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顧:訪問;茅草屋。最初是關於漢末劉備拜見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誠,壹再邀請。
出自:三國誌蜀諸葛亮《師表》:“先帝不克其臣,受其指控而委屈,草中照顧其臣。”
解讀:始皇帝並沒有因為我地位卑微,學識淺薄而降低身份,三次來山寨看望我。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和賓語;帶著贊美。
2、望梅止渴
解釋:本義是酸梅,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解渴。比喻願望不能實現後,用幻想來安慰自己。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假說天下》:“吳偉在戰鬥中迷了路,全軍口渴,所以說:‘前日有大梅林,故赦子,酸甜解渴。“士卒聞之,滿嘴水,可得前源。”
釋義:魏武帝出遊時缺水,大軍口渴,於是下令:‘前面有大梅林和李子,酸酸甜甜的,可以解渴。兵士聽了,口水都流出來了,好和前源取得聯系。
語法:聯動;作謂語、賓語和定語;帶有貶義。
3、拋磚引玉
解釋:拋磚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觀點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觀點或好作品。
出自:松石道元《景德鄧川錄》卷十:“比引玉,卻引壹墜。”
解讀:我試圖扔壹塊磚把玉帶回來,卻得到了壹個吊墜。
語法:聯動;As謂語、定語、賓語、從句;用於謙虛。
4.稱鹿為馬
解釋:指著那只鹿,說它是壹匹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自:漢武帝司馬遷《史記》:“趙高欲亂,恐群臣不聽,先設檢點,獻鹿為二,曰:‘馬也。’二世笑著說:‘丞相有錯嗎?稱鹿為馬。左問右問,左問右問,或沈默,或說馬壹順趙高。"
解讀:趙高想搗亂,怕大臣們不聽,就先做了個實驗,送給秦二世壹頭鹿,說:‘馬。’學妹笑著說:‘妳錯了嗎?做壹匹鹿的馬。問周圍的人,有人沈默,有人說馬迎合趙高。"
語法:兼職風格;作謂語、賓語和定語;帶有貶義。
5.聞到小雞在跳舞
解說: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誌報效國家,人民及時奮起。
出自唐代方《晉書·祖逖傳》:“半夜聽見雞叫,覺得不是什麽難聽的聲音。”為了跳舞。"
解讀:半夜聽見野雞叫,踢了劉坤壹腳,說‘這不是惡心的聲音嗎。’所以我跳舞了。
語法:聯動;作謂語;帶著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