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卑微
A.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理論
不同國家的文化中都有社會發展的理論。比如印度教提出了3000多年社會發展的四個階段,即黃金時代、白銀時代、紅銅時代和黑鐵時代。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孔子講過兩種社會:在李雲,說的是天下為公,道為家,社會是公私分明。到了宋代,邵雍的“黃姬靜氏”思想更加明確,他明確指出社會分為仁、禮、義、智、信幾個階段。提出“君子取天之本,而不取人之本。”
其原文如下:
元、春、仁。春是時間的開始,德是長久的。時間不充實,德行足以使人成長。因此,美德的話是不及時的。衡哲,夏夜,葉莉。夏天是最好的時候。禮貌是美德的文本。盛世必衰,文學不足以救。所以,說話的時候,不說德行。所以說上到第九名是很大的遺憾。利者,秋之義也。秋天是成功的。義即德。壹切有利可圖。義無益於利。所以,有時候妳不說德行。義,冬,智。冬天,還沒到時候。智者,德之衰。有規律的運氣,無規律的兇猛。所以說德行沒說出來也是及時的。所以,有德之人,也有氣質。
可見,邵子所提出的社會發展是有定數的:仁_禮_義_智,仁為壹,當其尚未充滿敬心之時,為二,而此時高低已呈,道已隱,故須以誠君臣,以忠父子,以禮相待。禮儀是美德的文本,文本有時是不恰當的。不恰當的文字經常出錯。所以言聽而不聞,言有時不德,得之則進。故文極盛,太盛則衰。文字不足以拯救它。義三,為利,為秋,當達,為義,是德的壹面,物終為利,為義,但義不以利為功。這個時候,到處都是戰爭,壹戰二戰,有時候言而無信。智慧是四,代表貞潔和正義。對於冬天來說,冬天是不夠的。對於智慧和道德的衰落。這個時候,社會上靠近“仁”的人都是平等的,高低不明,都想回歸“仁”。這個時候是有規律的吉祥,但不規律的兇。
可見,社會發展理論並不是馬克思壹個人的獨創。中國和印度都比馬克思早。根據中國的社會發展理論,馬克思所處的是壹個秋末冬初的社會。社會矛盾非常尖銳,戰爭不斷。馬克思雖然想恢復春日之仁,卻避不開殺氣,實際上是在寒冬之中。這種思想也是歷史性的,因為春天的“仁”還原為秋天的“義”,冬天的寒冷是壹個“崇智”的社會。
有人認為“義”在“仁、禮、智、信”的排序上類似於“仁”:老子有句話:先德後德,先德後仁,先仁後義,先義後禮。最後,如果妳對禮物沒有反應,妳就會把它扔掉。也常說“仁、義、禮、智、信”,但“義”是以“義”為第三,以“利”為詮釋。順序是什麽?朱認為“仁義禮智信”有兩種,壹種是時間觀念,壹種是空性觀念。生而有序,應說“仁、禮、義、智、信”。義是剛果之氣,而事在義則壹分為二。義出於禮。如果說時不時,“仁、禮、義、智、信”不分先後。但人們通常說“仁”而不說“仁”,是因為“仁”與“義”是對立的,“仁”屬陽,義屬陰。生活在兩端,如人們更喜歡“春秋”比“春夏”的時間順序應根據易和邵子的理論,而不是老子的理論。
二、談“仁、義、禮、智、信”
說到“仁義禮智信”,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封建”的東西。其實這不是封建主義,而是中華文明的精髓。馬克思沒有理解“東方文明”,也沒有對中國文明做出總結。把它定義為“封建主義”是中國人自己決定的。如果把中國的孔子定義為“封建主義”,那麽馬克思應該把蘇格拉底和亞裏士多德定義為“奴隸”。他們不是生活在奴隸社會嗎?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厭惡提及孔子,羞於讀他的書。但俗語中經常聽到孔子的聲音,“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三人行,必先我師”...當妳進入現代社會時,妳應該把這些都拋在腦後嗎?他當時提出的道德標準能否成為現代社會的道德標準?
(壹)、要明確儒家和道家的名稱
孔子的社會理想可以說與馬克思的社會理想是壹致的。“上路,天下為公,任人唯賢,踐行信仰,講求和諧……”我們說的是大同世界,不就是馬克思的* * *資本主義嗎?但他的理想並沒有被當時的社會所接受。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都是講王霸的藝術,要強兵這個富國。他們根本沒時間聽他叫囂什麽“禮”“仁”!這樣壹個失意的人,他的理想在他死後沒有被他的弟子實現。他用王霸的技巧贏得了世界之王,並沒有把他當回事。秦始王“焚書坑儒”,漢高祖劉邦可以“撒尿淹死儒”;後來歷代帝王重視孔子,視其為聖人,但只是再次提到“愚忠”和“愚孝”,而《論語》中並未提及。反過來,我們也可以看到“君子關心天而不關心人”和“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行。”孔子如果是“愚忠”或“愚孝”,就不應該離開魯而周遊列國。我不應該要求“如果我用,只需要壹個月,三年就能成功。”歷代皇帝不想實現他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任用人才,書信往來,談和而不同……”,只是想保持王權不變。因為“大師”的理論並不提倡反叛。它提倡“仁、義、禮、智、信”。
(2)如果馬克思知道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應該叫他“同誌”。
“同誌”是誌趣相投的人;因為孔子的社會理想“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任用人才,踐行信仰,講求和諧……”與馬克思的理想社會是壹致的。在大師的《李雲》的下壹段,有壹段對私有制的理解:“大道隱,天下為家……”此外,他所繼承的中國古代哲學也與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相壹致。
我們來比較壹下兩者的區別。
兩種理論的相似之處在於:都主張世界是由矛盾構成的,但中國古代哲學對矛盾的概念更為詳細,而馬克思對矛盾的概念非常簡單,所以我們知道是對立統壹,矛盾不再劃分為抽象的關系。我們只知道他們在互相爭鬥,卻不知道怎麽爭鬥。
差異:
(1)矛盾的兩面是不壹樣的。馬克思關於矛盾兩面的觀點是平等的,對立的。就像兩國打架壹樣,是雙贏的關系。中國古代哲學的矛盾假設是:1剛性,1柔軟;1劍,1順;1給予,1接受;1歌手,1 sum;1動態,1靜態。像天與地。四季節奏和氣候條件是不可改變的。只有天地和諧,萬物才能生長發育。沒有理由任何事情都不應該由上天來做。這些都是天然的。
(2)中國哲學中的陰陽矛盾不是互勝,而是互為根源,互為消長。矛盾分了以後,道就藏起來了,陰陽還在,只是變成了具體事物中最細微的東西。
(3)中國哲學的陰陽矛盾不是鬥爭,而是分化後的鬥爭。道生壹,生二,生三,萬物三。答:兩陽相強,是鬥爭。b:兩個陰器是隔離的,不能通行。就像老子說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c:“壹陰壹陽”的說法,是事物發展中的和諧關系。就拿情侶來說,“夫唱婦隨”,如果兩個人都唱,就會吵起來;如果兩個人不唱了,就該分了;歌唱和跟隨是和諧之道。
(4)中國哲學提出了“矛盾”的發展理論:道生壹,生二,生三,生萬物。陰陽矛盾之後,五行、八卦、六十四卦被引入...除了他們之間的關系,根據他們之間的關系,世界上的壹切都屬於自己的階級。如果把天氣分為春夏秋冬;顏色有青色、紅色、橙色、紫色;情緒分為喜、怒、哀、樂;有五味五調,都對應金、木、水、火、土。他們之間的關系也是相互的,相互的。能否推斷事物的發展變化,取決於對事物的抽象分類是否正確。我國的中醫就是以此為基礎的。孔子的人格分也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也是相互關聯的。仁(木)-命-禮(火)-命-信(土)-命-義(金)-命-智(水)。信-克-智-克-禮-克-義-克-仁。這樣,古代倫理的脈絡就清晰了。師父為什麽強調歸仁?因為仁是慈悲之心,氣之始。歸仁是善的開始,然後才是自然的發展。
(5)以下《禮記》中各種氣質不同:入他國,可知溫良敦厚。這本書的教學也被忽視了;廣泛且易於教授的<音樂>;清凈精微〈易〉教也;《莊經·李》教也;屬於春秋時期的教。所以,詩的失落是愚蠢的;<書>的丟失,虛假;<樂>的損失是奢侈的;<易>是賊之失;<儀式>的丟失是令人討厭的;春秋時期的失落與混亂。所以古人總是辯證地看待問題;凡事都有缺點。
(三)、“仁、義、禮、智、信”是人事和諧體,知天命,盡可能。
儒家對事物的理解是以人事為基礎的。他提出了壹系列社會倫理道德,其中“仁、義、禮、智、信”是最基本的。它的類比仍然是建立天地關系的模擬。地球的地理環境和四季規律是不變的。壹切都是按照“天”的環境生長發育的,才造就了這樣的。所以人要向“天地”學習,知道天道符合自然規律,才能成功。不是憑主觀意誌,妳想成為什麽樣的人。其次,順天叫“元亨利真”,順天叫“我必以誌強”。這充分說明了馬克思關於主觀和客觀的辯證關系。意向在先,那麽就會達成,然後處理事情自然會堅持下去,就會達成壹種自我認知(比如我的生氣,我的憤怒都是我自己的意向)。然後在事業上被物欲牽引,循環往復,越來越做不出事情。在《論語》中,有四件事:無意、無需、無實、無我。而物之始,以無我之心,萬物順應自然之法,謂之善之始,是“元”;之後,壹切都處理得很順利,這叫“家之惠”、“恒”:這樣,妳自然會得到妳想要的結果,這叫利益之和,叫“利”;最後,以義為固本,不讓自己的精神泛濫,得意忘形,保持“無我”,就叫“貞操”。
可見儒家思想的本質並不是給人制造道德枷鎖。但通過心性的修煉,人會處於壹種和諧的心態,這就是所謂的“中庸”。這樣,事情就不會“主觀”“偏執”,從而正確認識世界,使人得到“好”的結果。
(四)“仁、義、禮、智、信”對現代社會的意義:
現代社會應該是壹個崇拜“智慧”的社會,就像過去的社會壹樣;在齊順統治時期,人們崇拜“仁”。當時可以“推其位,為國讓路”,但不允許這樣做。他們怕弄臟耳朵,跑到河邊洗耳朵。夏商周崇“禮”,講禮宜心。這時候有人勸皇帝們為國家讓路,但是沒有人能接受。春秋戰國,禮崩樂壞,之後孔子提倡“義”,想要恢復“李周”,誰也接受不了。這樣,在現代社會,誰“聰明”,誰就有更大的生存權和發展權。所以,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前不可想象的事情都變成了現實。但也因為“智”的飛速發展,人情變得自私冷漠,人變得不信任。之後對“信任”的崇拜應該成為主流,人們渴望建立信用關系和信用體系。以後社會還會崇拜“仁”嗎?應該是這樣的。
(五)現代社會中的“智力”和“情感”
600多年前,宋明理學家朱提出“存義滅人欲”的思想,被視為封建主義的代表,不斷受到抨擊。但總不能去縱人的欲望吧!在資本主義啟蒙運動時期,各種思潮也對教會的禁欲思想進行了抨擊,比如著名的《蜜蜂宣言》,宣稱人是自私的,只有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才能推動社會發展。商品經濟是社會化大生產。沒有強大的需求,就無法保證社會化大生產的維持。所以要調動每個人的積極因素和內心的欲望,欲望越大,需求越強烈。所以提倡放縱也就不足為奇了。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人的情緒和感受都可能成為賺錢的因素。比如,為了滿足人們的名聲,他們可以用顧客的名字給明星命名。有些人突發奇想,知道每個人都有憤怒要發泄,就造了壹把發泄椅,人坐在上面必須先把它砸碎。在壹個崇尚“智慧”的社會裏,只要動動腦筋,沒有理由賺不到錢。自然,這樣壹個社會必須首先打破所有的道德規範,匡匡。所謂“智”,就是“禮”。但是經過這樣壹段時間的發展,智力導致的“道德”敗壞,環境汙染。原子彈可以毀滅幾個地球,“克隆”的人成為新的奴隸。他們沒有父母,沒有親人,只能被別人當做零件。顯然,未來的世界有必要崇拜“信仰”。所謂“信仰”就是“智慧”
綜上所述,中國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尤其是現代人提出的道德標準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