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
在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國都有自己的鎮國之寶。<戰國策>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緣,梁有懸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沒有經過琢磨的玉。
對於今人來說,和氏璧是壹個謎,並且極富傳奇色彩。兩千多年來的歷史文獻中,有許多關十它的記載和傳說,有許多文人墨客的詩文吟詠。
關於和氏璧的最早記載,見於(韓非子)、<新序>等書,並且情節大致相向。說是在春秋時期,楚國有壹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裏得到壹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去見楚厲土,歷王命玉丁查看,玉工說這只不過是壹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理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只是壹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二天二夜,哭幹了眼淚後又繼續哭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壁。
和氏壁面世後,成為楚國的國寶,從不輕易爾人。後來.楚國向趙回求婚,使和氏壁義到了趙國。公元前283年,秦國聽說趙國有和氏壁,提出以15座城相交換,因趙弱秦強,趙國不敢怠慢,但又不情願,便派智謀雙全的藺相如奉璧使秦。藺相如知道其中有詐,偷偷將和氏壁送回了趙國。此事在司馬遷<史記>中有詳細記載。
但後來,和氏壁還是被秦國擁有,至於何時、如何被秦國擁有,史無記載。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隨、和之寶”,即指“隨侯之珠”與“和氏之壁”兩件當時著名的寶物。很有可能,趙國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畏懼秦國的強大,將和氏壁送給了秦國。
從此以後,關於和氏壁的記載屢見不鮮,並大都相信<韓非子>、<新序>等書的記載。如西晉傅鹹<玉賦>說:“當其潛光荊野,抱璞未理,眾視之以為石、獨見知於卞子。”唐代詩文中關於和氏壁的記載更多.大詩人李白<古風>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的詩句。
據<史記>記載,秦王政九年,便制造了禦璽,劉邦滅秦得天下後,子纓將禦璽獻給了劉邦,禦璽成為“漢傳國空”。到漢末董卓之亂,禦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五胡十六國時,壹度流於諸強,後被南朝承襲。隋滅陳後,禦璽被陳朝的蕭太後帶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禦璽歸唐。五代時,滅下大亂,流傳的禦璽不知所終。在六朝以後的記載中,大都認為被秦始皇所用的禦璽是用和氏壁改造而成的。
清代以後,人們開始對和氏壁的真實性產生懷疑,乾隆皇帝在<卞和獻玉說>中,認為這只是韓非子的寓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