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表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計時器。鐘表的制造,在古代我國可以追溯至漢代。
漢代科學家張衡結合觀測天文的實踐發明了天文鐘,可以說這是現在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鐘了。唐代,我國的制表技術有了巨大的發展。
古籍《新唐書·天文誌》中就記載了壹行等人制造“水運渾天儀”的故事,這個水運渾天儀是世界上最早的壹個能自動報時的儀器。
儀器兩旁各站有壹個木頭做的小人,每過壹刻鐘,小人就敲壹下儀器。這種能夠自動報時的儀器比歐洲機械鐘的發明至少要早600多年。
隨著鐘表制造業的發展,我國的鐘表制造技術更加完備,出現了專門制造鐘表的店鋪,已經能夠制造出各種報時鐘、擺鐘等。表上的指針也從原來的壹針、兩針,發展到3針、4針,可以計日、時、分、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