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冀州:在今山西、河北兩省西部和北部地區,還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壹部分地區。
2、兗州:在今河北省東南部、山東省西北部和河南省東北部地區。
3、青州:東至大海、西至泰山,在今山東東部地區。
4、徐州:在今山東省東南部和江蘇省北部地區。
5、揚州:在今江蘇、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地區,還有浙江、江西兩省部分地區。
6、荊州:在今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河南,貴州壹帶。
7、梁州:在今陜西南部和四川省以及四川省以南壹些地區。
8、雍州:在今陜西中部北部,青海東南部和寧夏壹帶地區。
9、豫州:在今河南省大部、山東省西部和安徽省北部地區。
擴展資料:
“九州”是中國的別稱,又名漢地、中土、神州、十二州,最早是記載於先秦時期的古籍《尚書·禹貢》之中,是中國漢族先民自古以來的民族地域概念。
在戰國時期九州就成為古代中國的代稱,到晉朝“九州”又成為漢族地區的代稱,稱為“漢地九州”。壹般意義的九州是《尚書·禹貢》中記載的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豫州,這是大禹劃分的九州。
不過不同的古籍對於九州名稱有不同的記載,比如《爾雅·釋地》中記載的九州就是冀州、兗州、幽州、徐州、揚州、荊州、營州、雍州、豫州,將《尚書·禹貢》中的青州、梁州換成了幽州、營州。《周禮·職方》中又將徐州、梁州換成了幽州、並州。
《呂氏春秋·有始覽》中將梁州換成了幽州。雖然不同的書有不同的記載,但這也都是為了體現當時人們的地域概念。《尚書》體現的是夏朝人們的地域概念,《爾雅》體現的是商朝人們的地域概念,《周禮》體現的是西周人們的地域概念,《呂氏春秋》則體現了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的地域概念。
最初大禹為把天下劃分為九州是因為在遠古時期人們都是要依靠大河居住的,四大文明古國都是發源於河流流域。人們從事農業生產對於河流是極度依賴的,當然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人們壹方面受河流的幫助,壹方面又飽受水患的威脅。大禹治水時中國還處於部落聯盟制度,所以大禹就將天下劃分為九州以便於更好的統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