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對楊態度之我見,《西北大學學報》第1985期,第1期;
《中國歷史文獻研究總匯》第五輯《宋代杜工部集註》考辨:
《呂本中與江西宗派圖》,《文學遺產》第3期,1985;
《論盧本中的詩歌創作》,《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第6期,1987;
宋祁與宋代文學的發展,《文學遺產》,第1989期,第1期;
《論自傳體詩人杜甫》,《文學遺產》第3期,1990;
杜甫闡釋史概述,文學遺產,第3期,1991;
《夢窗情話考辨》,《文學遺產》第3期,1992;
白居易的生命意識與文學實踐,《中國社會科學》第5期,1992;
杜甫詩歌敘事藝術初探,《文學遺產》第3期,1994;
杜甫詩歌的倫理內涵與現代闡釋,《文學遺產》,第1995期,第1期;
《唐代通俗詩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第2期,1995;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1998第65438號+0;
白《明代森林經營考略》,《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1995;
仲晶唐寶禪與杜甫後期的禪宗信仰,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1995;
白居易與李商隱,《文學遺產》第3期,1996;
《新樂府版本及序》考證,《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1996;
白居易詩學思想述評,《中國詩學》第5期;
白居易敦煌詩再考證,文學1997 1;
《中國古籍研究》第壹卷日本古抄本白集的來源及校勘價值:
深入挖掘中國詩學的牽制,《文學遺產》第2期,1997;
觀念更新與考證,文學遺產,第3期,1997;
禪宗的美學意義和歷史內涵,《文藝研究》第5期,1997;
白《明代諷諭》考辨,《北京歷史文獻研究新八輯》:
從王璋的樂府詩看白元的新樂府觀,《北師大學報》第5期,1999;
白居易與新樂府詩風,《文史知識》第5期,1999;
《白居易詩詞地理人物筆記考辨》,《文史》2005年第2期;
《啟功先生的中國文化史觀》,《北師大學報》2005年第2期;
《白居易《初》詩校勘劄記匯編》,《河漢比較文學》,第34期,2005年2月;
白居易諷刺詩的語言學分析,《文學遺產》,第1期,2006;
《論中唐時期的道教批判運動》,《清華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全唐詩補校劄記》,《古籍整理與研究》2007年第3期;
元稹母系家族考證,2008年第3號文件;
小說考證,文學遺產,第1期,2009;
《杜麗利弊之爭的背後》,《北京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洛陽見白公勝利碑的真實性質疑》,《文學》2009年第3期;
歷史的考查應嚴格依據壹手文獻,清華大學學報,1,2009。
白居易詩歌中的壹些史料,《清華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
《白居易詩歌與唐代墓誌銘》,《白居易研究年度報告》2009年第10期。
崔崢的家庭婚姻與《鶯鶯傳》的結局謝思偉《文藝研究》第2期,2010。
李白的精神世界,新華文摘,第1期,201。
杜甫詩歌中的人物考證,《中國文史論》第4期,2011。
杜甫的精神探索與思想境界,《徐州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2012。
《關於〈杜甫集〉的註釋匯編》,越南作家協會紀念杜甫誕辰1300周年(2012 12 2月)特邀發言;
杜甫的數學知識,古典文學知識,第2期,2013。
《杜甫的詩和筆記》,《文學遺產》第3期,2013。
《四庫全書續編提要》,《中國文化研究》第4期,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