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億年前,在今天的非洲加蓬***和國,曾存在著壹個大型的鏈式核反應堆,運轉了很多萬年。
奧克洛(Oklo)是非洲加蓬***和國壹個鈾礦的名字。從這個礦區,法國取得其核計劃所需的鈾。1972年,當這個礦區的鈾礦石被運到壹家法國的氣體擴散工廠時,人們發現這些鈾礦是被利用過的,其含量低於0.711w%的自然含量。似乎這些鈾礦石早已被壹個核反應堆使用過。
法國政府宣布了這壹發現,震驚了全世界。科學家們對這個鈾礦進行了研究,並將研究成果於1975年在國際原子能委員會的壹個會議上公布。
那麽,這個鈾礦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的確,這些鈾礦石是被利用過。法國科學家在整個礦區的不同地方都發現了核裂變的產物和TRU廢物。開始時,這些發現讓人很迷惑,因為用天然的鈾是不可能使核反應堆越過臨界點(而發生核反應的),除非在特別的情況下,有石墨和重水。但在Oklo周圍地區,這些條件是從來都不大可能具備的。
U235的半衰期為七億(7.13E8)年,少於U238的半衰期四十五億(4.51E9)年。從地球形成至今,相比U238更多的U235衰變了。這就說明在久遠年代以前,天然鈾礦的濃度比今天要高的多。實際上,簡單的計算就可以證明,30億年前此濃度為3w%左右。而此濃度已足以在壹般的水中進行核反應。而當時在Oklo附近是有水源的。
讓人吃驚的是,這座核反應堆的構成非常合理。比如,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這個核反應堆有幾公裏,如此巨大的壹個核反應堆,對周圍環境的熱幹擾卻局限在反應區周圍40m之內。更讓人吃驚的是,核反應所產生的廢物,並沒有擴散,而是局限在礦區周圍。
面對這壹切,科學家們承認這是壹個“天然”的核反應堆,將它寫進了教科書,並研究它在核廢料處理方面的價值。但是敢於再向前探索壹步的,就沒有多少人了。
其實現在,很多人都知道這是史前文明所留下的遺跡。也就是說,二十億年前,在今天我們叫做奧克洛的地方,可能存在著高度發達的文明,遠遠超過今天人類的文明。
與這個“天然”的大型核反應堆相比,今天人類所能建造的最大的核反應堆,也顯得黯然失色。
這麽發達的文明,怎麽會衰落以致消失呢?這是耐人深思的。
考古學家開始對以往的成見表示懷疑,他們實地去考察了史詩中記載的戰爭發生的地方,他們果然有了收獲,找到壹些廢墟。那裏有很多粘合著的大塊巖石,感覺不像是壹般火焰燒毀所導致。接著,在印度之外的巴比倫、撒哈拉沙漠以及蒙古的戈壁灘,人們也相繼發現了壹些史前廢墟,並在那裏找到了跟現在核試驗場中同樣的物質。據考證,我們現代人類文明之前,地球上會不會真的存在壹個史前文明,他們發明了核武器,並且因為壹場核戰爭而毀滅?這個大膽的假想如何才能得到更充分的證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