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30日,1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1次常會批準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不知不覺,已經整整壹年了。
小時候,我會背誦二十四節氣歌。有了節奏感和韻律美,漢語讀起來朗朗上口,但我從未想過節氣對我們有什麽意義。
中學地理課上,我又明白了(我總結,考試時不要這麽寫):節氣是地球公轉時間周期內軌道空間的壹個標誌,時間和空間用最簡單的方式統壹起來。但我從來沒有想過節氣背後更長更深的文化內涵。
我第壹次註意到天文、節氣、物候與文學、文化的關系,是在大學壹個春日早晨的壹堂魏晉文學課上,源於《古詩十九首》“玉衡指孟冬”這句話。因為對這句話的解讀眾說紛紜,所以從那以後我就壹直在關註這樣的書,可惜壹直沒有遇到壹本讓我滿意的。
但就在24節氣成功應用的幾天後,我看到了余世存先生的新書《時間之書》。那壹刻我說:終於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了。
《時間之書》最初並不是為此而寫的,而是余世存應《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的邀請而寫的壹個專欄。余世存想到節氣中蘊含的中國人關於時間的智慧,結合《易經》等經典著作,續寫了整整壹年。字裏行間,他充滿了對天道與人性、古典與當下的深刻思考。
這本書排版印刷期間,恰逢申遺成功的消息。壹瞬間,“二十四節氣”這幾個字就飛遍了各個媒體的新聞頭條。
普通人可能不知道如何計算二十四節氣的確切日期,甚至誤以為二十四節氣屬於農歷,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為自己的無知而歡欣鼓舞,盡管他們並不明白祖先傳下來的24個美好的名字除了壹年中有24天與某些節日和飲食有關外,都與自己有關。
但隨著《時光之書》的出版,壹股久違的傳統節氣熱潮重新點燃了大家的閱讀熱情。
人民日報稱這本書為“第壹本全面解讀二十四節氣的全民讀本”。這並不誇張,因為這本書的知識非常豐富,涉及天文、地理、農業、生物、詩歌、哲學等諸多方面。
據記載,中國的祖先早在商周時期就知道陽歷的循環。《尚書》中明確指出,陽歷壹年有366天。但在古代,農歷是用來記錄年、月、日的,但農歷與季節、氣象沒有嚴格固定的對應關系,不方便應用到農業生產活動中,所以我們的祖先根據測量日影的長短,觀察北鬥的方向來制定節氣。呂的《春秋》記載了“二分”、“初二”、“初四”的日子和八個節氣。之後逐漸補充,漢初基本完備。漢武帝時期,《淮南子》壹書明確記載了和現在壹樣的二十四節氣。
關於節氣,余世存說:“不像中國其他大部分非物質文化,如昆曲、京劇、宣紙制作技藝、珠算、剪紙等。,節氣講的是時間文化。”“它在今天的生活中仍然發揮著作用。所以,節氣不僅是遺產,更是‘舊邦新命’的生活文明模式。”
至於節氣,我們中國人都知道它的存在,但不壹定知道它是什麽。我們不知道節氣的歷史和習俗,也不知道節氣和自己的關系,更不知道節氣對人的要求。
每壹個節氣最初都與自然農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傳統社會,人們對天、地、時、空的感受是細膩而豐富的,壹年可以分辨出72種以上的物候變化。然而,如今中國人大多去了城市,離開了農耕,人與自然的和諧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二十四節氣農時的意義和農村生活的寫照越來越壓抑,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不準確。
但是,我們可以穿透節氣的時間方向,直入歷史深處,追問節氣背後的古典精神,依然可以找到許多深刻的感悟和可預見的感受。而那就是很多處於恐慌中的現代人迫切需要安定生活的天道哲學。
在他們的工作中,祖先們逐漸理解了時間的重要性。壹年之計在於春,壹日之計在於晨。時間是從農民那裏捕捉和轉移的,是聖賢和才子們思考、提煉和升華的。每壹個節氣都是祖先對天地之神的崇拜和期待,鮮明地標誌著古代聖賢認識天地、改造自然、追求生活品質的思想軌跡。
有時候,生產生活中,生活社會中有節日,人性就充滿了活力。節氣不僅形成了自己的時間坐標,還演變成了整體,提醒著人們需要有靈性和防禦性。每個節氣都對生活在其中的人提出了生活規範的要求。在節氣交替中,人要及時承擔和完成自己的使命、義務和人格。這是我們祖先在世上的生活,也是他們安身立命的參照。
這就是節氣對中國人民,對中國歷史,對中國文化的意義,所以古人往往根據歷法來稱呼。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的生命之書。有了它的存在,我們可以很好地感知時間的流逝,日月的輪回,享受大自然的饋贈。
時間可分為計時、計時、時間逆轉和時間損失。如果沒有季節變化,我們的世界會是什麽樣子?我們的生活將如何呈現在世人面前?我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壹種方式?
如果沒有季節的變化,時間就會顯得模糊渾濁,自然就那麽蒼白無趣,生命也就失去了對時間的感知。正是因為有了季節的循環,生命才有了節奏,智慧才能誕生繁衍,祖先才學會了尊天尊法。
《時之書》的經典關懷不僅在於二十四節氣的內容,更在於形式和風格的精美。
揭去外印,內印上的陰字畫痕隱約可見,字畫痕是根據每個節氣的黃道角度刻上去的。這本書是線裝書,露出的書脊增加了壹點古雅的感覺。
目錄按照節氣順序排列,每壹章為壹個節氣,傳統的代表春夏秋冬的四種顏色代表相應的章節。每壹章都由畫家老舒提供。文章的第壹個標題是壹首小詩,多為六個字,清新明快,回味無窮。
毫無疑問,是老謀深算。
這本書不用壹口氣看完,適合慢工出細活。每個節氣讀壹章,壹年的時間就在卷子間慢慢流過。
余世存說:“如果借用海德格爾的話,我的書是壹本關於節氣和我們個人與社會關系的書,節氣是中國人的存在和時間;如果借用霍金的話,我的書是關於中國文化的時間簡史。"
“節氣不僅關系到農民和農業,還關系到醫療保健,還關系到我們每個人對生命、自然、生命和宇宙的感知。二十四節氣既是壹種生活方式,也是壹種生活方式。重溫節氣,既是對逝去田園的追憶,也是尋找新的根與情的旅程。“時間之書是這麽說的。
《時間之書》是壹本“研究人與自然之間的時間,了解古今之變”的書,是壹本要細細品味的書,也是壹本要經常摩挲的書。
願妳我都能安定下來,規範生活,靜待節氣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