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28 09:04 文章來源:靈璧縣外經貿局
文章類型:轉載 內容分類:其它
虞姬墓,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縣城東7.5公裏處,是項羽愛姬之墓。據《史記》載,公元前202年,項羽被漢軍困於垓下,夜聞漢軍四面楚歌,料大事已去,遂夜飲帳中,慷慨悲歌,虞姬和之“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吟罷自刎身亡,後被部屬安葬於此。墓園占地3942平方米,墓冢和墓碑修復壹新。墓園外建門樓、圍墻,內建展廳、草坪、碑廊,供人遊覽憑吊、棲息或潑墨揮毫。
靈璧石,又稱磬石(八音石),產於本縣漁溝鎮磬石山北麓平疇間。宋人杜綰在《雲林石譜》中匯載石品116種,靈璧石位居首位。“靈璧壹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這是宋代詩人方巖對靈璧石發出的由衷贊嘆。靈璧石的開發已有三四千年的歷史,《尚書·禹貢》載“泗濱浮磬”;殷商時期有靈璧石雕制宮廷樂器——虎紋石磬的記載;《晉書》載:皇帝勒令鎮西將軍謝尚來靈璧采磬石以備大樂江左……靈璧石除磬石以外,還有更奇特的觀賞石,其出產地也不限於磬石山壹帶,主要分布在縣境北部,如靈覺山、朝陽山、白馬山、耳毛山、邵山、九頂山等,在縣境中部的三註山和南部的大山,峨山壹帶也有少量的分布。從已產出的靈璧石來看,其真正魅力不僅在於天賦其內在的靈氣和形態的神奇,而其質、形、色、紋皆俱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故乾隆帝也曾贊譽它為“天下第壹石”。
鐘馗畫,民間相傳鐘馗打鬼的故事,家喻戶曉,更敷演出鐘馗為靈璧人,靈璧所繪鐘馗才是其本像的寫真,並有每年出壹張“活鐘馗”的說法。而這壹說法在古籍裏也得到驗證,清初著名學者金植在其所著《不下帶編》中曾記載:“……鐘(馗)乃靈璧人,至今後裔在焉,多以丹砂繪其祖像而貨以資食。上有縣篆者,尤靈應雲。”靈璧鐘馗畫所表現的鐘馗,勇猛剽悍,面目猙獰,有壹種無敢於敵的氣魄,靈璧鐘馗畫在繼續傳統的基礎上,在造型方面逐漸形成“劍眉虎眼、闊額虬髯,粗獷雄強,威武逼人,粗醜中不乏嫵媚,英武中顯得儒雅,豪放中露出溫柔,雄強中可現 茲 情”等獨具壹格的地方特色,躋身於中華藝術之林。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創作題材上更加豐富多彩,在解放前夕,民間畫師韓本貴繪制的《百馗圖》在上海《申報》上刊登,現代畫家趙英漢所繪的新《百馗圖》長卷,又壹次展現在世人面前,它們***同之處表現在或形象怪異,或天真純樸,或線條粗獷雄強,或敷色驚彩絕艷,既有華夏民族的血液,又繼承我國民間藝術的精華,充分表達了靈璧鐘馗畫的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