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興),1904年11月25日生於成都壹個舊式的大家庭中。
1920年秋巴金進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讀書,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下,大量閱讀西方文學和社會科學著作,尤其受到社會主義思潮中無政府***產主義理論的影響。1921年與朋友壹起參與半月社和均社等社會團體的工作,1922年開始發表詩歌創作。1923年4月離開成都,到上海、南京等地,並在東南大學附中讀完中學。1925年與朋友組織民眾社,辦《民眾》半月刊,並從事無政府主義的理論探索和社會運動。
1927年巴金赴法國巴黎求學,這期間積極參與營救被美國政府陷害的意大利工人領袖薩坷、凡宰特的國際性活動,並受其影響寫作了中篇小說《滅亡》,歌頌為理想而獻身的革命青年。1929年回國後,因無政府主義運動已經失敗,將絕望與憤怒的心情寄托於文學虛構。所創作的小說有兩大主題:壹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會專制制度的罪惡,代表作有《春天裏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熱烈、真誠,文字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
巴金於20世紀30年代起在上海定居,又不斷到南方和北方去旅遊,寫下了大量的散文遊記。1934年秋去日本,寫作小說《神》、《鬼》、《人》,風格漸趨平和穩健。1935年回國參加朋友創辦的文化生活出版杜,任總編輯。編輯了《文學叢刊》、《譯文叢書》、《文化生活叢書》等大型叢書,在發現文學新人,推薦優秀作品方面,為20世紀30-40年代的新文學事業做出積極的貢獻。
抗戰爆發以後,輾轉於廣州、桂林、上海、重慶等地,將理想融入知識分子的民間出版事業。抗戰後期創作風格轉變,以描寫現實生活中的小人物為主,表現出深厚的人道主義,代表作有中篇小說《憩園》、《第四病室》、《寒夜》等。1946年返回上海定居。
1949年以後,歷任全國文聯三、四屆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主席,作協上海分會主席、名譽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收獲》和《上海文學》主編,歷任第壹、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六、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現任中國作協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多次出國訪問,創作了大量散文遊記,以及反映朝鮮戰爭的短篇小說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以歌頌新的時代和歌頌英雄為主調,並與作家靳以創辦合編大型文學刊物《收獲》。
1958年到1962年,《巴金文集》14卷陸續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以致失去愛妻。1973年起悄悄翻譯俄國民主革命家赫爾岑的回憶錄《往事與隨想》。
1978年"文革"結束後,以沈痛的心情反思知識分子在20世紀所走過的道路和教訓,並以個人為解剖對象,寫作了五卷《隨想錄》(包括《隨想錄》、《探索集》、《真話集》、《病中集》、《無題集》),總結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教訓,挖掘知識分子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國現代文學館和文革博物館,寫得沈重、真誠、深刻,被文化界譽為是"壹部說真話的大書"。
巴金1982年獲意大利"但丁國際獎",1983年獲法國"榮譽軍團勛章",198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85年獲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外國院士稱號,1990年獲前蘇聯"人民友誼勛章",1990年獲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創設特別獎",1993年獲亞洲華文作家文藝基金會的"資深作家敬慰獎",1998年獲第四屆上海文學藝術獎傑出貢獻獎。
巴金晚年出版隨筆集《再思錄》、整理出版《巴金全集》(16卷)、《巴金譯文全集》(10卷)等。由於在思想上和文學上的突出成就,也由於在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道路探索上的典型性,80年代以後壹直成為學術界研究中國20世紀文學和知識分子道路的重要對象,自1989年起,全國***召開過四屆巴金國際研討會,出版過十幾種研究年譜、傳記和理論專著。
信報上海專電(特派記者 趙明宇)記者昨天獲悉,巴金的女兒李小林已經明確拒絕上海作協關於設立“巴金文學獎”的提議。
巴老去世後,上海作家協會有關人員為紀念巴金,提出兩個建議:壹是把“上海文學發展基金會”改名為“巴金基金會”;二是設立“巴金文學獎”。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趙長天告訴記者,巴金女兒李小林對前者沒有表態,但對“巴金文學獎”明確表示反對。
“李小林說,壹方面巴老生前為人非常低調,不喜歡如此張揚;另壹方面巴金清醒前就表達過,認為國內文學獎項已經有點太多。”
1990年,由巴老和另外兩人提議成立的上海文學發展基金會成立,巴金任會長。當時巴老將自己在日本獲得“國際著名文化人士獎”所得的500萬元獎金都捐給了基金會。趙長天說,當時巴老在設置這個基金會時就說過,我們的工作不是錦上添花,而是拾遺補闕,要通過壹些實際的工作切實地幫助作家,尤其是生活苦難的作家解決壹些問題。15年來基金會圍繞這壹方向開展了許多工作。
巴金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周立民表示,巴金文學研究會也正在考慮以某種方式永久地紀念巴金,但目前方案還不成熟,不便對外透露。他們準備在25日舉行的“第八屆巴金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與海內外學者***同探討這壹問題。
本報獻的花籃擺放在展廳門前 信報記者 趙明宇/攝
現場探訪巴金圖片展被鮮花包圍昨天上午,巴金圖片展在上海作家協會靜靜開展。壹天內,前來參觀的上海市民絡繹不絕,在回顧巴金壹生足跡的同時,也奉上懷念之情。本報記者代讀者留言:“《北京娛樂信報》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