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門答臘島名稱的來源
關於蘇門答臘島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壹種認為,蘇門答臘島的名稱來源於梵文samudradvipa,Samudra的意思是“大海”,dvipa的意思是“島嶼”,所以蘇門答臘島在古代被稱為Sumutrabhumi,意思是“光榮而美麗的鄉村”,這個名稱的同義詞是Sumutrabhumi,蘇門答臘就是由此演變而來的。蘇門答臘島古稱安達拉斯,這個名字源於阿拉伯語。數百年前,島上廣泛種植橡膠樹,所以人們稱之為“Pacija”,在印尼語中是“橡膠島”的意思。印尼獨立後,該島贏得了“希望之島”的美譽。蘇門答臘用印尼語寫,英語習慣拼寫蘇門答臘。蘇門答臘這個名字在我國古籍中的記載由來已久,最早的記載在元朝歷史《賽祖紀》中。它描述的是至元十九年(1282),蘇木都刺國,派遣使節出使朝鮮。蘇木都刺是我國史籍中對該島最早的譯名,在《元史》中也被譯為蘇木都刺。明朝在這裏設立了老港宣傳部。後來,它的名字在中國的正史和許多古籍中頻繁出現,但它的譯名並不統壹。清代更名為蘇門答臘,現代書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