。
萬全也認為宇宙陰陽和諧是平的,陰陽不平衡就是不和諧。“比如春天要冷暖,夏天要冷熱,秋天要冷暖,冬天要冷暖。”“凡寒暑天氣,大風大霧,應避之,不可恃其力而不懼(《養生四要》)。他們都主張日常生活的規律要隨季節的不同而變化,以保持與自然界陰陽盛衰的和諧統壹。
七、溫補學派:溫補陽氣,補脾土。
溫補學派的養生思想源於《內經》,其確立的防病治病原則為歷代醫家所采納。該學派醫家結合自己的臨床診療經驗,闡述了脾腎在人體中的重要作用,指出養生防病要從“先天的生命與火”和“後天的脾胃”兩方面入手。
溫補學派主張以天地之理防治疾病,是以善用溫補之法為特色的醫學流派。《內經》提出“其實是瀉,虛是補(《蘇文三補九候論》);“飽者必瀉,虧者飲藥以補之(靈樞脈度)”;“形不足則以氣溫之,精不足則以味補之(蘇文陰陽應似大論)”;“失敗填補它?工作的人是溫暖的,失去的人是溫暖的(《蘇文至真大論》)。這些溫補祛病養生的原理,被後世醫家所發揮。李東垣《脾胃論》卷壹《脾胃虛損論》說:“胃氣虛弱,飲食加倍,則脾胃之氣受傷,元氣不充,而致病也。“認為脾胃功能正常,元氣充沛,臟腑組織健康,身體健康。
明代薛基主張脾腎並重,以脾胃為主。趙先科主張腎能殺水火之說,因為“命門之無形之火在兩腎之有形(《內經·十二官論》),所以用六味地黃丸、八味地黃丸補腎殺火。孫壹奎認為,腎之間的動力之氣是生生不息的根本,三焦之火是元氣之差,所以溫補陽氣非常重要。清代葉也認為“脾胃為病,最詳”,提出“補腎不如健脾”,並在“溫補脾胃”的治法基礎上,增加了“養胃陰”的治法。
八、靜心派:靜以養心無欲則安。
沈菁學派是以長生不老為宗旨的靜態養生學派,指導思想是返璞歸真、清靜無為、平和無欲,崇尚溫柔,導調氣機,形神兼備。
沈菁學派主張養生應以靜之精神為基礎,靜中有動。老莊道家“根深蒂固,長命百歲,高瞻遠矚”的思想,對靜學派有著直接的影響。他們崇尚自然,要求回歸自然,順應自然,以靜為主。老子的《道德經》說,“淡泊自得,便是長生不老藥。”指出心靈要清靜閑適,不可有過分的欲望,這樣心靈才能健全,精氣才能藏於內,壽命才能延長。莊子繼承了老子的思想,闡述了養心育精的靜之道。“沈默就是不作為?無為則魚雨,為則魚雨,長命百歲(《莊子·天道》)。後來《內經》的“淡泊虛無,順真氣,藏神於內”等休息原則,都是由此發展而來的。
中醫養生學派始於道家分流。許多信奉老莊思想的學者,壹方面大力提倡疏導、呼吸等養生方法,另壹方面又從防病強身的實際出發,對老莊的養生思想進行整理和完善。如嵇康的《養生論》指出:“智和,性和。”認為物欲是壹件嚴肅的養生之事,從而提出了“保持其和諧”。之後萬全《養生四要》將前幾欲列為養生第壹要義,強調“欲不可縱,縱欲則禍?可以說妳懂得養生(“養生四要,無欲為先”)。其“保健慎用四要”也強調?所以,心若常靜,神必安,神若安,神七安。這樣,妳就會長壽而死。“所以,歷代養生家都非常重視精神的修養,有壹句話叫‘精神的修養太高,其次才是形的修養’。
九、調氣派:調氣養命。
理氣養生的思想開始萌芽於《管子》,其學派形成於漢唐,發展於後世。調氣派認為,氣的不斷運動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是長壽的關鍵。
最早提倡調氣養生的管仲,主張調內氣,使之聚在壹起就好了。《管子》雲:“精者,精也。氣道即命,命即思,思即知,知即止。”指出氣是人體生成和生命活動的基礎。《內經》指出:“真怒者,受天道影響,亦有谷氣充盈。”說明真氣與人體健康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而孫思邈在《錢進方》中對理氣作了專門論述,引用彭祖“理氣需多年”的話來說明理氣可以延年益壽,並記載了彭祖的“和神導氣法”。
劉註重維護氣和精,特別是元氣,在養生方法上主張益氣理氣。健康專家也認為,調氣是暴怒最忌諱的。曹廷棟舉例說,“人借氣補身,所以平日在乎保養好。最忌諱的就是憤怒。生氣的時候會生氣但不順暢,會窒息,會難受,會傷害我,足以傷害我的身體。老人雖然會生氣,但壹想到事情和自己的身體,壹轉念就能釋懷。”指出憤怒導致氣機失調,損傷身體。
中醫養生的七大基本原則是什麽?
1,調理陰陽,調和陰陽,保守陰陽秘密,能使人體筋脈通暢,骨髓堅挺,氣血通暢,內外協調,邪氣不侵,耳聰目明。
2.與臟腑和諧,就是五臟功能相對穩定、協調。由於人體的生命活動是以五臟為主體的功能的綜合反映,養生首先要協調臟腑的生理功能,使之成為壹個有機的整體,充分發揮其生理功能。
3、經絡,就是讓人體的經絡暢通無阻。人之所以成為壹個有機的整體,是因為經絡縱橫交錯,出入表裏,貫穿上下,連接五臟六腑,直達肌膚肌肉。通過經絡的溝通和聯系,使人體的氣血得以循環,從而使臟腑相通,陰相通,內外相通。如果氣血不流通,臟腑之間的各種聯系就會受阻,就會發生疾病。
4、護陰精,精與神之間,精是生命之本,因為“精則氣盛,氣則神盛”,精氣不足,則虛弱無力,臟腑功能失調,諸邪易侵。
5.重新培養精神。《黃帝內經》明確指出:“得靈者昌,失靈者亡。”中醫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它掌控著本質,是生命的根本。在人生的過程中,神容易動,容易耗,難在靜,難在內。所以歷代很多人都提倡以靜心安神來強身防病,抵禦元老。
6.晴天時是通過人體內部的調節來適應外界自然環境的變化,從而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7.調氣,《黃帝內經》指出“百病皆由氣生”的論點。這裏的氣指的是氣,即氣以四種形態上下運動。氣的病理變化與全身的病理變化有關。要維持好的生活,壹定要註意觀察體內的氣運行是否正常。該漲就漲,該出就出,想進就進。我們絕不能反其道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