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用苦寒藥治療熱證,而熱不退,反見增重,這不是有余的熱證,而是腎陰不足的虛熱,故治療應滋陰補腎。
因熱病易致陰傷,逼津外泄而消爍陰津,是耗傷機體陰液,唐代王冰解釋為:“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其意是用滋陰壯水之法,以抑制陽光火盛。
出自先秦佚名《素問·至真要大論第七十四》,選自《黃帝內經》:“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
譯文:熱病用寒涼藥治之而熱不退者,當從陰治療,寒病用溫熱藥治之而寒不除者,當從陽治療,即所謂治病求本之法。
擴展資料
《黃帝內經》又稱《內經》,是中國最早的典籍之壹,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相傳為黃帝所作,因以為名。但後世較為公認此書最終成型於西漢,作者亦非壹人,而是由中國歷代黃老醫家傳承增補發展創作而來。正如《淮南子·修務訓》所指出的那樣,冠以“黃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說明中國醫藥文化發祥之早。
《黃帝內經》是壹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癥”、“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
《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壹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素問》各卷主要內容為:卷1、2為養生和陰陽五行學說,卷3為臟象,卷4為治法,卷5、6為診法,卷7、8為病機,卷9~13為疾病,卷14~18為腧穴和針道,卷23、24為治則與醫德。
以上涉及人體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的基本理論,突出地闡釋了陰陽五行學說、人與自然高度統壹的整體觀、臟腑氣血功能、病因病機、疾病治則治法等,是《素問》的精華內容所在。
百度百科--素問