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午不食,對養成了習慣的人來說,合理;對身體條件不好的人來說,錯誤。
?過午不食,如今更多的是對壹種養生觀念的倡導,因為現在的人基本三餐飽腹,很少有餓肚子營養不良情況發生,相反,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三高人群與日俱增,所以,過午不食,講究的是壹種放空、壹種節制、壹種習慣,但凡事有個度,過猶不及,如果本身身體基礎比較差,沒有養成固定的飲食規律,存在壹些腸胃等消化系統疾病,還是建議妳:少量多餐,營養跟上。
過午不食
? 其實,過午不食的說法來源不壹,中醫古籍也沒有對此有過系統明確的介紹,但作為佛陀為出家人制定的戒律,也只是說“不非時食”,意思就是說不能在規定許可以外的時間吃東西,因為佛教認為:清晨是天食,午時是佛食,日暮是畜食,延伸出來就是過午不食,此為佛門清規戒律,不得破戒。
“過午不食”的緣由還來自壹則佛教基礎經典《增壹阿念經》的故事:迦留陀夷日暮時分著衣持缽,入城乞食,此時夜空黑暗,即將下雨,電閃雷鳴,再加上他本身顏色極黑,來到壹戶老婦人家,婦人見面驚恐萬分,以為見鬼,被活活嚇死。因此,佛教便立下過午不食之制。
過午不食
? ?佛教的過午不食,加上中醫養生的流行,開始慢慢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過午的時間段壹般指太陽到中午之後,但古人提倡更多的是少食,而不是不食。《素問·生氣通天論》曰: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根據《黃帝內經》陽氣盛衰理論,主張少食晚飯。《千金翼方》也說過:夜飽損壹日之壽。所以,少食多餐,晚飯不宜多吃的健康飲食習慣才是王道。
但是,現在的城市夜晚,街頭小吃琳瑯滿目,美味難擋,燒烤油炸夜宵小龍蝦,壹瓶啤酒花生碳生蠔,叫誰都拒絕不了,更何況是三五成群結對的好朋友,就這麽整上壹頓,肯定亂了飲食規律,重了血脂血壓,時間壹長,身體體檢必有紅燈警告。因此,過午不食放在現在大多數城市夜宵網紅地,絕對是雞肋,忙碌了壹天的年輕人,早已饑腸轆轆,肯定要大快朵頤享受壹番,因為他們不像出家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是花在打坐念經上。
最後,我們不提倡任何壹種統壹的養生方式,因為千篇壹律是最大的不合理不正確,因人而異,循行漸進,養成科學的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對過午不食最健康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