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為之而為之,下壹句愚人也;知其不可為而不為,賢人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聖人也。
全句為:不知不可為而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為而不為,賢人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聖人也。出自張岱《四書遇》。
翻譯:不知道這事不該做而做了,是愚蠢的人。知道不該做的事不去做,是賢達的人。明知不容易做成的事偏去做,就是聖人了。
擴展資料:
這句話從“知其不可而為之”引申出來
出自:《論語·憲問》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註釋:1、石門:地名。魯國都城的外門。 2、晨門:早上看守城門的人。
譯文:子路夜裏住在石門,看門的人問:“從哪裏來?”子路說:“從孔子那裏來。”看門的人說:“是那個明知做不到卻還要去做的人嗎?”
評析: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壹點鍥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許多事情都是經過艱苦努力和奮鬥而得來的。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執著精神。從這位看門人的話中,我們也可以見出當時普通人對孔子的評論。
《四書遇》是 1985年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岱 /和朱宏達 點校。
張岱(1597年10月5日—1689年),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晚明文學家、史學家,與談遷、萬斯同、查繼佐並稱“浙東四大史家”。
張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生活優裕,久居杭州。生性落拓不羈,淡泊功名,具有廣泛的愛好和審美情趣:喜遊歷山水而深諳園林布置之法;懂音樂而能彈琴制曲;善品茗而茶道功夫頗深;好收藏而具備非凡的鑒賞水平;精戲曲而編導評論追求至善至美。
明亡後隱居四明山中,堅守貧困,專心著書,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石匱書》等。其文學創作以小品文見長,有“晚明小品集大成”的譽稱。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知其不可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