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婆豆豉即陽江豆豉,它的由來是:
陽江豆豉歷史悠久,聞名於世。早在明末清初,陽江就已制造出色、香、味俱佳的豆豉,其歷史淵源出自壹民間故事。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壹名叫竇氏娘的婦女,有壹年因遇上大旱,莊稼顆粒無收而靠乞討度日。有壹天,她把吃剩的熟黑豆放入瓦罐裝好,擺在角落裏以備饑時再用。
1個多月後,竇氏娘發現這些豆子全長出了白色的絨毛,竇氏娘只好將發了黴的熟豆子洗幹凈,為不讓豆子再發黴,她又加了些鹽進去。又過了幾十天,竇氏娘偶然打開了瓦罐,聞到了壹股奇異的香味,於是竇氏娘把它伴著飯吃,覺得越吃越香。
從此之後,這種泡制熟豆的方法就流傳開來,人們為紀念竇氏娘,就把這種豆子稱為“竇氏”。由於它是豆制品,後人又把它稱為“豆豉”。時光流轉,竇氏的事跡已無從考證,傳說給豆豉蒙上了壹層神秘的色彩。
擴展資料:
鬼婆豆豉品種分類:
1、陽江豆豉,它是用黑豆和食鹽、水按傳統的釀造發酵制作工藝生產而成。
2、陽江姜豉,其使用陽江豆豉和添加幾片淹制生姜而成。
3、即食陽江豆豉,使用陽江豆豉配上各種輔料經高溫(煮熟)消毒殺菌而成。
以上這三類產品,可根據不同包裝種類分盒裝陽江豆(姜)豉、袋裝陽江豆(姜)豉、高級易拉罐即食陽江豆豉、玻璃瓶即食陽江豆豉等系列產品。
鬼婆豆豉藥用價值:
藥用價值高,是陽江豆豉、陽江姜豉作為佐料之外的又壹神奇功效。在中國諸多中醫學歷代古籍中,有不少關於豆豉治療疾病的記載。
諸如,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有“桅子豉湯”的藥方,方中顯示用桅子、豆豉煎湯可以治療外感風寒、不思飲食等癥狀;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則有“豆豉具開胃增食、消食化滯、發汗解表、除煩喘等療效”的記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