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關於陣法

關於陣法

[《漢墓竹簡孫子兵法》]

該書是現存最早的《孫子兵法》寫本。1972年4月山東省博物館和臨沂文物組聯合發掘山東臨沂縣銀雀山漢墓時出土了大批《孫子兵法》竹簡。後經整理和研究,於1975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1976年又出版排印本,1985年出版修訂本。據考證,其隨葬入土大約在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40--公元前118年之間),書寫年代可能更早到秦或漢代文景之際。該竹簡系以墨書寫,隸書體,每簡約35字上下,簡與簡之間以3道編繩綴聯在壹起。內容為上、下編兩部分,上編與傳世本《孫子》十三篇內容大體壹致,現存153枚竹簡;下編包括不見於今本 《孫子》 的《吳問》、《四 變》、《黃帝伐赤帝》、《地形二》4篇佚文和《見吳王》1篇,***5篇文字。該竹簡的出土和研究,基本解決了爭論上千年的孫武與孫臏是否壹人,《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是否壹書的疑案,對考證傳世本《孫子》的成書情況、篇章結構、段落句讀特別是字詞的校勘也都具有重要價值。

[《孫子八陣圖》]

1卷。佚。《隋書·經籍誌》始見著錄。《通誌·藝文略》同。《日本國見在書目》作2卷。佚撰者名。八陣內容不詳。《周禮·春官》鄭玄註雲:“孫子八陣,有蘋車之陣。”知其有車陣。蘋如同屏,蘋車是有掩蔽、防護裝置的戰車。杜牧引《軍誌》有“四頭八尾,觸處為首,敵沖其中,兩頭俱救”等語(《孫子十家註·勢篇杜牧註》);《李衛公問對》卷上引此內容,謂是諸葛亮八陣,非孫子八陣;張預稱此語是“《八陣圖》曰”(《孫子十家註·九地篇》張預註)。三家所註出處已不相同。由於孫子八陣圖內容不詳,故後人多附會者。《武經總要前集·本朝八陣法》謂八陣為方、圓、牝、牡、沖(衡)方、罘置、車輪、雁行。王應麟《小學紺珠·制度類·八陣》謂此為孫子八陣。不可靠。

[《吳孫子牝牡八變陣圖》]

2卷。佚。《隋書·經籍誌》始見著錄,《通誌·藝文略》著錄同。書名原缺“牡”字,中華書局1982年版《隋書》據《歷代名畫記》補。佚撰者名。《銀雀山漢墓竹簡(壹)》中有《雄牝城》篇,以地形高下為據談可攻與否。牝牡,猶言陰陽,《淮南子·地形訓》:“至陰生牝,至陽生牡。”又雲:“凡地形……後陵為牡,溪谷為牝。”

[《孫子兵法雜占》]

4卷。佚。《隋書·經籍誌》始見著錄,《通誌·藝文略》著錄同。佚撰者名。疑《太平禦覽》卷328所引《孫子占》即此書,其中講到:“三軍將行,其旌從容以向前,是為天送,必亟擊之,得其大將。三軍將行,其旌旗墊然若雨,是為天?,其師失。 三軍將行, 旌旗亂於 上,東西南北無所主方,其軍不還……”與《孫子兵法》“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的思想大相逕庭,顯系後人偽托。

[《吳孫子三十二壘經》]

1卷。佚。《舊唐書·經籍誌》始見著錄。《新唐書·藝文誌》、《通誌·藝文略》等亦有著錄。佚撰者名。《太平禦覽》卷375引《吳孫子三十二壘經》之文有:“靈輔曰:‘移車移旗,以順其意;銜枚而陣,分師而伏;後至先擊,以戰則克。’” 講的是戰陣部署及指揮問 題。《通誌》作《吳孫子三十三壘經》,後面的“三”當是“二”之誤。

[《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

佚。《漢書·藝文誌》著錄。佚輯者名。此書著錄的篇、卷數與《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所記“孫子十三篇”相差很大,二者應均有所據。《史記》兩言“十三篇”意在強調十三篇為孫子親著。《漢誌》著錄之書則可能是孫子十三篇之外的以“孫子”命名的兵書。如《孫子八陣圖壹卷》、《吳孫子牝牡八變陣圖二卷》、《孫子戰鬥六甲兵法壹卷》等,銀雀山出土的 《吳問》、《四變》、《黃帝伐赤 帝》、《地形》、 《見吳王》 等佚文, 《通典》、 《武經總要》、 《孫子十家註》所引孫子佚文等,***20余篇、卷,似大都在“八十二篇圖九卷”之中,它們在此書中應是獨立編排,不與十三篇相混雜。

[《孫子略解》]

壹題《魏武帝註孫子》、《曹註孫子》。此書曹操自稱“略解”。書中舉有擒呂布例,此事在建安三年(198),成書必在此後,此書不同版本內容略有差異。如孫星衍《平津館叢書》影宋刊《孫吳司馬法》本有曹註312條;《宋本十壹家註孫子》則有曹註321條。曹註受漢儒治經的影響,重名物訓詁;但他本人又是軍事家,有“禦軍三十年”之經驗,更重實際應用。因此,其註理論性、實踐性兼備,是諸家註中最全面者。其主要特點:壹是訓解簡潔而多能得其要旨。如註《勢篇》“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句說:“部曲為分,什伍為數”:註《行軍篇》 “令之以文,齊之以武” 句說。 “文,仁也;武,法也”;註《作戰篇》“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句說,“鈍,弊也;屈,盡也”。文字簡煉切要,對於後人理解《孫子》本義具有創造性意義。壹是少量征引他書言論、史例及個人實踐經驗等闡發《孫子》微旨,有的有新的發揮。如《作戰篇》“取敵之利者,貨也”句註引《三略》之言說:“軍無財,士不來; 軍無賞,士不往”; 註《謀攻篇》“將能而君不禦者勝”句:“《司馬法》曰:‘進退惟時,無曰禦人也’。深得其意並足令人舉壹反三。同篇“用兵之法,十則圍之” 句下註雲: “以十敵壹 則圍之,是將智等而利鈍均也。若主弱客強,不用十也,操所以倍兵圍下邳卻生擒呂布也。”這種參證、例釋雖不多,但開後來《孫子》註家以例釋義之先河;其不拘泥於章句的思維方式則可啟人意智。三是曹註本在文字校勘方面有很大價值。其註中有“壹雲”、“壹作”、“三本作”之類的話,說明曹操曾用不同版本的《孫子》進行過參校。宋《武經七書·孫子》就是以曹註本為底本進行校勘的;《十家註》本也深受其影響。曹註本、《武經》本、《十家註》本三本相較,曹註本仍有獨勝之處。如《勢篇》曹註本

“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武經》本無“圓”字,不如曹註本;《十家註》本《九地篇》臆增“焚舟破釜”,則較曹註本劣甚。但曹註也有不足,有的因過於簡略而言不盡意;有的則不夠準確, 如謂 《形 篇》之“九天”、“九地”是指天時、地利即是。 關於此書版本, 《隋書·經籍 誌》著錄為二卷, 並註: “梁三卷”; 《舊唐書·經籍誌》作十三卷;《新唐書·藝文誌》、《宋史·藝文誌》作三卷;《群齋讀書誌》則作壹卷。此後各代官私書目壹般有著錄。曹註《孫子》歷代均受重視。至宋神宗時,頒行《武經七書》,只有《孫子》有曹註。另外,各代流傳的《孫子》集註本中都有曹註。《十家註》本後成為《孫子》流傳的又壹重要版本系統。

可見《武經》系統、《十家註》系統都是在曹註本基礎上形成的。除此之外,曹註單行本自身也作為《孫子》的壹個重要版本而繼續流傳。

[《孫子兵書接要》]

壹題《兵法接要》。佚。《新唐書·藝文誌》、 《蘇州府誌》、 《山東通 誌》均著錄為孫武撰。誤。《三國誌·武帝記》:曹操“抄集諸家兵法,名曰《接要》”。《隋書·經籍誌》:“《兵書接要》壹卷,魏武帝撰”。另有“《兵書接要》三卷,魏武帝撰” 等, 疑二者為壹書。 《舊唐書·經籍誌》 著錄此書題 “接”作“捷”。古“接”、“捷”通,意為掌握兵書要領之捷徑。此書可能有似於今之兵法類編。《太平禦覽》卷8、卷11中引有此書佚文,系雜占之語,說明書中有雜占類兵法語錄。

[《孫子兵法》三國]

三國魏曹操、 王淩集解。 1卷。 佚。王淩死於嘉平三年(252),年書當在此前。孫星衍《孫子十家註·序》懷疑《通典》引“王子曰”的“王子”指的就是王淩。從《通典》所引“王子”幾處註文看,其註語言精練,側重疏義,善用比喻。如註《計篇》“卑而驕之”句說“善用法者,如貍之於鼠,力之與智,示之猶卑,靜而下之”;註“賞罰孰明”說:“賞無度,則費而無恩;罰無度,則戮而無威”;註《虛實篇》“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句說:“壹貓當穴,萬鼠不敢出;壹虎當溪,萬鹿不敢過”。詳細內容已不可知。曹註內容見《孫子略解》。

[《孫子兵經》]

張子尚註。佚。《隋書·經籍誌》將此書著錄於魏武、 王淩集解 《孫子兵 法》和賈詡抄《孫子兵法》之間。從位置上看, 是將作者看作三國時人。 支偉成 《孫子兵法史證·序》中說:“魏王淩、張子尚、賈詡,吳沈友,並有箋註”,稱其為魏人,似亦據此。 這是最早用 “兵 經”命的《孫子》書。據《官板書籍解題略》,日本昌平阪學問所存《十家註孫子》中有張子尚註。

[《敦煌晉寫本孫子註》]

是書僅存殘頁, 由日人大谷光瑞 (壹說香川默識) 《西域考古圖譜》 收 錄。後羅振玉編入《漢晉書影》中,定為晉代寫本。殘頁中間有橫向界欄,上下各8行, 現只殘存連接著的兩下半頁, *** 16行。第1-13行是《謀攻篇》結筆的壹部分,第14行可能是空行或註文,第15行應是《形篇》篇題,第16行為《形篇》 開頭的下半句。 內有雙行夾註 兩條。殘頁之文與存世版本內容上有些差異,如第4-6行“不知三軍之任而同三軍之權則軍士疑覆矣”。其下有註:“覆敗也”,今本“任”、“權”互到,且無“覆”字。這說明,此書是不同於傳本,今已佚失的又壹《孫子》註本。

[《孫武子行軍氣色雜占》]

托名孫武, “大約宋初人所為” (《琳瑯秘室叢書》)。《讀書敏求記》著錄, 《九賢秘典》中收錄。 內含《軍 勝氣象》、 《城吉氣占》、 《戰陣氣象 占》、《陰謀氣象占》、《暴兵氣占》、《伏兵氣占》、《雲霧占》7篇。大致講通過觀察軍隊上面“氣”的形狀、顏色等來預測敵人動向,權衡利弊和應采取的對策。多數內容無科學依據。

[《孟氏解詁》]

壹題 《孟註孫子》、 《孟氏解孫 子》。2卷。《隋書·經籍誌》 始見著 錄。宋後不見單獨著錄,可能其註收入集註本後,單行本不久即佚。其註現存《十家註》系統各本中。註留下來的甚少,可能有缺佚。內容偏重文字訓詁,較少思想闡發,但亦多有可註意者。 如註 “我不欲戰,畫地而守之”為“以物畫地而守,喻其易也”, 甚得其意。 註 《計篇》 “道者, 令民與上同意也” 之“道”為 “權術”,與諸家註異,可為壹家之言。舊本多將其註置於杜牧之後,有的甚至放在諸唐人之後,宋人之前,比較混亂。孫星衍校《十家註》本始將其定位於曹註之後。唐人之前。

[《孫子兵法秘要》]

佚。《北堂書鈔》卷115《將帥四》“思計如饑”句註說:“《孫子兵法秘要》 雲:‘良將思計如饑, 所以戰必 勝,攻必取也。’”可知隋唐之際曾有此書。然十三篇中無此言。當是孫子佚文或是《秘要》註文。

[《蕭吉註孫子》]

佚。《通誌·藝文略》始見著錄。1卷。《宋史·藝文誌》同,並雲:“或題曹、蕭註”,如此,則當是曹操和蕭吉的集註。 《國史經籍誌》 著錄為3卷。 《崇文總目》作“蕭古註”,“古”當是“吉”之誤。民國蕭天石撰《孫子戰爭理論之體系》稱。作者曾於蘭陵書院見過此書抄本。

[《群書治要·孫子》]

《群書治要》為魏徵等人選編的經史百家中有關國家興衰言論之書。其中卷33摘有 《孫子》 之要者近千字,無篇 題,壹以貫之,並帶曹註。選錄的主要內容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慎戰、愛卒、唯民是保、知彼知已等,作戰指揮方面的內容所摘甚少。所摘之文與傳本有壹些差異,可據之考察《孫子》及曹註在唐代的流傳情況,為校勘 《孫子》 本文提供參考依 據。

[《李筌註孫子》]

《新唐書·藝文誌》著錄為2卷,《通誌·藝文略》、《宋史·藝文誌》作1卷,《郡齋讀書誌》作3卷。其註現存《十家註》系統各本中。李筌註的特點是“約歷史,依《遁甲》”註解《孫子》內容。較多運用史例解釋軍事原則,對於人們理解 《孫子》 精義很有幫助。同時用 《遁甲》作註,為人們了解兵陰陽家的情況提供了壹些資料。 另外, 他較早註意 探討 《孫子》各篇次序與其思想脈絡的 關系, 為後人系統理解孫子思想開辟了 新的思路。 其註釋也有壹些新的發現, 如 註 《虛實篇》“飽能饑之”句就較曹 註為佳。曹註為 “絕糧道以饑之”,失之偏狹。李筌註:“饑敵之術,非止絕糧道”,並舉高穎所獻平陳之策,司馬景王討諸葛誕之謀,李密疲弊宇文化及之事以證之,認為“但能饑之則是”,比曹註更符合孫子本義,也更具有普遍指導意義。但用 《遁甲》 作註,難免有荒誕不經之 處。

[《杜佑訓解孫子》]

現保存在《通典》內。撰者杜佑。其中《兵》典多以《孫子》之言為目,取歷代事例及他人之言加以印證和解釋。文中大量引用 《孫子》 文句並有的加以訓 解,後人將其訓解收入《十家註》中,成為其中壹註家。其註多同曹註,間有個人闡發。其中保存了“吳子問”等部分《孫子》佚文和 “王子”、 蕭世誠等人註解 《孫子》的佚文,《通典》所引《孫子》之文有些與傳本有異,對考察唐代 《孫 子》傳本情況和校勘 《孫子》 有重要價 值。

[《杜牧註孫子》]

約作成於大中三年(489)四月前。原書是在曹註本的基礎上作的註,實際是二者的集註,分上、中、下3卷。現傳世《杜牧註孫子》單行本,如《石室秘笈兵書》五函本、清抄本等,乃是從原書中輯出的本子。 《新唐書·藝文誌》、 《郡齋讀書誌》亦著錄為3卷;《直齋書錄解題》作2卷;《通誌·藝文略》則作1卷。 其註後被收入 《五家註孫子》、 《十壹家註孫子》等集註本中。杜牧註孫子條數多,內容豐富,質量亦高,是曹操之後的第二大註家。他對孫子思想從總體上認識比較全面,認為“武之所論,大約用仁義,使機權”(《孫子註序》),較有些學者只見其詐不見其仁即進而褒貶為有見;註解註重“經邦致用”,從現實出發,總經新的經驗教訓,因此多有發明;大量征引史例和其他經典言論,以闡發《孫子》本旨,甚博而詳,彌補了曹註過於簡略的不足。如《勢篇》:“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 句,曹註僅 “皆 毀形匿情也”壹句;杜牧註;“言欲偽 為亂形以誘敵人,先須至治,然後能為偽亂也;欲偽為怯形以伺敵人,先須至勇,然後能為偽弱也。”意新言詳,同時也深化了曹註的思想。歐陽修《孫子後序》稱杜牧 “其學能道春秋戰國時事, 甚博而 詳”。但杜註亦有不足,陳?以“闊疏”貶之。

[《曹杜註孫子》]

曹操、 杜牧集註。《宋史·藝文 誌》最早著錄。3卷。杜牧《註孫子· 序》說:“予因取孫武書,備為之註,曹之所註, 亦盡存之, 分為上、中、下三 卷。”可知《杜牧註孫子》原書即是曹、杜集註,而非杜牧單註。

[《陳?註孫子》]

《新唐書·藝文誌》始著錄。 1卷。《郡齋讀書誌》作3卷,《宋史·藝文誌》著錄《五家註孫子》中有其註。此書已不見,單行本亦亡。其註現存《十家註》系統各本中。《郡齋讀書誌》說,“以曹註隱微,牧註闊疏,重為之註”。歐陽修《孫子後序》中將其與曹操、杜牧註並稱為“三家註”,其註雖在數、質量上均不若曹、杜,但也有不少糾謬補闕的新見,為後人所重。如《軍爭篇》“餌兵勿食”句,李筌、杜牧將“食”解為敵人造設的毒水、毒食、毒酒等,要求軍隊對此不要飲食。顯為謬誤。陳?指出,“餌兵,非謂置毒也”,謂“敵若懸利,不可貪也”,做出了正確的解釋。

[《賈林註孫子》]

《新唐書·藝文誌》始著錄。 1 卷。《崇文總目》、《通誌·藝文略》、《宋史·藝文誌》同。《國史經籍誌》作3卷。其註曾收入《紀燮集註孫子》,此書已不可見,單行本亦亡, 現存 《十家註》系統各本中。賈林註比較簡略,影響不是很大,但亦時有可采者。 如 《九地篇》“是故散地則無戰”句,賈註:“地無關闥,卒易散走, 居此地者, 不可數 戰。地形之說,壹家之理;若號令嚴明,士卒愛服,死且不顧,何散之有?”不拘成說,有利於防止理解上的片面性和絕對化。

[《紀燮集註孫子》]

壹題《紀燮註孫子》。3卷。佚。《郡齋讀書誌》原本書作“集註”;衢“註”前無“集”字。但二本都說“唐紀燮集唐孟氏、賈林、杜佑三家所解”,可知此書應是集註,而非紀燮單註,但謂孟氏為唐人則誤。 史籍中亦末見有紀燮註《孫子》的內容。

[《五家註孫子》]

《宋史·藝文誌》著錄。3卷。 佚。佚輯者名。五家為曹操、杜牧、陳 ?、賈隱林、孟氏。疑賈隱林與賈林為 壹人,此書將孟氏置諸唐人之後,《十家註》 亦然,說明後者很可能是在 《五家註》的基礎上擴編而成。《宋史》之後即不見著錄,是《十家註》出現後,此書不久即亡。

[《梅聖俞註孫子》]

《郡齋讀書誌》著錄為3卷,《通誌·藝文略》則作1卷。現存明末梅士生刻本1卷。《十家註》 系統各本中有其註。所註條數甚多,在十壹家中僅次於張預。其註註重探究《孫子》本義,時能正誤補遺;語言也比較簡潔洗練,頗顯詩人遣詞用字功力。如《行軍篇》“先暴而後畏其眾者,不精之至也” 句, 前人多將 “眾”解為敵人,梅註認為是“先行乎嚴暴,後畏其眾離,訓罰不精之極也”,解釋為內部管理上的問題,始切本意。其註《九地篇》 “投之亡地然後存” 句說:“地雖曰亡,力戰不亡;地雖曰死,死戰不死;故亡者,存之基; 死者, 存之本 也。”言簡意粹,甚為精彩。歐陽修對其註評價甚高,認為當與曹操、杜牧、陳?“ 三家並傳而後世取其說者往往於吾聖 俞多焉”(《居士集》 卷43 《孫子後 序)》。朱熹則認為其註不及杜牧。

[《朱服校定孫子》]

《宋史·藝文誌》著錄。3卷。校定者朱服、何去非。此書在《武經七書》中。《武經七書》於元豐三年(1080年)四月開始校訂,大約在元豐七年至八年頒行。此書校勘精審,又是官方鄭重頒行,因而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元豐時官刊本已不可見, 現北京圖書館藏有清影宋 《武經七書》25卷本(白文);明初刻本(有曹註);日本靜嘉堂文庫有原?宋樓藏宋刊本(白文),《續古逸叢書》據以影復。該書流傳註解本甚多,影響較大的有施子美《施氏七書講義》,劉寅《武經七書直解》, 趙本學 《孫子書校解引 類》,黃獻臣《武經開宗》,朱墉《武經七書匯解》等。從而形成了孫子書最大的《武經》傳本系統。此書在文字上與曹註本相近,而與《十家註》本差異較大。

[《宋刊武經七書》]

原藏於陸心源?宋樓,光緒三十二年(1906)被日本巖崎氏購去,現藏東京靜嘉堂文庫。可能是孝宗時刊本。每頁10行,每行20字,白文無註,字劃剛勁,有歐顏筆意,卷首總目錄頁有“禮部官書”4字九疊朱文大長印。據《續資治通鑒長編》載,朱服校定《武經七書·孫子》有魏武帝註,此本《孫子》無註,陸心源推測, 可能是由元豐刊本削註而 成。此書與《十家註孫子》本差異較大,二者各有優劣。如《九地篇》中,《十家註》本增“焚舟破釜”4字, 不如《武 經》本善。但在《勢篇》中,書《武經》本作 “如轉石於千仞之山者, 勢也”, “石”前缺“圓”字,則不如《十家註》本。

[《清影宋武經七書(四冊)》]

北京圖書館藏。此書總目錄頁上有“虞山瞿紹基藏書之印”、 “鐵琴銅劍 樓”、“菇裏瞿鏞”、“良士珍藏”及北京圖書館藏書五印。白文。上、中、下3卷。每頁10行, 每行20字。 摹寫甚 好,字體俊秀。版式與陸心源《?宋樓藏書誌》所言宋刊《武經七書》本同,二者似同出壹源。

[《王皙註孫子》]

《郡齋讀書誌》、《通誌·藝文 略》、《文獻通考》均著錄3卷。單行本已佚,其註現存《十家註》系統各本中。《郡齋讀書誌》 稱: “皙經古本校正闕 誤,又為之註。”《作戰篇》“近於師者貴賣”句,王註 “師” 為“市”;《勢篇》“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句,王皙註謂 “必” 當作“ 畢”。這些意見均與簡本相合。《郡齋讀書誌》所言當有所據。其釋義也時新見。如認為《九變篇》之“九”乃“數之極,用兵之法,當極其變耳”;註《虛實篇》“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句說:“兵有常理,而無常勢;水有常性,而無常形;兵有常理者,擊虛是也;無常勢者,因敵以應之也。”精譬而富有哲理。但其註也有錯誤,如將“以?投卵”之“?誤作“鍛”,並註為“冶鐵”即是。

[《何氏註孫子》]

《郡齋讀書誌》著錄。3卷。並 稱:“右不題姓氏,近代人也。”《崇文總目》 題為何延錫註,2卷。 單行本已 佚。其註存《十家註》系統各本中。何註條數不多, 理論挖掘較少, 征引事例甚繁,對於普及《孫子》之義有幫助,但新見不多。作者受儒家正統思想影響較深,有些觀點有誤。如認為“伊、呂、聖人之藕,豈為人間哉” (《用間篇》註) 即 是。註中保留了壹些《孫子》佚文,有壹定史料價值。

[《張預註孫子》]

《通誌·藝文略》著錄。1卷。其余書目不載。可能其註收入《十家註》後單行本不久即亡佚。現存《十家註》系統各本中。其註在十壹家中數量最多,註意《孫子》各篇之間的內在聯系,而不單是訓解字、詞,在探討《孫子》自身理論構架、系統理解 《孫子》 思想方面有所前 進。在對《孫子》壹些詞、句的解釋和闡發上也多有新見。如註《軍爭篇》“朝氣銳”句為:“朝喻始,晝喻中,暮喻末,非以早晚為辭也”,糾正了前人的錯誤說法;對《九地篇》“將有五危”的解釋,註意各條之間相互制約的關系,反對“壹守而不知變”,甚有見地。征引史例貼切精練,無牽強堆砌之煩,博而切要,文字亦好,才華氣勢,有似杜牧。其註引錄較多《孫子》佚文和諸葛亮、李靖等人的言論,有壹定的史料價值。

[《武經龜鑒》]

此書作成於宋高宗時。孝宗曾親為之作序,並令“選擇兵官,各賜壹本”(《續資治通鑒》卷140)。《直齋書錄解題》、《文獻通考》均著錄為20卷。現上海圖書館藏有宋刻本,北京圖書館分僅存卷1大部和卷2數節。撰者王彥。此書基本體例是舉歷代有關事例解釋、論述《武經七書》中的軍事原則,意在普及和實際運用。如對《孫子》,書中設《將孰有能》、《法令孰行》、《勢者,因利而制權也》等若幹子目,分別舉例並加以論述,使將官領悟《孫子》精義,以便於戰爭指導。

[《十壹家註孫子》]

輯者不詳,但《宋史·藝文誌》錄有吉天保輯《十家孫子會註》,學者多認為即是此書。所輯註家為三國曹操,梁孟氏,唐李筌、賈林、杜佑、杜牧、陳?、宋梅堯臣、王皙、何氏與張預。刊於南宋孝宗年間(1163-1189),最早著錄於尤袤《遂初堂書目》。分上、中、下3卷。此書宋、明、清代版本頗多,並有日本寬文年間刊本和朝鮮楓山官庫活字本,以清孫星衍校本《孫子十家註》刊印和翻刻最廣。由於該書不但為《孫子十家註》傳本系統的先河,而且刻工精善、內容豐富,故為近世研究 《孫子》 者所重 視,尤其在校勘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宋本十壹家註孫子》]

此書現有上海圖書館藏3卷本;北京圖書館藏卷足本殘本兩種。 中華書局 1961年影印本、1962年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本為目前通行版本。此書清孫星衍沒有見過,與明本、孫校本相比, 有許多獨善之處。 如 《勢篇》“故能擇人而任勢”句,杜牧註“……張遼、李典、樂進將七千余人守合肥……”《道藏》本、孫校本等“七”皆作“壹”。《資治通鑒 ·建安二十年》 所記與宋本 《十壹家註》 同,是宋本作 “七”獨善。《軍爭篇》“此治氣者也”句下註,明本、孫校本等較宋本《十壹家註》 缺500余字。 此本當更接近於宋 代初刻本原貌,是孫子書最珍貴的版本之壹。

[《十家註孫子》]

《官板書籍解題略》著錄,日本昌平阪學問所存本。 無輯者姓名。 十註家 為:曹操、王淩、張了尚、貢詡、李筌、杜牧、陳?、孫鎬、梅堯臣、王皙。與現存《十家註》相較,此書無孟氏、杜佑、賈林、何延錫、張預, 而多王淩、張子 尚、賈詡、孫鎬,出入較大。此書是何人所輯,與吉輯本有無關系,尚不清楚。

[《施氏七書講義》]

施子美解。此書現存最早刻本為金朝刻本,民國16年(1927)又有自強書局石印本。 日本有慶長、 元和、寬 永、元祿和文久年間刊本,而以文久3年(1863)東都官版書籍發行所本最為流行,也較精善。施氏註解詳明條理,多引戰史及歷代兵家語錄以相參證,表明作者個人的觀點,宜於讀者比較、鑒別。對《孫子》本意多有闡發。此書開創後世兵書標題講章之先河,在中國兵學史上有壹定地位。

[《孫子發微》]

宋陳直中撰。佚。《溫州經籍誌》著錄。《止齋文集》卷40中存陳傅良為此書所作序。從陳序看,此書是作者有感於南宋朝延偏安壹隅五、六十年,“士大夫懷安顧恥言兵”,為濟時救世而作,強調“兵事尚變”,反對對《孫子》“以訓詁求之”。書中內容吸取了古人的壹些有價值的見解和當時壹些將領的實踐經驗,參以已意進行闡發,側重於實際運用。

[《孫子解並武經簡要》]

宋奇撰。2卷,佚。《宋史·藝文誌》著錄。內容、作者情況均不詳。

[《孫子釋文》]

撰者潘可大。戴表元《剡源文集》卷8中有《潘可大孫子釋文序》,故知有此書。後不見著錄,是早亡佚。戴序稱,此書折衷《孫子》之意,“稱仁人之兵,主於除天下之害, 其殺之也, 所以生之”,“本 《孫子》所末講, 而學《孫 子》之家所末悉”,“其心仁,其術慎,其於詐利也遠矣”。從戴氏之言可窺見此書內容之大端。

[女真文《孫子兵法》]

譯者不詳。據《補元史藝文誌》記載有“女真字孫臏兵法”,《孫臏兵法》自漢代失傳,1972年始由山東臨沂出土竹簡本。 古人長期疑孫臏與孫武為壹 人,二人所著為壹書,所以疑此“女真字孫臏書”即《孫子兵法》之訛,從金朝女真人武舉必考“孫吳書十條”的記載,也可以證明《孫子》必有女真文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